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AI 东哥上直播,活人东哥上战场,欢迎阅读。
刘强东亲自带货了,但又没亲自带货。
4 月 16 日晚 6 点 18 分," 采销东哥 "AI 数字人在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首次亮相,开启了刘强东的 " 直播首秀 "。
在直播中,刘强东的 AI 替身穿着一身西装,和没有打领带的衬衣,出现在虚拟的背景里,售卖的物品野以虚拟的平面形象展示在桌子上。
当你乍一打开直播间看到这个画面,你很可能会认为这是真的刘强东本人在直播。尤其是他的声音语气很像刘强东在各种公开视频里展现的样子。
但这是一场长时间的直播,但凡看久一点,就会发现这个 AI 替身的诡异:
为了逼真,东哥的手指会反复摆动,但有时候会诡异的搓来搓去搓个不停,像是电腦 bug 的数字人版;西服下摆也被设计的会自己摆动,但更多时候像纸片蝴蝶翅膀一样,扇来扇去。
而东哥的表情的确会不停变换,但幅度不大,而且和嘴巴在讲的内容之间似乎也没什么配合,还经常漏出诡异一笑。我尝试把声音关掉看,你根本判断不出来他是在喊 " 上链接 " 这样的重要口号,还是在读产品的功能。
至于大家熟悉的直播带货里对商品的展示、主播直接上手使用,以及实时回应评论就更是不存在了。
唯一看起来有互动的时刻,也显得奇怪,AI 东哥在展示一个产品的时候示意性的做了一个扭头看手机的动作,嘴里说了一句 " 评论看到了,给你回复了啊 "。和这次直播中商品转场时明显的转场虚影一样,显然是提前准备的而非 AI 在实时做应对。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这更像是录屏切片的反复播放。
不过,刘强东让 AI 东哥用着谈一个亿生意的语气指挥大家煎牛排,跟大家推荐牛奶,卖大彩色電視機,推优惠券,显然也不是为了达到跟真人直播一样的效果。
根据公开报道,这场采销东哥的直播让京东家电家居观看量达到 1275 万,京东超市采销达到了 1128 万。这场直播里京东给出的优惠资源足够吸引来观众抢购,至于 AI 东哥说自己爱喝特仑苏牛奶到底真的假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与雷军、俞敏洪、董明珠等创始人上场的直播带货相比,刘强东看起来更加关心结果——吸引最大的一波流量打个开局,而不太关注直播这个形式本身的那些优势。
这很东哥。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在京东的业务上,刘强东出场的频率就开始变得频繁。" 低价 " 是去年刘强东拍板并亲自部署贯彻全年的战略,旨在扭转京东当下电商所遇到的困境。坚毅程度,大有当年东哥亲自开着京东物流的快递车送快递时的影子。
而今天又 " 亲自 " 上阵直播,则是京东又一个创始人级战略的动员。
4 月 10 日,京东推出创作者激励计划,试图用金钱的味道吸引创作者定时更新,基础保障+流量抽成+榜单奖励,资源给到顶。
背后还是 " 流量悖论 "
在东哥直播的噱头之外,如果回头看这家公司的近况,可以发现这些背后的内容化转型与低价战略是密切关联的,而它们的背后都指向了京东当下的 " 流量困境 "。
流量困境几乎是每个电商平台的魔咒,本质上是因为电商是流量消耗场,而不是制造场。
淘宝生态内至今仍然盛行着 " 流量草原战略 ",站外买流量曾经是淘宝解决这个问题的法门,不过显然如今越买越少,也开始从 2022 年起,逐步向内容化转型以及开辟秀场直播培养站内流量。拼多多诞生于微信内的社交场景和无限裂变之下,无论是拼团还是砍一刀,前期对于流量的疯狂,积累了后期爆发的势能。
而抖音电商之所以能够快速起势,与它平台 " 一体两面 " 的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内容场生产流量,电商场消耗流量,如此循环,形成飞轮。
相比之下,2023 年之前的京东显得低调,当时的京东在徐雷的带领下确定的 " 高品质电商 " 战略,是在保证流量大盘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用户客单价和复购率,以带来更高的 GMV。
时移世易,时代的变化让理性消费、回归低价成了电商平台的主论调,这也逼迫着京东,不得不补之前的课。
据第三方机构 Questmobile 所发布的《2023 年双十一洞察报告》显示,双 11 期间,京东的日活用户规模大幅落后于淘宝与拼多多。
在迟到许久后京东终于也开始做直播。
在站内,以直播和短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内容化,是京东目前选择的核心突破口。2023 年开始,京东在直播方面有了一系列的布局。现在直播间补贴 10 亿现金,用途主要分为两个,第一个是现金补贴,涉及到数码 3C、家电家居、母婴、宠物等超过 20 个领網域的创作达人。
第二个用途,就是 " 挖人 "。京东采销双十一前因为 " 喊话李佳琦 " 而意外走红,但热度退却之后,京东明白仍然需要一个大主播来 " 撑场子 ",故而几次三番的挖角董宇辉,又几次三番的失败,遂放弃。
需要肯定的是,京东的思路是对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主播总是先于平台而出圈,甚至是大主播带着平台直播而出圈。那么在放弃外部人才引进之后,京东体系内最能够自带流量的,就要属东哥了。
解决问题得真的刘强东上
但,为什么第一次直播选择了让一个 AI 东哥出场?
这其实和京东对内容战略的不同定位有关。
基于上面所分析的目前大主播的格局以及京东的历史遗留问题,其实京东谈内容化,最终也是要和低价战略绑在一起的。或者说,两者其实是纠缠一起的:有了低价,就能通过价格力吸引流量,但没有流量,商家就不愿意让利,也就没有低价。
京东要打破的正是这种 "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 死循环。
2023 年,京东重新确立了做低价的决心之后,就在不断尝试突围的办法。
不同于淘宝是 B2B2C 平台,京东以自营为主,长于品控,而短于价格,在流量方面也不似平台模式那般有较强的整合能力。因此,作为品牌的大型经销商,京东低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品牌要。
但想要品牌心甘情愿地给出低价,在整体消费疲软的背景下,最好是带来销量,其次是带来曝光。
于是,京东在过去一年打造了三把斧头,来击破过去建立起来的高品质标签。
其一,是将低价作为流量分发的尺子,反推 1P 供应链的品牌拿低价换流量。
以往,在自营模式下,京东的业务逻辑是采销人员对接品牌,进货入仓;采销根据利润和库存周转情况,调整全盘流量分配,利润更高、销量更高的自营商品往往会占据用户搜索结果的前几页。
去年年初,刘强东以一场内部大会明确了低价是第一优先级,整合了全体员工的目标。还对品牌们放出狠话,扬言 2023 年 4 月,自营品牌不会受到优待," 只要价格便宜,第三方平台商家商品也能得到流量 " 的策略。
扶持 3P 并没有让 1P 产生危机感,有品牌提出:" 大盘流量太少了,我们做不到以价换量,不如不降价,好好做复购。"
建立竞争机制的策略失利后,京东采取了更直接的方式:全面上线百亿补贴,以低价吸引流量,导给第一批参与活动的商家。
年初,京东先是上线了百亿补贴频道,面向商家免收坑位费。据了解,入选 " 百亿补贴 " 频道的 POP 商家扣点会自动降到 0.6%(以往不同类目扣点为 3%-8%),部分商品还会有京东官方给的补贴,商家收到的货款金额是竞标价加上官方补贴。
但从近几个季度的京东财报来看,成本上并没有因为百亿补贴而出现缺口,有商家反馈道:" 大部分都是让参与活动的品牌自己让利,采销会劝导说,只要给出低价,销量就一定能够增长。"
其三,则是通过内容吸引流量。采销直播间,是京东真正的独创。这些擅长与品牌商家周旋的采销们,既然向品牌要不来低价,就要亲自出马去解决品牌们的顾虑,博得流量换低价。
这一方面让这次的 AI 东哥显得是一场无奈之举。但从京东来说,这是它一系列基于自己定位和优势的动作中的一个破局之举。京东的目的永远不是把刘强东变成那个大主播,而是让刘强东的 AI 替身来先展示京东的流量能力。而且也给数字人直播这件事留下一个想象的口子:
你可以从评论看到,这个数字人的真实度已经足够让人们拿他和刘强东真人做对比,这已经是个突破。接下来如果这个 AI 东哥持续直播,一方面,冲着独有的低价,人们依然会产生购物的行为,另一方面,随着 AI 技术的进步,AI 东哥 " 更聪明了 " 也可能是个长期的噱头,这其实与一个真人大主播所能贡献的两个重点——全网低价和流量话题热点无异。
这可能是现阶段技术能力下 AI 数字人主播能拿回来的最好的效果。而且比这些都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替身还是真人,刘强东从制定低价战略时的顶层设计者,又变成了真正到达业务一线的那个东哥。
在过去二十年,身处一线的刘强东创造过两次 " 不可能 "。第一次是京东刚刚发迹时,面对中国电商第一大佬马云下的 " 判决书 ",搞电商,B2C 绝对做不成,直接给京东自营判了死刑;第二次是十五年前,当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时,外界满是高投入、重资产、回报周期长的反对之声。
如今刘强东完成了两次不可能,而解开当下京东的流量困局,难度不亚于上述的任何一次挑战。直播可以用 AI 替身,但要解决这个挑战,必须东哥亲自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