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56岁胡军《北上》封神:谢老大那声“玩呗”,笑尽运河男人的沧桑,欢迎阅读。
根据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的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北上》中,当谢老大顶着斑白鬓角,在夏老二的水上超市递出第一包烟时,弹幕炸了:" 这真是那个叱咤运河的千吨船王?"
胡军用三秒镜头完成教科书级 " 落魄美学 ":佝偻的背比台词更有故事,接过零钱时颤抖的手指泄露了所有逞强。
谢老大被老主顾认出那场戏堪称封神:他嘴角先抽搐,眼尾皱纹突然舒展成大笑褶子,那句 " 玩呗 " 混着运河的水汽砸在观众心上。
《北上》的原著读者粉都惊了:" 书里没写的苦涩,全在胡军后槽牙的咬合声里!"
这让人想起胡军当年拍《蓝宇》时,为演好捍东在雪地里的崩溃戏,硬是在零下 20 ℃赤脚走了半小时。
如今 56 岁的他,把同样的 " 硬汉式破碎感 " 注入了谢老大,表面上是大大咧咧的江湖气,转身却是运河时代落幕的浑浊眼底和晃动沮丧!
-01-
说起胡军,这个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男人,出生在《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男中音的歌声里,成长在父亲胡宝善的皮鞭下。父亲用男中音唱着最美的旋律,却用最传统的方式教育儿子:背错琴谱抽三下,顶嘴再加五下。
胡军有一次偷玩父亲珍藏的意大利手风琴,被抽得三天不敢坐凳子,却也在泪眼模糊中记住了琴键的触感:" 皮带和琴弦都教我同一个道理:艺术得疼过才记得住。"
1987 年,这个浑身反骨的少年站在中央戏剧学院的考场,用意大利语高唱《我的太阳》。考官们惊愕发现,这个满身痞气的北京小伙,竟把帕瓦罗蒂的经典唱出了胡同串子的北京味,太特别了。
胡军入学后,以高票当选为 87 级表演班班长,带着同学把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改成京味儿小品:" 戈多不会来了,咱不如去喝豆汁儿?" 教授被惊得直拍桌子,却不得不承认他改出了本土生命力。
在人艺跑龙套的日子,有一次排练《茶馆》时,胡军饿得偷吃道具包子,被导演逮个正着:" 小胡,你这‘常四爷’改行偷包子了?"
胡军抹着嘴笑:" 这不体验生活嘛,饿急眼了才懂旧社会的苦。" 这种把生活揉进表演的本能,让他的表演始终带有厚重的人情味!
-02-
这种人情味的表演,胡军在 1997 年主演《东宫西宫》时彻底爆发。为演好那个游走在权力与欲望间的民警,他混进派出所观察三个月,连警察盘问时拇指摩挲警棍的小动作都学得惟妙惟肖。
2002 年的哈尔滨零下 25 ℃,胡军光脚在雪地里走了四公里。这是《蓝宇》最虐心的分手戏,导演关锦鹏要求他演出 " 被命运冻住的热烈 "。
当刘烨饰演的蓝宇说 " 太胖的雪人容易化 " 时,胡军通红的脚趾在雪地里无意识蜷缩,这个即兴动作让镜头后的关锦鹏泪流满面。
影片斩获金紫荆奖时,评审团评价:" 他把同性之爱演出了黄土般的厚重。"
十八年后,同样的自虐式的表演,重现《长津湖》片场。为演活七连炮排排长雷公,胡军增肥 20 斤,在炸药包道具里塞真石头。
那场牺牲戏,他坚持不用替身,让爆破组在离他三米处引爆炸点。飞溅的泥土里,他哼着沂蒙山小调断气的设计,源自父亲临终前哼苏联民歌的记忆:" 真正的硬汉,咽气时都带着乡音。"
这场戏让监视器后的陈凯歌想起自己参军的父亲,喊卡时已泣不成声。
胡军不仅是个铁血硬汉,还特有混不吝的哥们义气。《长津湖》剧组里,他和吴京的 " 酒局风云 " 成为传奇。两人用军用搪瓷缸喝二锅头,胡军偷偷给吴京兑矿泉水,被发现后大笑着认罚三杯。
这种痞痞的哥们义气,让胡军成为朋友圈里的万金油。姜文拍(缺少内容,是不是应该是《让子弹飞》)缺个 " 假张麻子 ",胡军连夜驱车救场;张纪中拍《天龙八部》找不到乔峰,胡军带着腱鞘炎抡起真铁斧火急火燎的赶来。
-03-
事业上风生水起的胡军,家庭生活也是格外的温馨。
胡军和妻子卢芳相识相知相爱在人民艺术剧院,比他小七岁的人艺小师妹,被他 " 忽悠 " 成了孩子妈。
1999 年的罗马广场,刚演完话剧的胡军突然单膝跪地。在同事们的起哄声中,他把易拉罐拉环套在女友卢芳手上:" 买不起钻戒,但这个环儿能开全世界的酒!"
女儿九九出生时,胡军正在云南拍《天龙八部》,接到电话时,他狂挥降龙十八掌,把道具打狗棒都劈断了。
2015 年,胡军带着儿子康康参加综艺《爸爸去哪儿 3》,他说,由于自己工作忙,儿子和自己比较生疏,也正是如此,我们看到了硬汉的育儿经:儿子康康弄丢水壶,他辛苦穿越玉米地也要找回来;女儿想吃糖,却必须先背《将进酒》。
当我们都以为胡军重男轻女,对女儿太过严苛时,我们却发现了攝影機拍不到的是,他会在女儿试卷上画笑脸:"59 分比 60 分酷,说明你差点就掉进及格线的俗套里。"
女儿成人礼,胡军在送的《哈姆雷特》扉页上写着:" 当全世界都要你当奥菲利亚时,记住你有成为哈姆雷特的权力。"
口罩隔离期间,这位银幕硬汉化身 " 家庭煮夫 "。他把《雷雨》改成厨房版:围裙当长衫,汤勺当烟斗,逼着儿子演周冲,背 " 蒜蓉粉丝蒸扇贝 " 的台词。
被老婆吐槽 " 戏瘾上头 ",他振振有词:" 这叫沉浸式教学,当年我爹也是这么教我唱《我的太阳》的!"
哈哈,看来这个混不吝的痞气也能遗传,太逗了!
-04-
《北上》戏外的胡军谈起角色时猛嘬烟:" 老谢不是认输,是跟生活打游击呢。"
这话倒像是说他本人:从中戏状元到 " 硬汉专业户 ",从《长津湖》雷公赚足眼泪到甘心给年轻演员抬轿,他始终带着股 " 爱谁谁 " 的劲头。
就像谢老大守着水上超市,胡军也守着演员的体面:" 角色再小,也得让观众闻出人味儿。"
当谢老大用 " 玩呗 " 粉饰半生沧桑时,银幕外的胡军正用二十年沉淀告诉观众:真正的强者,都敢笑着把勋章换成茶米油盐。
胡军这哪是演技?分明是岁月颁给这个男人的第二枚军功章!
从被皮带抽打的琴童,到手握华表奖的戏骨,胡军用 56 年把自己活成中国影视的 " 活化石 "。
如今胡军仍骑着共享单车去人民艺术剧院排话剧,在路过中央戏剧学院胡同时一时兴起,还会买串糖葫芦:" 要酸掉牙的那种,当年就是这味儿骗我学的表演。"
或许真正的硬汉,从来不是铜皮铁骨,而是把所有的软肋都淬炼成让人共鸣的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