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13萬億大省”的龍年第一會,來了!,歡迎閲讀。
作 者 | 于長洹 , 吳蓉 , 陳夢璇 , 馮玉怡 , 劉琛 , 江珊
編 輯 | 李振 , 孫超逸
2 月 18 日,龍年春節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将在深圳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
2023 年,廣東率先成為全國首個 "GDP13 萬億元大省 ",連續 35 年穩居全國經濟總量第一。展望 2024 年,廣東定下了 GDP 增長 5% 的預期目标。
上述目标如何實現?廣東對經濟高質量發展 " 錨定 " 了什麼重點方向?新一年經濟如何開新局?
龍年廣東第一會 · 省直聲音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今年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投資 1 萬億,四大類產業匯集年度投資 1500 億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省大灣區辦主任艾學峰在 2 月 18 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态發言,廣東省發改委将圍繞促進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抓實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和產業創新布局、抓實科技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建設、抓實科技和產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 1508 個、年度計劃投資 1 萬億元,其中產業項目數量超過一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 4 大類產業匯集項目 370 餘個、年度投資額約 1500 億元。【詳見→】
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朱孔軍:構築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底座,安排 43.5 億推進高等教育 " 衝補強 "
高質量發展,教育何為?
廣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朱孔軍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 這是教育系統必須思考和回答好的時代課題。" 他在 2 月 18 日廣東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廣東是人口大省,也是探路 " 人口紅利 " 躍向 " 人才紅利 " 的試驗場。" 要立足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的省情,加快構建城鄉融合、區網域協調、校際互補、群體共享的教育格局,以高質量教育把人口紅利轉化為創新紅利、發展紅利。"【詳見→】
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龔國平:細化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目标任務,讓企業在產業技術突破瓶頸中 " 唱主角 "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作為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鍛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 硬實力 "?
圍繞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龔國平在會上表示,新的一年将更加堅定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決心,更加明确建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目标、任務,更加鼓足服務企業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幹勁、熱情。
近年來,廣東省科技廳推動科技和產業互促雙強,曬出 " 含新力 " 滿滿的亮眼 " 成績單 "。截至 2023 年,廣東區網域創新綜合能力已連續 7 年位居全國第一;全省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 3.39%;" 深圳 - 香港 - 廣州科技集群 " 連續 4 年全球第二;高新技術企業、入庫中小型科技企業數量雙雙超過 7 萬家,企業創新活躍成為廣東經濟的特色長板。
" 随着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充分湧現,國產新手機一機難求,新能源汽車迸發出強大國際競争力。事實證明,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大有可為、前途廣闊。" 龔國平説。【詳見→】
廣東省工信廳廳長塗高坤:推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5%、工業和技改投資繼續兩位數增長
"2024 年将推動廣東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5%、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以合理增長加厚經濟底板。"
2 月 18 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在發言時表示,當前,占全省 GDP 比重超四成的 20 個戰略性產業集群、86 萬餘家制造業企業以及強大的綜合制造優勢,成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态的重要源泉。
依托 " 鏈主 "、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廣東已建成 5 家國家級和 40 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600 多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培育超 4 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為產業創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圍繞粵港澳大灣區 " 一點兩地 " 的全新定位,廣東正全面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入推進 " 廣東強芯 "、核心軟體突破瓶頸等重大工程,新建更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标志性產品,把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詳見→】
南财觀察|" 龍年廣東第一會 " 移師深圳,有何深意
特殊的是,今年的 " 龍年廣東第一會 " 舉辦地從省會城市廣州移師到深圳。
過去四十餘年,深圳從 1979 年的 1.96 億元 GDP 起步,到 2021 年 GDP 破 3 萬億元大關,深圳的快速發展一直是一個奇迹樣本。去年,深圳 GDP 突破 3.46 萬億元,同比增長 6%。
從數量上看,經濟總量全國第三、全省第一,深圳在如此大基數的背景下仍實現 6% 的增速,高基數之上每一個百分點,都意味着要創造更多經濟增加值。從質量上看,每一份 " 量 " 的增長背後都藴含着 " 質 " 的有效提升,既有戰新產業對工業經濟的強力支撐,也有科技創新對產業創新的強勢引領,從而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深圳的高質量發展從不是 " 獨善其身 "。一方面,深圳依托前海、河套等國家級平台聯動港澳、接軌國際;另一方面,通過建設深圳都市圈、發展 " 飛地經濟 "、落實 " 百千萬工程 " 等方式,深圳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顯著。
規上工業總產值 4.85 萬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 1.11 萬億元,連續兩年實現全國城市 " 雙冠 " —— 2023 年,深圳再次坐穩 " 中國工業第一城 "。
戰新產業發展突飛猛進
這其中,戰新產業增加值增長 8.8%,占 GDP 比重提升至 41.9%,已然成為支撐深圳工業的主力軍。
時間倒回 2022 年 6 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印發,明确布局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 "20+8" 產業集群,力争到 2025 年實現戰新產業增加值超過 1.5 萬億元。
" 深圳在做好服務型政府的同時,将土地、資金、人才這些生產要素進行了最大化、最優化流通,再以此賦能社會、企業與個人,更好激發出社會生產力和創新活力。" 普華永道中國區網域經濟主管合夥人張立鈞評價道。
"20+8" 產業政策發布近兩年,深圳以出台專項政策法規、提供優質產業空間、設立產業基金等方式集聚創新要素,持續提升產業能級。
以新能源產業為例,根據《2023 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深圳連續兩年成為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最高城市。這背後既有比亞迪、貝特瑞等龍頭企業支撐,也有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18 條 "、電化學儲能 "20 條 " 等利好政策的拉動。2023 年,深圳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業產值增長 85.3%,電化學儲能產業產值增長 16.1%。
與新能源共同被納入 "20+8" 產業的,還有全球汽車技術變革 " 下半場 " 的核心——智能網聯汽車。
如今的深圳街頭,主副駕空無一人的 L4 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小巴,無人送餐小車、無人快遞小車自由穿梭,變道、刹車、禮讓行人等操作皆不在話下。
科幻電影之所以照進現實,是因為深圳站在新能源汽車的 " 巨人肩膀 " 上,率先實現產業換擋,從 " 造車 " 轉向了 " 智車 ":不僅出台了全國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還将全市開放道路裏程 " 擴容 " 至 331 公裏,覆蓋南山、福田、寶安等多個核心片區。
在一線城市中,深圳土地面積最小,約為上海的 1/3、廣州的 1/4、北京的 1/8。為破解戰新產業發展的土地空間制約,深圳探索 " 工業上樓 ",2023 年開工建設 " 工業上樓 " 項目 75 個、完成投資 351 億元,2024 年将新開工項目 1000 萬平方米。
以寶安燕羅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為例,首期總投資超 26 億元,該 " 工業上樓 " 項目建成後可提供 26.5 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将聚焦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等領網域,引入智能終端零部件制造企業,孵化一批汽車核心電子科技龍頭企業。屆時," 上下遊就是上下樓,產業園就是產業鏈 " 将成為現實。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鍾雄分析道,"20+8" 產業多處于產業發展周期的早期階段,難以預估產值規模,相關技術類無形資產可發揮多大效用、可帶來多少利潤同樣難以評估,因此需積極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領網域傾斜。
在這方面,深圳也做了 " 一產業一基金 " 的周全布局。綜合考慮與各區主導產業的匹配度,首只專項子基金工業軟體產業基金已落地龍崗,首期規模 21 億元;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兩只規模各 50 億元的產業基金已落户坪山;目标規模分别為 20 億元、30 億元的高端裝備產業基金、新材料基金也已落地寶安。
政策精準扶持,金融持續助力,產業鏈上下遊強強聯手,"20+8" 產業正為深圳帶來源源不斷的 " 增量 "。另一方面,技改投資及其背後日益完善的數字化生态将激活 " 存量 ",讓傳統產業 " 老樹發新芽 "。
" 利用數字化手段,減少制造業對土地的依賴,提升運行效率是必然選擇,也是唯一選擇。" 深圳市工信局局長餘錫權曾公開表示。
今年,深圳明确實施數智賦能工程,全面落實 " 技改 18 條 ",推廣 "5G+ 工業互聯網 ""AI+ 智能制造 ",目标打造 2 個以上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台,新增 5 家以上無人工廠、燈塔工廠、國家智能制造示範工廠。
機械臂整齊劃一地在產線上揮舞,AGV 小車有條不紊地在過道間穿梭,深圳正以 " 工業 4.0" 盤活傳統制造業。" 存量 " 與 " 增量 " 協同發力," 工業第一城 " 根基愈發牢固。
新質生產力厚植勃發
邁過 GDP 3 萬億元門檻已有三年、拿下 " 工業第一城 " 已有兩年,擺在深圳面前的新課題是:如何穩固下一階段的增長動能,完成 " 十四五 " 目标,到 2025 年加入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的 GDP"4 萬億俱樂部 "。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面向科創前沿,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也是深圳給出的答案。
2023 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人形機器人 Walker S 與優必選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劍在港交所敲響開市鑼," 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 誕生;2024 年 1 月 5 日,速騰聚創挂牌上市,成為新年港股首個 IPO,也是港股 " 激光雷達第一股 "。一尾一頭,成為深圳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最好佐證。
數據顯示,2020 财年、2021 财年、2022 财年,優必選研發開支分别為 4.29 億元、5.17 億元、4.28 億元,占相應時期收入的 57.9%、63.3%、42.5%;速騰聚創的研發開支也從 2020 年的 0.82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3.06 億元,2023 年上半年達到 2.46 億元,研發費用率接近 75%。
目前,優必選已有人形機器人有效技術專利 763 件,數量全球第一;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領網域也擁有近 1400 項專利及專利申請。
" 企業最開始是做應用研究,更關注成果轉化和規模化生產。但随着企業在專業領網域積累了強大的經濟實力,產品技術也往高端化發展,就有需求,也有條件去補足應用基礎研究的短板。"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認為,深圳以企業為創新主體,更能沿着市場化的邏輯補足前沿創新短板,補出來的成果與市場、與產業也更能匹配。
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 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 1880.5 億元、增長 11.8%,占 GDP 比重提升至 5.81%,其中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 94.9%、居全國第一。
完善的創新生态體系也驅動深圳形成更高質量的企業梯隊。截至 2023 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達 561 家,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達 742 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 2.4 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 2.33 萬家。
如今,越來越多科技資源正在向企業傾斜。設施上,深圳搭建了大型科學儀器設施資源共享平台,入網儀器總數超過 1.1 萬台,原值超 110 億元,共享率達到 100%。其中,有 " 國之重器 " 之稱的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拟設施去年開始運營,材料基因組大科學裝置今年也将建成投入試運行,有望實現 " 新材料研發周期減半、研發成本減半 "。
資金上,深圳财政科技研發資金投向企業需求占比不低于 60%,還在全國率先推出 " 深圳創投日 " 品牌活動,風投創投機構數量和基金管理規模穩居全國城市前三。
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也漸漸縫合 " 兩張皮 ",形成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新局面。去年,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與皓影醫療、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組成的聯合研發團隊,成功研制出國產全球最高頻血管内超聲成像系統;由顏寧領銜的深圳醫學科學院、深圳灣實驗室則與華潤集團、GE 醫療等籤訂產學研合作協定,将圍繞抗腫瘤藥物研制、生物醫學影像核心技術等方面開展聯合突破瓶頸。
" 深圳是中國第一個把創新從純科研的活動轉變成為經濟活動的城市。" 中國科技開發院副院長姚琳評價道,深圳較早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吸引大量人才、資本集聚,如今已成為極具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從 " 一花獨放 " 到 " 百花齊放 "
一花獨放不是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移師深圳,更是看重深圳向外聯接港澳、向内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的強勁 " 向心力 "。
與大會同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迎來印發五周年。在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 一點兩地 " 的全新定位下,國家部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為灣區建設的四大合作平台。位于深圳的前海和河套,尤其肩負起拓展香港發展空間,深化深港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等領網域合作的使命。
去年 12 月,國務院批復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全文發布,賦予前海 " 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 " 和 " 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 " 兩大新定位。
" 從原來的深港‘合作’變為‘融合’,就是要将前海打造成‘兩制’融合的試驗區,讓‘兩制’的優勢在一個特定區網域疊加、融合,使深港從物理移動的合作變為化學反應式的合作,達到 1+1>2 的效果。" 香港 " 一國兩制 " 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表示。
對香港而言,金融、法律、财會等高端服務業在本地提供的就業機會增長有限,而前海背靠深圳和整個大灣區,疊加 " 擴區 " 優勢,高端服務業市場廣闊,将大大幫助香港緩解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
對深圳乃至全國來説,香港的優勢在于規則、規制、管理、标準的開放。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為,借力香港,前海在我國推進與 CPTPP、DEPA 等國際先進經貿規則接軌的進程中将發揮重要作用。
2023 年,前海實現 GDP 2464.1 億元,同比增長 15%;引進落地 151 家全球頭部服務商,港澳專業人士在前海備案執業範圍增加到 22 類,包括港澳醫師、税務師、導遊等。
河套合作區也在去年迎來綱領性檔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被賦予 " 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和增長極 "" 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 等使命。
雖然深圳和香港園區相加還不足 4 平方公裏,河套卻是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具有一河兩岸、一區兩園、跨境接壤、合作開發的獨特優勢。
目前,河套深圳園區已布局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機構,香港 5 所知名高校已在深圳園區設立 10 個創新研發平台。
今年,河套還将引進港澳及國際優勢學科科研項目 10 個以上,新增高端科研機構、頂尖企業研發中心、高水平科研團隊 20 個以上,包括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一汽大灣區研發院等。
對外,深圳依托前海、河套等平台吸引國際高端要素集聚,助推深港融合,從而以更強的整體實力參與全球競争;對内,随着《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深汕特别合作區條例》等政策的印發實施,深圳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顯著。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指出,深圳都市圈地跨珠三角地區東岸(深莞惠)、沿海經濟帶支點(汕尾)及北部生态發展區(河源),都市圈内經濟交往頻密、人緣相近、文化相融,但圈内各市發展水平懸殊。
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深圳,受成本、土地空間等要素制約,制造業外溢成為必然趨勢,相關產業鏈的有序轉移為惠州、東莞等周邊地市帶來了巨大機會。深圳和東莞共同打造廣佛深莞智能裝備集群、深圳與惠州共建健康產業組團、比亞迪在深汕部署汽車工業園等,均實現了跨市合作,助推產業能級不斷提升。
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今年将深入實施《深汕特别合作區條例》,高水平建設深汕智造城、高端電子化學品產業園、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深汕校區等項目;強化深莞惠創新協同、產業協作;加快建設深江鐵路、深大城際等工程,規劃建設深南高鐵、廣深第二高鐵等項目;搶抓深中通道建成通車機遇,加強與中山、江門等產業合作。
作為經濟大省的廣東,正為穩定全國經濟 " 挑起大梁 "。作為經濟強市的深圳,則在全省挑起促進區網域協調發展的 " 大梁 ",助力廣東實現 " 百花齊放春滿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