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血亏!贷款点击“我知道了”被直接扣款?消费者:反应时间都没有,欢迎阅读。
" 借的钱还没到账,结果先被扣了 149.9 元,这一把血亏!"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贷款还没到账,会员费却先收了 149.9 元,这样的经历你是否遇到过?
近日,多名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馈,在贷款 App" 省呗 " 上寻求贷款,平台多次推荐各类会员权益,宣称激活会员即可 VIP 提额、优先审核、放款加速。
但这一激活的操作过程中却 " 套路 " 重重,无需点击详情页,也无需确认订单,甚至连密码输入环节都没有,就被直接扣了上百元的会员费。
不少消费者对省呗平台这一会员费模式叫苦连连:" 给我反应的时间都没有,这扣款的速度快的简直太离谱!"
点击 " 我知道了 " 竟被扣款
" 借的钱还没到账,结果先被扣了 149.9 块,这一把血亏!" 近日,消费者李萌向北京商报记者谈及了她在省呗平台上的贷款经历。
前几日,她因短期周转需要下载了贷款 App 省呗,在填写一系列资料并进行多项授权后,平台给出了 1 万余元的额度,但没想到申请的贷款还没到账,就先 " 栽 " 在了平台推荐的会员费上。
根据李萌向北京商报记者提供的截图,借款提交成功之后,平台弹窗推荐了一项增值服务,页面显示 " 可开通月花卡专属加速,购买立享专属提额、大额免息券以及生活权益包,仅售 200 元(享随机折扣)"。
李萌称其对弹出的这一服务并未在意,便点击了页面最为醒目的 " 我知道了 " 按钮,但让她始料未及的是,仅仅只是点击 " 我知道了 " 便被告知 " 已成功预约购买月花卡 ",很快,她在贷款环节绑定的银行卡便被平台扣款了 149.9 元。
" 过分,平台根本没给我同意的机会,甚至都没给我反应的时间,就自动给我开通了会员权益,确认环节没有,密码也不用输入,页面就提醒已成功预约购买月花卡。" 根据李萌提供的扣款截图,该费用由上海及未科技有限公司收取。
" 这个平台会员产品太多了,包括各种放款特权、提额特权、加速特权,看得我眼花缭乱。" 根据李萌向北京商报记者提供的页面截图来看,除了月花卡外,省呗平台还给她推荐了其他不同类型的会员权益,其中包括省呗 VIP,售价 199 元;另外还有拿钱卡,金额 49.9 元;此外还有 VIP 加速卡,金额 69.9 元;以及省钱卡,售价 39.9 元,车主省钱卡,连续包月 29.9 元,其中大多开通方式为连续包月。
对于李萌反馈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向省呗平台及上海及未科技有限公司多方求证采访,但后者未给出回应。
北京商报记者对省呗 VIP 产品进行了亲测,需要注意的是,与李萌所述如出一辙,记者在该页面仅仅是点击 " 立即领取 ",并未勾选相关協定,也未输入密码确认,就被瞬间开通了会员服务,很快银行卡也被扣款 199 元,交易详情显示为(特约)苏宁。
尽管对此省呗未给出进一步回应,但北京商报记者在增值服务協定中发现,其中提到,只需消费者在省呗平台页面点击 " 同意 " 按钮,或点击 " 立即开通 " 等类似表述(具体以省呗平台实际展示为准),或勾选或签署即视为消费者同意協定全部条款,本協定即生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平台要给用户是否购买会员卡的自主选择权,在会员卡设计上,不能变相加重用户的贷款成本,不能设计套路。那么,点击 " 立即开通 " 等类似表述,便直接生效協定这一做法是否合理合规?
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指出,仅点击 " 立即领取 " 或 " 我知道了 " 就被扣款,存在潜在误导性消费的情况。平台通过默认开通或隐性设计进行扣费,未给予用户充分的选择,表明平台在用户授权和同意方面存在问题。金融消费者应享有明确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服务条款和费用扣除需得到用户清晰的确认。这种设计未能有效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李亚进一步指出,首先权益本身要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此外为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平台应当在用户操作页面中设计明显的确认按钮,如 " 确认开通 VIP 服务 " 或 " 我同意扣费 ",并展示服务条款和费用说明。同时对于增值服务或会员开通,平台应增加支付确认环节,让用户在扣费前再次支付确认,以确保用户的选择是真实自愿的。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同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通过 " 立即领取 " 或 " 我知道了 " 即实施扣款,这一操作显然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多项合法权益,不仅在营销话术中存在诱导,而且还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权益。正规流程应当是先展示产品服务详情,然后由消费者点击下单、购买等按钮后跳转到收银台,输入对应支付方式的支付密码后才能支付。
是增值服务还是变相利息?
不仅仅是李萌,多位消费者均向北京商报记者反馈,在省呗 App 申请贷款,不管是在贷前还是贷后,平台均多次向消费者推荐 VIP 会员权益。
例如,平台宣称,开通省呗 VIP 享更快审核、更高额度、更低利息,可以享受优先审核、放款加速、优先提额、每月减息等服务,价格 199 元。根据增值服务協定,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和生活权益服务的相关公司,包括深圳倍升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及与其合作的 " 上海付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齐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茗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以及北京星链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及与其合作的北京航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助贷平台为何要推荐如此多的增值服务和生活权益服务?又该如何保障消费者合理权益?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省呗以及其合作的多家公司采访,后者未给出答案。
在苏筱芮看来,省呗开设这一增值服务,或旨在获取贷款导流、放款之外的其他收入,在增值服务这一合作模式中,省呗也是起到 " 导流 " 作用,只不过导流服务的对象以及导流收益结算的对象为权益服务公司,但要注意的是,作为平台,在向用户推荐会员服务前应当对消费者起到醒目提醒和告知。
VIP 会员服务,主要是平台为了增加盈利渠道。但李亚进一步指出,审核、放款、提额等服务本属于平台的基本义务,提高服务效率也是平台应尽之事,不应把相关的服务成本转移到金融消费者身上。金融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平台收取相关费用须有醒目提醒和告知,确保信息告知清晰透明,并在推送前明确提醒用户该服务的性质、费用以及相关权益,并经过金融消费者确认,否则就是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
李亚认为,是否与相关权益服务公司合作,能够提供 " 更快审核、更高额度、更低利息 " 等服务,都属于平台应尽之事务,不应把降本增效的成本转移到金融消费者身上,从权益本身来看不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199 元的会员费用是一种变相的贷款利息。
" 平台需要設定醒目提醒,确保金融消费者在选择 VIP 服务时清楚了解费用和权益内容,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争议。这应当通过服务協定清晰罗列增值服务条款,提供清晰告知和解释。" 李亚强调。
显然,从消费者反应来看,其对省呗这一类会员费用收取并不买单。
截至 10 月 31 日,除了李萌等在内的消费者反馈之外,北京商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仅在该平台上提及到 " 省呗会员 " 的投诉量就高达 2030 条,其中有消费者称 " 平台跳出会员,诱导用户购买,但买完后发现并没有加速 ",也有消费者直言 " 省呗借款自动开通会员,存在恶意扣费问题 ",还有消费者投诉 "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省呗扣了两个月会员钱,要求全额退款 398 元 "。
会员退款难背后的行业乱象
目前,不少消费者对能否退款也极为关注。李萌反馈,在被开通会员后,她曾多次与客服沟通退款问题,多次要求后,对方称已为她特殊申请退款,预计 5 个工作日内到账。
但并不是所有误开会员的消费者都能成功退款,据另一消费者王华(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反馈,扣款容易退款难,其尽管并未使用任何权益,但屡次申请退款均被拒绝。
根据王华提供的客服回应来看,权益卡购买之后不支持退款,并建议 " 用户可以用起来感受一下,例如会员专项 100 元免息券,会员有效期内不限次数优先审核权,不定期提额,开通可享受 200 元额度券等 "。
值得注意的是,《增值权益服务協定》明确标注,在权益购买成功之日起 7 天内,且未使用任何权益,可申请退款。
为何未使用权益却不能退款?针对退款協定与消费者实际体验不符这一问题,李亚指出," 在权益购买成功之日起 7 天内,且未使用任何权益,可申请退款 ",但是未使用标准很难量化,这是导致退费难的原因。" 退费难 " 现象不仅不符合消费者的合理预期,还可能构成侵害消费者权益。针对这种退费难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平台应将退款流程和条件公开透明化,特别是需要简化退款流程,避免設定过多限制性条件。
苏筱芮则进一步直言此举涉嫌 " 套路 " 消费者。在她看来,此类乱象背后由两类问题交织而成,一方面,包括省呗在内的此类助贷平台,部分业务仍处于监管模糊地带,尤其是涉及到权益类这种非持牌业务,平台肆意作乱却没有对应的惩罚举措;另外则是背后的支付乱象,仅仅点击 " 我知道了 " 便被扣款,反映出支付机构在特约商户的风控存在问题,且未合规取得消费者扣款授权,在支付交易的真实性、准确性等方面存有很大瑕疵。
不仅仅是省呗,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还有多家助贷平台同样在贷款申请过程中向消费者推荐了会员权益,目前在贷款市场上,出现了各类形形色色的所谓会员制,并打包上一系列包括借款权益、生活权益、消费权益于一体的此类会员费,其以此作为吸引用户、营销促活、创收利润的工具,虽然看似小额,但有中部助贷平台已做出了月度千万元的规模。
但同样要注意的是,在平台侧有望被视为创收利器的会员费,在用户侧却也争议不断。一方面部分会员产品名过其实,增加负债成本,还有很多消费者称尽管未享受到权益,但后期退费却成难题,对此,如何摸清产品边界,也是不少助贷平台需要着重思考的关键问题。
对此,苏筱芮认为,针对上述乱象,一方面应当推动助贷新规尽快落地,在规范条款中直接对助贷机构而非金融机构施加监管举措,通过监管通报、评级、罚单等方式,大幅提升助贷机构的违法违规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化对第三方支付代扣类业务的监管,督促支付机构强化特约商户管理,此外,还需要针对助贷、支付这两类机构从源头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定期披露客诉率及解决情况。
李亚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对权益本身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审查,避免通过这种方式变相提高借款人的借款成本。平台应当规范服务条款:包括服务内容、权益使用条件和退款政策。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可以要求平台以显眼方式展示条款,确保金融平台的会员推广和退费过程公开透明,提供消费者投诉渠道。同时,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对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以遏制滥用现象。
编辑丨王晓然 实习编辑 王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