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iPhone、微信「二选一」?十年前的套路,怎么还有人信,欢迎阅读。
发布会前夕,苹果也慌了。
最近,微信硬刚 "苹果税" 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
这件事最早源自苹果要求腾讯和字节对微信和抖音进行 " 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解决不了两款軟體内部小程式绕过应用商店内购的问题,这两款 APP 或被苹果停止更新审批。
简单来说,此前 iOS 版微信和抖音都存在 " 漏洞 ",开发者可以利用外部支付系统避开 30% 的佣金,也就是所谓的 " 苹果税 "。
就以微信和抖音的体量来说,少收一大笔佣金,苹果自然是不乐意,于是以 " 拒绝必要更新 " 为手段,要求两家必须封堵漏洞。
面对苹果的要求,腾讯在 7 月初发布的微信更新里修复一个外链漏洞,但苹果仍要求腾讯采取进一步措施,因此双方之间开始就收入抽成问题进行谈判,如今 iOS 版微信的最新版本也停留在 2 个月前。
巨头之间的矛盾其实很正常," 硬刚 " 苹果也不止腾讯一家,但经过一些网友的传播以及过度解读,这件事竟变成了 "iPhone 16 不支持微信 ",这下更是引发大量用户恐慌。
首先,苹果肯定不会下架微信。
其次," 苹果税 " 的问题也不会由消费者承担。
在十年前的中国互联网," 二选一 " 曾在多个领網域泛滥使用,其结果证明,无论是平台还是消费者,都是输家。
" 二选一 ",没有赢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二选一 " 在互联网行业一直都是大型科技公司限制竞争的重要手段。历史上著名的案例包括谷歌与欧盟的反垄断案、亚马逊与图书出版商的对抗、微软与网景的浏览器战争等等。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 " 二选一 " 案例还是发生在 2010 年的 "3Q" 大战。
2010 年,腾讯旗下的 QQ 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而 360 在安全軟體领網域迅速崛起。为了拓宽业务,腾讯推出了 QQ 医生。
该軟體与 360 安全卫士的功能高度重合,并且在更新成 QQ 电腦管家时没有任何提示,引发了不少 QQ 用户的不满,这也为此后 360 与腾讯的正面交锋埋下了伏笔。
恰逢国庆节前夕,360 推出了 " 隐私保护器 ",而该产品针对的軟體只有 QQ,这一行动无疑是引起了双方的矛盾。
紧接着,360 进一步推出了 " 扣扣保镖 ",允许用户屏蔽 QQ 的某些功能,包括广告,这无疑直接影响了腾讯的收入。
双方大战最终在 2010 年 11 月 3 日达到了顶峰,那一晚腾讯给它的 10 亿用户两个选择:要么装载 360 軟體的,而 QQ 会停止运行,要么解除安裝 360 軟體,QQ 才能登录,就便是中国互联网史上著名的 " 二选一 " 事件。
最终,在工信部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介入下,两家公司最终达成和解,腾讯停止了 " 二选一 " 的政策,360 也停止了对 QQ 的限制。
但此后几年里," 二选一 "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始被大规模滥用,包括电商、物流、外卖、在线支付等领網域都出现了比较出名的 " 二选一 " 案例。
那么为什么 " 二选一 " 问题屡禁不止?
首先,二选一争夺的是用户,更进一步说是市场份额。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早期,虽然大型科技企业都已经拥有了大量用户基础,但互联网的普及率还是偏低,中国网民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比起新用户带来的潜在利润,短时间内用户的流失是可以接受的。万一真的能 " 赌赢 " 竞争对手,那 " 二选一 " 无疑是一劳永逸的 " 大招 "。
而从微信与苹果这件事情来看,两家之间并不存在 " 市场份额 " 的竞争,矛盾的根源主要出自 " 苹果税 "。
其次,过去国内法律在执行上的缺失,让不少平台钻了空子。
从现在来看,这种所谓 " 二选一 " 就是变相的 " 垄断 "。直到 2020 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新规明确禁止 " 二选一 " 行为,这才让平台 " 二选一 " 滥用得到了有效监管。
而在国外,针对大型科技巨头的反垄断法已经相当成熟,谷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公司们也曾被 " 二选一 " 重罚过,苹果自然不会选择踩坑。
如今,国家针对反垄断这方面也在不断加强监管与处罚力度,科技企业们也在不断反思商业模式,竞争变得更加开放。
可以说," 二选一 " 已经是远古互联网时期的眼泪了。
发布会前夕,苹果会让一步吗?
有趣的是,这次 " 二选一 " 事件发生在 iPhone16 发布会前夕,苹果方面自然不希望舆论影响到即将到来的新品发布会。
在 9 月 2 号晚间,苹果官方客服和技术顾问相继表态,强调苹果并未接到关于 iPhone 16 不支持微信的通知,此外苹果正在与腾讯积极沟通相关事宜。
目前最有可能的结果,大概是苹果调整 " 苹果税 " 的抽成、微信进一步调整外链的折中方案,毕竟双方都有过先例。
此前,苹果公司曾在欧盟地区做出一系列调整,大幅下调向开发者抽取的 " 苹果税 ";而腾讯这边也曾放开过竞争公司产品的外部链接,在这一点上双方大概率能达成一致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苹果近几个季度的财报可以发现," 苹果税 " 在内的服务业务营收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创下新高,而这项业务在大中华区的收入反倒不断下滑。
因此能留给苹果调整 " 苹果税 " 的空间并不会太多,这场商业博弈大概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镁客网 ",作者:MKWjh,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