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13万亿大省”的龙年第一会,来了!,欢迎阅读。
作 者 | 于长洹 , 吴蓉 , 陈梦璇 , 冯玉怡 , 刘琛 , 江珊
编 辑 | 李振 , 孙超逸
2 月 18 日,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在深圳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3 年,广东率先成为全国首个 "GDP13 万亿元大省 ",连续 35 年稳居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展望 2024 年,广东定下了 GDP 增长 5% 的预期目标。
上述目标如何实现?广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 " 锚定 " 了什么重点方向?新一年经济如何开新局?
龙年广东第一会 · 省直声音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今年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 1 万亿,四大类产业汇集年度投资 1500 亿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在 2 月 18 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态发言,广东省发改委将围绕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抓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和产业创新布局、抓实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抓实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1508 个、年度计划投资 1 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数量超过一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 4 大类产业汇集项目 370 余个、年度投资额约 1500 亿元。【详见→】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朱孔军:构筑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底座,安排 43.5 亿推进高等教育 " 冲补强 "
高质量发展,教育何为?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 这是教育系统必须思考和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他在 2 月 18 日广东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广东是人口大省,也是探路 " 人口红利 " 跃向 " 人才红利 " 的试验场。" 要立足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的省情,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区網域协调、校际互补、群体共享的教育格局,以高质量教育把人口红利转化为创新红利、发展红利。"【详见→】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细化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目标任务,让企业在产业技术突破瓶頸中 " 唱主角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锻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硬实力 "?
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龚国平在会上表示,新的一年将更加坚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决心,更加明确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更加鼓足服务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干劲、热情。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厅推动科技和产业互促双强,晒出 " 含新力 " 满满的亮眼 " 成绩单 "。截至 2023 年,广东区網域创新综合能力已连续 7 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3.39%;" 深圳 - 香港 - 广州科技集群 " 连续 4 年全球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入库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双双超过 7 万家,企业创新活跃成为广东经济的特色长板。
" 随着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充分涌现,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迸发出强大国际竞争力。事实证明,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大有可为、前途广阔。" 龚国平说。【详见→】
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推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工业和技改投资继续两位数增长
"2024 年将推动广东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以合理增长加厚经济底板。"
2 月 18 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在发言时表示,当前,占全省 GDP 比重超四成的 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86 万余家制造业企业以及强大的综合制造优势,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源泉。
依托 " 链主 "、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广东已建成 5 家国家级和 40 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600 多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超 4 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产业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 " 一点两地 " 的全新定位,广东正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推进 " 广东强芯 "、核心軟體突破瓶頸等重大工程,新建更多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把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详见→】
南财观察|" 龙年广东第一会 " 移师深圳,有何深意
特殊的是,今年的 " 龙年广东第一会 " 举办地从省会城市广州移师到深圳。
过去四十余年,深圳从 1979 年的 1.96 亿元 GDP 起步,到 2021 年 GDP 破 3 万亿元大关,深圳的快速发展一直是一个奇迹样本。去年,深圳 GDP 突破 3.46 万亿元,同比增长 6%。
从数量上看,经济总量全国第三、全省第一,深圳在如此大基数的背景下仍实现 6% 的增速,高基数之上每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要创造更多经济增加值。从质量上看,每一份 " 量 " 的增长背后都蕴含着 " 质 " 的有效提升,既有战新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也有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强势引领,从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圳的高质量发展从不是 " 独善其身 "。一方面,深圳依托前海、河套等国家级平台联动港澳、接轨国际;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深圳都市圈、发展 " 飞地经济 "、落实 " 百千万工程 " 等方式,深圳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
规上工业总产值 4.85 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 1.11 万亿元,连续两年实现全国城市 " 双冠 " —— 2023 年,深圳再次坐稳 " 中国工业第一城 "。
战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这其中,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 8.8%,占 GDP 比重提升至 41.9%,已然成为支撑深圳工业的主力军。
时间倒回 2022 年 6 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印发,明确布局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 "20+8" 产业集群,力争到 2025 年实现战新产业增加值超过 1.5 万亿元。
" 深圳在做好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将土地、资金、人才这些生产要素进行了最大化、最优化流通,再以此赋能社会、企业与个人,更好激发出社会生产力和创新活力。" 普华永道中国区網域经济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评价道。
"20+8" 产业政策发布近两年,深圳以出台专项政策法规、提供优质产业空间、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集聚创新要素,持续提升产业能级。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根据《2023 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深圳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城市。这背后既有比亚迪、贝特瑞等龙头企业支撑,也有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18 条 "、电化学储能 "20 条 " 等利好政策的拉动。2023 年,深圳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 85.3%,电化学储能产业产值增长 16.1%。
与新能源共同被纳入 "20+8" 产业的,还有全球汽车技术变革 " 下半场 " 的核心——智能网联汽车。
如今的深圳街头,主副驾空无一人的 L4 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无人送餐小车、无人快递小车自由穿梭,变道、刹车、礼让行人等操作皆不在话下。
科幻电影之所以照进现实,是因为深圳站在新能源汽车的 " 巨人肩膀 " 上,率先实现产业换挡,从 " 造车 " 转向了 " 智车 ":不仅出台了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还将全市开放道路里程 " 扩容 " 至 331 公里,覆盖南山、福田、宝安等多个核心片区。
在一线城市中,深圳土地面积最小,约为上海的 1/3、广州的 1/4、北京的 1/8。为破解战新产业发展的土地空间制约,深圳探索 " 工业上楼 ",2023 年开工建设 " 工业上楼 " 项目 75 个、完成投资 351 亿元,2024 年将新开工项目 1000 万平方米。
以宝安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为例,首期总投资超 26 亿元,该 " 工业上楼 " 项目建成后可提供 26.5 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将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網域,引入智能终端零部件制造企业,孵化一批汽车核心电子科技龙头企业。届时," 上下游就是上下楼,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 将成为现实。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分析道,"20+8" 产业多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早期阶段,难以预估产值规模,相关技术类无形资产可发挥多大效用、可带来多少利润同样难以评估,因此需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網域倾斜。
在这方面,深圳也做了 " 一产业一基金 " 的周全布局。综合考虑与各区主导产业的匹配度,首只专项子基金工业軟體产业基金已落地龙岗,首期规模 21 亿元;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两只规模各 50 亿元的产业基金已落户坪山;目标规模分别为 20 亿元、30 亿元的高端装备产业基金、新材料基金也已落地宝安。
政策精准扶持,金融持续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强强联手,"20+8" 产业正为深圳带来源源不断的 " 增量 "。另一方面,技改投资及其背后日益完善的数字化生态将激活 " 存量 ",让传统产业 " 老树发新芽 "。
" 利用数字化手段,减少制造业对土地的依赖,提升运行效率是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余锡权曾公开表示。
今年,深圳明确实施数智赋能工程,全面落实 " 技改 18 条 ",推广 "5G+ 工业互联网 ""AI+ 智能制造 ",目标打造 2 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新增 5 家以上无人工厂、灯塔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机械臂整齐划一地在产线上挥舞,AGV 小车有条不紊地在过道间穿梭,深圳正以 " 工业 4.0" 盘活传统制造业。" 存量 " 与 " 增量 " 协同发力," 工业第一城 " 根基愈发牢固。
新质生产力厚植勃发
迈过 GDP 3 万亿元门槛已有三年、拿下 " 工业第一城 " 已有两年,摆在深圳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稳固下一阶段的增长动能,完成 " 十四五 " 目标,到 2025 年加入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的 GDP"4 万亿俱乐部 "。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向科创前沿,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也是深圳给出的答案。
2023 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形机器人 Walker S 与优必选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 诞生;2024 年 1 月 5 日,速腾聚创挂牌上市,成为新年港股首个 IPO,也是港股 " 激光雷达第一股 "。一尾一头,成为深圳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最好佐证。
数据显示,2020 财年、2021 财年、2022 财年,优必选研发开支分别为 4.29 亿元、5.17 亿元、4.28 亿元,占相应时期收入的 57.9%、63.3%、42.5%;速腾聚创的研发开支也从 2020 年的 0.82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3.06 亿元,2023 年上半年达到 2.46 亿元,研发费用率接近 75%。
目前,优必选已有人形机器人有效技术专利 763 件,数量全球第一;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领網域也拥有近 1400 项专利及专利申请。
" 企业最开始是做应用研究,更关注成果转化和规模化生产。但随着企业在专业领網域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产品技术也往高端化发展,就有需求,也有条件去补足应用基础研究的短板。"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陈宪认为,深圳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更能沿着市场化的逻辑补足前沿创新短板,补出来的成果与市场、与产业也更能匹配。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 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 1880.5 亿元、增长 11.8%,占 GDP 比重提升至 5.81%,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 94.9%、居全国第一。
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也驱动深圳形成更高质量的企业梯队。截至 2023 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达 561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达 742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 2.4 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 2.33 万家。
如今,越来越多科技资源正在向企业倾斜。设施上,深圳搭建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入网仪器总数超过 1.1 万台,原值超 110 亿元,共享率达到 100%。其中,有 " 国之重器 " 之称的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与腦模拟设施去年开始运营,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今年也将建成投入试运行,有望实现 " 新材料研发周期减半、研发成本减半 "。
资金上,深圳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投向企业需求占比不低于 60%,还在全国率先推出 " 深圳创投日 " 品牌活动,风投创投机构数量和基金管理规模稳居全国城市前三。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也渐渐缝合 " 两张皮 ",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局面。去年,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与皓影医疗、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组成的联合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国产全球最高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由颜宁领衔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则与华润集团、GE 医疗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協定,将围绕抗肿瘤药物研制、生物医学影像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突破瓶頸。
"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把创新从纯科研的活动转变成为经济活动的城市。" 中国科技开发院副院长姚琳评价道,深圳较早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吸引大量人才、资本集聚,如今已成为极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从 " 一花独放 " 到 " 百花齐放 "
一花独放不是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移师深圳,更是看重深圳向外联接港澳、向内辐射带动全省经济的强劲 " 向心力 "。
与大会同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迎来印发五周年。在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 一点两地 " 的全新定位下,国家部署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为湾区建设的四大合作平台。位于深圳的前海和河套,尤其肩负起拓展香港发展空间,深化深港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领網域合作的使命。
去年 12 月,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全文发布,赋予前海 " 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 " 和 " 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 两大新定位。
" 从原来的深港‘合作’变为‘融合’,就是要将前海打造成‘两制’融合的试验区,让‘两制’的优势在一个特定区網域叠加、融合,使深港从物理移动的合作变为化学反应式的合作,达到 1+1>2 的效果。" 香港 " 一国两制 " 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表示。
对香港而言,金融、法律、财会等高端服务业在本地提供的就业机会增长有限,而前海背靠深圳和整个大湾区,叠加 " 扩区 " 优势,高端服务业市场广阔,将大大帮助香港缓解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对深圳乃至全国来说,香港的优势在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开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借力香港,前海在我国推进与 CPTPP、DEPA 等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接轨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3 年,前海实现 GDP 2464.1 亿元,同比增长 15%;引进落地 151 家全球头部服务商,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备案执业范围增加到 22 类,包括港澳医师、税务师、导游等。
河套合作区也在去年迎来纲领性檔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被赋予 " 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 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 " 等使命。
虽然深圳和香港园区相加还不足 4 平方公里,河套却是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具有一河两岸、一区两园、跨境接壤、合作开发的独特优势。
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布局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香港 5 所知名高校已在深圳园区设立 10 个创新研发平台。
今年,河套还将引进港澳及国际优势学科科研项目 10 个以上,新增高端科研机构、顶尖企业研发中心、高水平科研团队 20 个以上,包括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一汽大湾区研发院等。
对外,深圳依托前海、河套等平台吸引国际高端要素集聚,助推深港融合,从而以更强的整体实力参与全球竞争;对内,随着《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等政策的印发实施,深圳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指出,深圳都市圈地跨珠三角地区东岸(深莞惠)、沿海经济带支点(汕尾)及北部生态发展区(河源),都市圈内经济交往频密、人缘相近、文化相融,但圈内各市发展水平悬殊。
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深圳,受成本、土地空间等要素制约,制造业外溢成为必然趋势,相关产业链的有序转移为惠州、东莞等周边地市带来了巨大机会。深圳和东莞共同打造广佛深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圳与惠州共建健康产业组团、比亚迪在深汕部署汽车工业园等,均实现了跨市合作,助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今年将深入实施《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高水平建设深汕智造城、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汕校区等项目;强化深莞惠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加快建设深江铁路、深大城际等工程,规划建设深南高铁、广深第二高铁等项目;抢抓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机遇,加强与中山、江门等产业合作。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正为稳定全国经济 " 挑起大梁 "。作为经济强市的深圳,则在全省挑起促进区網域协调发展的 " 大梁 ",助力广东实现 " 百花齐放春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