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上汽大众增程+插混新车,外形已定!傅强:比亚迪是PHEV王者,欢迎阅读。
" 在市场变革里,唯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我们以前开发布会的时候,从来不会提竞品,这次我们不遮遮掩掩,关键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利益。" 对于新领导班子颇具 " 进攻性 " 的话题,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进行了正面回应。
2024 成都车展,上汽大众带来了帕萨特 Pro、途岳新锐 2 款重磅车型,其中途岳新锐以 7.99 万的一口价惊艳全场。
除了新车的价格超出人们预期以外,整场发布会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傅强直接 " 叫板 " 日系两小强。
傅强认为,在智能化方面,上汽大众与友商的差距正在肉眼可见地缩小,特别是即将推出的上汽奥迪新产品,与中国知名的智能化企业合作。补齐短板后,上汽大众将会非常可怕!
产品力显著提升,让用户体验 " 油电同智 "
今年上汽大众的产品策略是产品力加强、品牌向上,产品力增强体现在智能性方面和舒适性方面,代表产品是途观 L Pro 和帕萨特 Pro。
途观 L Pro 主要在智能性方面进行增强,帕萨特 Pro 则在此之上增加了舒适性,特别是后排乘坐空间。
帕萨特 Pro 车长超过 5 米,基本达到了 C 级车的标准,后排的空间相当宽敞,还有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再加上头枕音响。它的后排座椅也是整个 B 级车里面唯一角度可调的,不要小看 5-8 度角,舒适性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傅强提出,智能化与否和车辆传动系统没有任何关系,燃油车完全也能够用智能化的辅助驾驶系统。
帕萨特 Pro 座舱配备 10.3 英寸全数字液晶仪表、15 英寸智能 2K 悬浮大屏、11.6 英寸副驾娱乐屏以及 W-HUD 平视显示系统 +AR 实景导航,搭载高通 8155 车规级芯片。新车还采用了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的双目惯导系统,可实现智能跟车、跟车过程中转弯、拨杆变道、智能绕过障碍等功能。
" 上汽大众是为数不多还在燃油车上进一步开发智能化的企业,我们希望未来和纯电产品相比智能化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现在我们可以比肩主流电动车的智能化水平,但和顶级的还有差距,未来会做一些 OTA 更新,进一步提升智能化体验。"
"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纯电产品,今年都在不停的进步。高端的产品再度高端化提升品牌形象;为了赢得 10 万级以下用户的青睐,部分产品我们更加加强它的性价比。" 傅强说。
现在从 8 万到 32 万,无论是 SUV 还是三厢轿车,每 1 万元都有上汽大众的主力产品,覆盖度很广。
进攻是唯一的策略
" 有很多媒体和行家预测,未来中国市场最终生存的可能只有不到 10 个汽车品牌。如果这个预测是真的,那进攻是我们唯一的策略。我们一定要坐在饭桌上吃菜,而不能成为饭桌上的菜,这是大众营销团队包括执管会成员的共识。"
在成都车展上市的途岳新锐,搭载 1.5T EVO II 净效发动机,使用保时捷的 VTG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还有 350bar 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米勒循环、APS 等离子缸体涂层等先进技术,百公里油耗 5.7L。
" 大胆讲,在高速上,日系混动产品的油耗都比不上我们的低。"
傅强呼吁,大家要打破一些购车误区。第一,看车不能只看外观尺寸,轴距和 " 得房率 " 才是关键。当大家试过途岳新锐和日系 " 两小强 ",在上车时就会直观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我们是直着腰就可以进去,它们要弯腰低头才可以进去。
今年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一度接近 49%,但是近几个月燃油车渗透率又开始提升,A 级紧凑型 SUV 燃油车渗透率超过 62%。在傅强看来,刚刚上市的途岳新锐,不仅价格亲民,产品力也非常强,10 万元以下的 SUV 没有竞争对手。
" 大象转身 " 其实也很快,布局增程 + 插混
不可否认,上汽大众拥有非常辉煌的过去。全面转型新能源后,上汽大众面临着 " 大象转身 " 的挑战。
通过产品战略调整,上汽大众今年 1-7 月总销量取得了正增长,这个成绩在合资车企中独一份。但上汽大众不满足于现状,尤其在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上,与燃油车市场占有率相比有较大差距,上汽大众会为此加快变革的步伐。" 大象转身其实也很快的,上汽大众几乎完成转身了。未来我们怎么发力,就要谈到合资企业的优势。" 傅强说。
傅强将合资品牌比作 " 双亲家庭 ",集双方父母的优点于一身,就能够脱颖而出,上汽大众就是集德国大众与上汽集团的优点于一身。
上汽大众将在 B 级高端市场布局 EREV(增程式)产品,A 级市场将布局全新一代 PHEV(插电混动)产品。" 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制造阶段,有些产品的外形已经确定,还在讨论一些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上汽大众希望将它们尽快投入到市场。" 傅强向我们透露。
傅强还对比亚迪目前的领先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 " 比亚迪是整个 PHEV 无可争议的王者,占有率达到了 33%。这恰恰是好消息,因为从长远来看,一个品牌不可能在市场里面有 30% 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很多自主品牌这一年来纷纷推出插混产品,到明、后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包括合资企业会快速加入这个阵营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