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海外棉纺市场率先回暖 国内金三银四“小阳春”能否如约而至?,欢迎阅读。
财联社 2 月 23 日讯(记者 张晨静)受美棉强势上涨影响,国内棉纺行业迎来 " 好采頭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采访获悉,海外市场需求复苏回暖,已有大型纺企陆续提价,国内方面,棉花库存逐步下降,棉花加工企业、纺企盈利有所改善,开工率明显提升,棉纺行业 " 金三银四 " 将至,但受此前下游需求疲弱影响,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海外市场率先回暖
春节期间 ICE 棉花价格强势上涨,价格创近十六个月新高。在 2 月份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中,调减 2023/2024 年生产年度美国及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近六年历史最低值。截至 2 月 8 日,美棉累计出口签约 182 万吨,占年度出口预测量的 68%,出口进度为近五年来最高。
美棉上涨给国内棉花价格带来支撑。春节过后国内棉纱进口企业、轻纺市场陆续营业,部分公司 c32s 普梳价格人民币一次性上调 500 元 / 吨以上,部分质量偏好货源上调 500-800 元 / 吨。
在去年 11 月期间,因消费需求不足全国纱厂开机逐渐下降至 6 成。有纱厂生产线排班 3 班变 2 班,部分企业亏损严重的纱支停纺,改做混纺纱线生产,资金压力较大的企业停产放假。百隆东方(601339.SH)、华孚时尚(002042.SZ)大型纺企开工率虽然较高,但订单不及以往饱和,同时更多选择以低价获取订单量。
今年以来海外棉纱下游消费市场率先回暖。百隆东方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目前来看 2024 年尤其是海外市场需求释放较 2023 年改善,公司毛利较高色纺纱产品的占比开始提升,2023 年占比在 4 成左右,最近已恢复至 5 成,接近正常年份状态。新年过后第一天公司就向下游客户传递涨价要求,行业里其他纺织厂也几乎是同时陆续涨价。"
国内棉花进入去库存周期
据卓创资讯预估,截至 2 月底,棉花商业库存将降至 523.63 万吨,同比下降 5.11%,由近三年最高位降至中位水平,3 月商业库存降幅预期继续扩大。另外,随着棉价上涨,轧花厂已分批陆续销售,目前棉花销售进度较快,大部轧花厂销售占比已过半,不存在集中套保的压力,供应端压力逐步下降。
市场行情回暖,国内棉花加工企业冠农股份(600251.SH)、新赛股份(600540.SH)逐步扭亏为盈,其中冠农股份预估 2023 年净利润 7 亿元左右,同比增加 47.4% 左右。
自今年 1 月中旬棉纺企业陆续实现盈利,2 月上旬,纯棉普梳环纺高配 32 支棉纱的理论平均利润维持在 368.79 元/吨,年后纺企开工率较春节前有所增加。据 Mysteel 农产品统计,截至 2 月 22 日,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 79.8%,环比增幅 267.74%。纺企复工较早,工人到岗情况尚可,车间生产陆续恢复中。
不过当前国内棉花、棉纱市场观望气氛依旧浓重。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棉纱分析师于双双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之前因市场大环境偏弱影响,国外订单的减少,国内棉纱流通性下降,原料价格高企,棉纱企业利润低位,导致服装行业环境相对恶劣,现在正处于优胜劣汰的严峻局面。综合来看,上半年较好行情时间段一般出现在 3 月份,但从目前企业采购情绪等因素来看,今年上半年棉纱需求难见较明显好转。
冠农股份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 2023 年实现盈利主要是收购 2022 年的棉花,2023 年市场也有一定好转,使得公司扭亏为盈。目前整体皮棉价格还是较低,去年疆内也有政策要求提高棉花质量,控制库存,今年整体还需要看下游市场恢复情况,公司对于今年棉花价格还是谨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