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扒一扒歼-5家族,歼-5甲要应对国民党夜袭机,歼侦-5仅16架,还有一神秘改型只剩两架,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战史堂 Author 战史堂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战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个严谨又有趣的公众号。尽量保证内容真实干货,配图准确,还让文章读起来不枯燥。
在昨天的文章中,堂主介绍了歼 -5 的研发过程,并在结尾留了个小尾巴。我们知道歼 -5 包括基本型 767 架,歼 -5 甲 124 架,歼教 5 教练机 1087 架,歼侦 5 侦察校射机 16 架,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各个型号的歼 -5。
歼 -5 基本型的情况在昨天的文章已经大致介绍了,各位可以移步观看:
▲歼 -5 大量入役,标志着我国有能力自行生产喷气式战斗机。
先来介绍一下歼 -5 甲,歼 -5 甲是加装雷达的全天候版本,它诞生的背景既有流行的向全天候战斗机发展的趋势,又有非常急迫的实战需求。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空军组建了 " 黑蝙蝠 " 中队,驾驶去除武装的 B-17 不断在夜间低空袭扰大陆。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 1957 年 11 月 20 号,一架 B-17G 在大陆活动了 9 小时 13 分钟,甚至一度逼近北京(即老鹰 79 号任务)。我军沿线各机场起飞了 18 架次拦截,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失败了。
此事震动了周总理,并对此做了重要批示。由于我军当时装备的雷达不能有效追踪到低空的目标,因此上马全天候战斗机的需求非常迫切。一方面我们引进雷达版米格 -17PF,另一方面开始仿制该机,即后来的歼 -5 甲。
▲国民党空军的 " 黑蝙蝠 " 中队经常在夜间低空袭扰大陆,最震动高层的就是这次 " 老鹰 79 号 " 任务。
1961 年,成立不久的 132 厂就接到了研制歼 -5 甲的任务。当时 132 厂手里有两架米格 -17PF 实物,全套歼 -5 的图纸和制造所需的工装。新飞机的绝大部分都与歼 -5 相同,最大的区别是在机头加装了 RP-5 雷达。
该雷达有两根天线,进气口上部突出前的鲨鱼嘴状雷达罩内安装搜索天线,进气道中央半球形天线中锥内安装跟踪天线。这两个雷达罩都采用硬度较小的非金属材料,涂着蓝色油漆。
▲歼 -5 甲的机鼻处安装了 RP-5 雷达。
RP-5 的雷达天线不断扫描飞机前方的左右上下各个方向,当飞行高度在 3000 米以上时,雷达的搜索范围是左右各 60 度,向上 +26 度到 -2 度,向下 -14 度,探测距离为 10 公里。
当目标接近到两公里内后该改为自动跟踪目视,并于瞄准具关联,此时绿灯亮起表明处于较佳的射击距离,当与目标距离不到 500 米时,会闪烁红色告警灯提醒飞行员注意规避。
然而该雷达还是有不少缺陷,如果搜索 1000 米以下的目标时,地面杂波就会严重干扰雷达,敌机就被淹没在这些地面杂波中了,搜索低空夜袭的国民党飞机仍然有很大的困难,当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后话了。
▲歼 -5 甲的研发成功,使我国拥有了全天候作战的战斗机。
132 厂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严格按照实物测绘,但是强度计算、外载荷计算、静力试验任务书和技术条件等,则是按自行设计方法制定的。
为了安装雷达,飞机在其他方面进行了部分改动,比如武器换为了 3 门 23mm 机炮,每门备弹 100 发。由于增加了雷达,歼 -5 甲比基本型重约 200 公斤,最大速度降低了大约 30km/h,爬升率也有所影响,起降所需跑道也要更长。
1962 年,上级将歼 -5 甲的首飞日期提前到 1964 年,全厂职工加班加点,巧干苦干,在节点前完成了试制任务。1964 年 11 月 11 号,在共和国空军生日当天,歼 -5 甲首飞成功,空军立即采购了 124 架,这也是 132 厂的 " 发家机 "。
▲ 1964 年 11 月 11 号,歼 -5 甲首飞成功,此为首飞时的照片。
在歼 -5 家族里,歼教 -5 是数量最多的一款,是用于培训战斗机飞行员的教练机。在歼教 -5 诞生之前,我军主要使用乌米格 -15 进行飞行员培训,由于飞机到寿,需要一款新飞机来接替。
在这个背景下,132 厂开始着手以歼 -5 为平台改装成教练机。根据乌米格 -15 的布局,设计师将单座改为了双座,前风挡加高,座舱盖的尺寸也随之加大。前座舱盖为向右开启,后舱盖为向后开启。
▲歼教 -5 机群,是我军早期主力教练机,注意座舱盖的打开方式,远处还有一架运 -5。
前后舱均有一套操纵装置,但后舱的较远可以超越学员接管操控。为了进行射击训练,歼教 -5 保留了一门机炮,备弹 40 发,其余设备与歼 -5 差别不大。
歼教 -5 于 1964 年开始研制,1966 年 4 月制造出第一架原型机用于静力测试,很快第二架原型机也被制造出来用于试飞。
一切工作都非常顺利,同年 12 月,国家就正式批准了歼教 -5 的定型投产,一直生产到 80 年代。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长期使用歼教 -5 作为表演用机,直到 1995 年才换装新机。
▲歼教 -5 还被八一飞行表演队选中作为表演用机,直到 90 年代才换成歼 -7。
相对于上千架产量的歼教 -5,歼侦 -5 的数量就不及前者一个零头了。为了提高前线炮兵的打击效率,需要一款用来观察、校正弹着点的侦察机(准确来说是炮兵校射机)。
1972 年 7 月,我军开始尝试将歼教 -5 改装成侦察机。主要的改装是拆除两门机炮,空出的位置增加航空相机和相机控制器等设备。前舱为飞行员,后舱是领航员,并增加了相应的仪表等。
歼侦 -5 一共改装了 16 架,主要用于炮兵校射。然而随着炮兵技术的进步,已经不再需要专用的校射机了,于是在 1986 年,侦察校射大队被撤编,16 架歼侦 -5 被改回教练机。
▲歼侦 -5 以歼教 -5 为平台改装,注意机腹下方的航空相机短舱,前舱为飞行员,后舱为领航员。
歼 -5 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改型——它的机鼻上侧有一个圆滚滚的雷达罩,就像安装了 SP-2 雷达的米格 -17P。
这个改型数量很稀少,目前全国能看到的只有两架,分别位于北京和青岛的博物馆,展牌介绍说是歼侦 -5,可能是测试机,并未正式定型投产。
▲位于北京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的 "2424" 号歼 -5,其雷达罩不同于常见的歼 -5 甲。
▲青岛海军博物馆的歼 -5,这种型号的全国就这俩地方能看到。
▲ "2424" 号歼 -5 的模型封面图,注意机翼下还挂载了导弹,可见画作的作者认为其执行的时战斗任务,而不是用于侦察。
歼 -5 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成为了当时少数几个能够批产喷气机的国家之一。歼 -5 入役后,在台海、广西等地击落入侵敌机多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