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用“功利心”揣度海清,算不算一种误解?,欢迎阅读。
电影《我本是高山》自从上个月开始点映,就引发了特别多的争议。斯文一直没来跟大家聊这部电影,原因很简单:我之前并没有完整观看这部电影,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部立项之初备受期待,上映后引发争议,很多观众被网上的评价劝退的电影,到底有没有大家说得那样离谱?斯文选择走进电影院自己找找答案。
首先,网上提出的争议内容,的确存在(比如有学生晚自习溜出去玩,有女老师离职之类的,网上讨论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斯文先入为主带着这些网络上的评价去观影,也会反复审视那些情节到底合不合理。也能理解网上的差评,毕竟大家对张校长的故事搬上银幕都有很高的心理预期。
但随着争议的热度渐渐消退,一些 " 不信邪 " 的观众开始走进影院,《我本是高山》的评价,又开始有了新的风向。
" 看哭,没有传说中那么差。"
" 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看这部电影。"
" 看完之后,好像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烂啊。"
斯文观影结束也有类似的感受,虽然每当电影演到网上对应的 " 槽点 " 时,我都会不自觉激灵一下,仿佛腦内纠错机自动发出叮叮提示音。
但观影过程我哭掉一整包纸巾,影片结束后斯文印象最深刻的,也并不是那些实际在电影中占篇幅很小的所谓的 " 争议 " 内容,而是张校长的精神力量,和女孩们的命运改变。
山月山英两姐妹,一个成绩优异,一心想要考大学走出大山,却在母亲病逝后被父兄强行嫁人,最后死于家暴;一个原本成绩不佳,逃课打工只为了供姐姐读书,却被张校长捞回学校,在日夜苦读中背负两个人的梦想考上大学。
小时候因为误服药物导致听力受损的玖朵云,克服身体的障碍拼命学习,张校长拿着别人捐给她的治病钱给玖朵云配上了助听器,当她听见耳边轻声的呼唤,那一刻眼里迸发出的光芒,比钻石还要闪亮。
初中都没毕业的唐小萍,听说女高免费自己跑来报名,先补齐初中进度又赶上高中课程,最终实现了 " 逆天改命 "。
还有女孩们登上山顶远眺未来时的意气风发,临近高考走廊里打着手电劝都劝不回去的挑灯夜战,山英被全家逼迫着回家嫁人学校里齐呼的 " 山英加油 ",高考成绩公布时每一个人的喜悦和眼泪 ...
这些情节都很动人,斯文看的那场电影院里只坐了四个人,场面冷清又安静,以至于我能清晰地听到一位同排姐妹的抽泣声。
除了情节方面的争议,也有不少观众对演员海清提出质疑。认为她饰演的张桂梅校长形似但神不似,觉得她没能演出张校长的精神内核。
其实一开始电影官博发出很多创作细节时,大家对海清的期待还是很高的。
她会在太阳下暴晒,让自己能真实呈现出衰老的痕迹,片中的素人小演员甚至以为她是真的张校长。她会注意到张校长摘掉眼镜镜片朝下放的小习惯,磨花自己的道具眼镜。她会在爬山时在自己的手上、膏药上抹上泥土,让每一个细节尽可能真实 ...
网上的这张对比图也一度流传很广,当时还有很多观众夸赞海清这两年接戏思路很对,认为现实主义题材才是有演技、有阅历的女演员应当深耕的领網域。但随着电影遭受争议,这些期待和看好,仿佛化身回旋镖,一个个扎回海清的身上。
让普通人去演英雄,本来就有难度。海清到底演得怎么样?斯文的评价是:完成度尚可。很多细节拿捏得都比较准确,几场高光戏份的情感浓度也值得肯定。
对张校长有一定了解的观众都应该知道,她的身体并不好。长期劳累、又要带着病痛翻山越岭,张校长的身上总是疼的。
海清确实有演出那种疼痛感,不管是提重物时不自觉用腿顶着走路的踉跄,还是吃药时抠胶囊并不灵活的手指,这些细节都很符合实际,也和张校长很多纪录片当中的影像重叠。
电影里这种小细节很多,但这依旧是形似的范畴,要想做到神似,其实还是要演员的看情绪感染力。
斯文对电影中几场戏份印象很深刻,一次是山英的家长在高考前一个月来学校 " 抢 " 孩子。他们急于把二女儿也嫁出去换钱,好给家中的儿子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电影中,张校长看见这一幕立刻冲到山英面前,保护着这个无助的小女孩。
海清这场戏的爆发力很强,那个瞬间仿佛看见了一个保护幼崽的母兽,竖起了全身的毛发,全力威慑着对方。
那个时刻,明明两个角色之间没有血缘,我却在海清身上看到了一种 " 为母则刚 " 的气势。张校长的果敢与坚定,她待学生如女儿一般的拳拳之心,也都在这段戏当中得以传达。
还有一场是高考结束公布成绩,张校长带着老师翻山越岭去给在家务农的山英报喜。山路崎岖难行,从白天爬到晚上,最后他们隔着悬崖向山对面的山英遥遥喊话。
男老师在高呼着报喜,山英在山的对面笑着落泪,已经力竭的张校长站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注视着对面的女孩,目光如炬穿过黑暗的大山。那一刻,演员眼神里的光如有实质,一句话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我在她闪烁的泪光里,不断闪回山英山月两姐妹的命运,回家奔丧时的焦急、被迫嫁人时的无助、辍学打工被张校长追回时的期冀 ... 那滴悬而未落的眼泪,一定也是为永远葬在大山里的山月吧。
海清在采访中说过,她和张校长之间的差距太大,那是普通人和英雄的差距,她也有过犹豫、胆怯,甚至在剧本成型后打退堂鼓想要临阵脱逃。但她也被张校长的精神力量感染,想尽可能去还原张校长身上的那种 " 燃灯精神 "。
表演是无法解释的,电影上映的那一刻,演得好与不好都只能交由观众评说。夸赞也好,批评也好,都是大家的自由。但因为电影口碑起伏,就批评海清说她 " 太心急 "、" 功利心太强 "、" 就想拿奖结果翻车了 ",这就有显得点奇怪了。
我们普通人勤勤恳恳工作尚且想要得到认可和回报,一个女演员,想要得到关注和行业的认可、想要拿奖,怎么就成了 " 功利心 "?怎么就成了 " 污点 " 呢?
更何况,海清也未必是这样想的。在之前很多作品的采访当中,海清就向观众分享过,拿奖、转型,不是她接戏的初衷。
这一次《我本是高山》上映后她也明确表示,自己非常尊重行业内的这些奖项,但演员的任务就是完成角色,对角色的褒奖大于对个人的褒奖,而角色最大的褒奖来自于大家的认可。
她说,就算这个世界不评奖,我还是会做演员,但大家却觉得她在不同题材上的尝试和努力,都是在为冲奖发力,这着实是一种误解。可这样的误解,对海清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
2019 年 7 月西宁 FIRST 影展闭幕式,海清在台上说,希望市场能给中年女演员更多的机会。当时这段发言引起了很多讨论,也有人说她太过莽撞,甚至怀疑她在 " 内涵别人 "。可台上那番关于中年女演员的输出,都是海清憋了很久的真心话。
其实作为家庭剧界的 " 扛把子 ",国民媳妇的代言人,海清不缺代表作、不缺知名度、不缺好作品。她如果想要安安心心待在舒适区,依旧能有大把的戏拍,这是 " 性价比 " 最高的选择。海清的初心绝对不是 " 功利 ",而是想要创作更好的角色,依托好作品好角色去传递力量。
在已知的舒适和未知的挑战当中,她大胆选择了后者,干了许多 " 费力不讨好 " 的事情。比如耗时十个月只为拍一部电影,推掉了很多商业片;比如竭尽全力出演《我本是高山》,结果评价毁誉参半。
作为一个演员,要面临太多不可抗力和未知因素,海清能够控制的,不过是尽力拍好每一场戏,尽可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电影评价有好有坏,口碑完全取决于观众,演员的表演大家也可以尽情点评,喜欢或不喜欢都是自由。但没必要用 " 功利心 " 来攻击女演员,演员的付出和努力,不应该经受莫须有的指责。
斯文在电影结束后,确实有一种想要更了解张校长的念头,也想要有机会到云南,去看看女高,看看在那里奋斗的孩子们。电影中传递的情绪也确实有感染到我,冲破谷底和幽暗迎来曙光,打破命运的桎梏逆风翻盘,张校长和女孩们的故事可以让很多人得到力量。
这也是海清的创作初衷吧,就像她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会经历谷底,走出来,你也会成为别人的张桂梅。
如果还有观众对电影有兴趣,但碍于网上的评价担心 " 踩雷 ",也可以尝试去看看全片。至少看完片,不管是想骂还是想夸,都是基于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来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