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男演员的职业生涯:转型、机遇与未来,欢迎阅读。
文 | 宝珠
《消失的她》票房还在涨,导演陈思诚、演员朱一龙也迎来了他们作为男演员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陈思诚初入影视行业是 2001 年。通过电影《法官妈妈》出道后并没有掀起太大涟漪,直到 2006 年才凭借《士兵突击》大火,凭借 " 成才 " 一角被大众所熟知。
" 导演陈思诚 " 第一次亮相是 2012 年,作品是其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这部剧启蒙了许多 80、90 后的 " 北漂情怀 ",也点燃了陈思诚的导演之路。
朱一龙 " 入职 " 影视行业的时间比陈思诚更晚一些。许多人熟知朱一龙是《镇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孰不知 2009 年开始,朱一龙就主演了多部数字电影,在《周末王刚讲故事》《儿女传奇》等剧场均有播出,此后还出演了《萧十一郎》《新边城浪子》等。彼时朱一龙的职业生涯还没有清晰、明朗。
如今两位男演员凭借一部作品处在 " 流量风口 " 之中,但从职业发展方向来说,两人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路。
而与陈思诚、朱一龙的 " 升职 " 路径相比,国内男演员还有许多发展 " 图鉴 "。
除 " 演而优则导、冲击大银幕 " 外,男演员受个人情况、个人目标与市场环境、市场需要的影响,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也会走向不同的 " 罗马 "。
01
台前:螢幕 - 银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男演员都有一个冲击大银幕的梦。
先来看 85 生。
去年,朱一龙凭借《人生大事》拿下了金鸡奖影帝,在今年又上线了爆款院线电影《消失的她》,实现 " 名利双收 "。而此前,朱一龙的 title 还是电视剧小生,代表作有《镇魂》《知否》《重启之极海听雷》《叛逆者》等。
然而并非所有电视剧小生的追梦电影圈之路,都如朱一龙般平坦。同为 85 后的林更新、陈晓、张若昀等人,也都尝试过征战大银幕。
林更新主、参演的电影作品共 21 部,从 2012 年至 2021 年平均每年有 2 部作品上映。可《长城》《西游伏妖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影片,论票房不够极致,论口碑又不够优质,并没有帮林更新敲开 " 电影职场 " 的大门,让其一跃成为 " 电影咖 "。而林更新其他作品的体量和声量都不值一提。
凭借《陆贞传奇》等剧被大众熟悉的陈晓,一共参演了 12 部电影作品,其中票房最高且为主演的作品是 1.27 亿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2016 年),此外他主演的作品《宫锁沉香》(5446.1 万)、《如影随心》(2367.8 万)等,成绩都不尽人意。
相比在 " 电影部门 " 挣扎过一段时间的林更新和陈晓,张若昀多少有些 " 知难而退 "。他在电影圈集中活跃于 2016-2018 年,只上映了两部主演作品《冲天火》和《奇葩朵朵》,票房都在 3000 万左右。另外,他还有一部拍摄于 2016 年的《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至今未能上映。此后的时间里,张若昀专攻电视剧圈,终成今日剧圈第一 85 生。
基于体量、閱聽人、拍摄手法、叙事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电影对演员外形、演技的需求存在差异,要想实现电视剧演员到电影演员的跨越,还是存在一定的隔阂。
除 85 后男演员 " 求职 " 电影赛道外,90 后第一梯队的小生王一博在今年年初也调转了 " 职业赛车车头 ",冲击大银幕。
在今年年初上映的《无名》,虽没有让王一博在 " 电影职场 " 一战成名,但超 9 亿的票房也给他带来不少增值。即将上映的《热烈》、未定档的《维和防暴队》、已官宣的《人鱼》,已把微博认证中的代表作改为三部电影的王一博,无疑已经转道电影小生之路。
与早期男演员 " 露相 " 只有电视、电影院两个途径不同,视频平台的崛起,给男演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一些电影出道的演员,也会参演由各大视频平台参投的网剧项目,拓展自己的 " 职业版图 "。比如靠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出道的刘昊然,也曾凭借《最好的我们》丰富了自己的 " 简历 ";主演过多部电影作品的欧豪,在主演过多部电视剧作品,大银幕小荧屏两手抓。
由此可见,男演员本职工作转型的主要因素并非年龄,自身的条件与市场需求,才得以让男演员可以 " 横跳 " 在荧屏与银幕之间。
02
幕后:好导演是好演员,
好演员是好导演吗?
演而优则导,在影视行业并不少见。
2010 年《让子弹飞》上映,这是导演姜文第二次执导筒,他第一次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让男主角夏雨斩获金 . 马奖。电影演员出身、" 升职 " 为导演的路上,姜文不仅没有遇到困境,反而 " 水涨船高 "。
另一位从影帝转为导演的是徐峥。
2011 年,徐峥在王长田的办公室兴高采烈的讲述着《泰囧》的故事,此时《泰囧》剧本还未成型。最终王长田以 6000 万投资额收获了 12.7 亿的票房,徐峥在震惊中创造了那一年的票房神话。
成为百亿导演之前,吴京也曾在电视剧、电影里被打的鼻青脸肿。他的成功离不开 " 中国英雄 ",从《战狼》(5.4 亿)、《战狼 2》(56.9 亿)、《流浪地球》(46.86 亿)到《长津湖》(57.75 亿),吴京用无可撼动的票房成绩和他独有的英雄主义,成功走上 " 管理岗 "。
从《唐人街探案》卖出 8.23 亿开始,媒体们将陈思诚视为鬼才导演。目前陈思诚执导作品的总票房超 122 亿。
与陈思诚不同,草根演员大鹏的导演职业生涯并不容易。2015 年由 5000 万成本制作的《煎饼侠》卖出 11.6 亿后依然被群嘲,随即而来的是《缝纫机乐队》票房失利(4.59 亿),直到今年的《保你平安》,虽然票房只有 7 个亿,但好在口碑上有所缓和。
姜文、徐峥、吴京、陈思诚的成功,也让许多男演员蠢蠢欲动,于是短暂出现了男演员 " 跳槽 " 导演的现象。如今大部分 " 票友 " 早已 " 离职 ",只有邓超、王宝强虽曾碰壁却不曾灰心。
邓超在导演这条路上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分手大师》《恶棍天使》两部作品几乎耗尽他的观众缘,终于达到及格线的《银河补习班》虽 13 天票房突破 8 亿,也没能成为当年叫坐叫好的黑马,只能说表现平平。直到今年,屡屡改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最终仅以 1 亿票房草草收场,给予导演邓超致命一击。
与邓超不同,王宝强的第一部院线作品《大闹天竺》虽也是叫座不叫好的烂片,但草根出身、经历曲折的王宝强,显然比邓超在观众心中拥有更高的包容度,其执导的新片《八角笼中》虽还未正式上映,但已呈现出一定的票房和口碑潜力。
可以看出,与投身电影赛道的职业规划不同,转型电影导演更多是技术的转换,对审美、市场嗅觉等的要求更为细致,挑战也随之增加。从知名男演员到综艺大咖再到被全网群嘲,或许只有一部院线电影的距离。
除导演外,男演员的 " 升职版图 " 还包括编剧、制片人、经纪人等。如果说男演员从电视剧演员突破为电影演员是通过演艺经验增加工作机会,那么自主创作、制作影视作品,升职为导演、编剧、制片人、经纪人则是实打实的工作转型。
03
转战商海:打工人变老板
不论是深耕演技拓展线路跻身大银幕,还是转型迎接新挑战做导演,本质上都属于技术岗位的发展,而直接开公司做老板才是真正的晋升管理岗。
2016 年吴奇隆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娶了国民初恋刘诗诗,另一件就是跻身 10 亿老板。
8 年过去了,吴奇隆的身价已经超过了 50 亿,由他创立的影视公司稻草熊娱乐,即便是在生存环境相当恶略的 2022 年,通过其发布的 2022 年业绩公告来看,全年收入也达到了 9.8 亿。虽然比 2021 年同期数据出现一定下降,但仍以 7356 万的经调整后净利润保持盈利状态。此外,吴奇隆在餐饮业、时尚品牌均有投资。
任泉也是男演员经商的代表人物。"27 岁爆红、43 岁退隐、48 岁身价十亿 " 是任泉在互联网的关键词。凭借《少年包青天》爆红后,任泉凭借毒辣的眼光入股华谊兄弟,收获了 150 倍的高回报,早在 2017 年就在《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上排第 35,比王思聪还要高出两位。彼时任泉手里就有 73 家企业,其中三家估值都在 10 亿美元以上。
另一位从底层打拼成为资本的男演员是黄晓明。凭借《神雕侠侣》爆红之后,黄晓明成立了易星传媒,也就是《何以笙箫默》的制作公司。2009 年华谊兄弟上市时,黄晓明购入的 180 万干股让他轻松赚了 2 个亿,最多时他控股过 43 家公司,还跻身福布斯名人榜第四。
70 后、80 后男演员经商,大多以餐饮为主构建自己的商业版图,而 90 后男演员的商业之路则是以爱好为主。
作为练习生出身的男演员黄子韬在 2016 年成立了龙韬娱乐,2021 年 3 月他正式加入佛山 GK 电子竞技俱乐部,成为合伙人及联席 CEO。同年 6 月,黄子韬对外官宣永恒星龙集团成立,新公司名为 " 海南永恒星龙娱乐集团有限公司 ",黄子韬持有该公司 99% 的股份。同年 10 月,黄子韬以杭州望望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 望望龙 ")董事长的身份首次进行带货直播。
公开资料显示,望望龙成立于 2021 年 7 月 26 日,黄子韬通过永恒星龙娱乐集团持股 44%, A 股上市公司星期六旗下互联网营销服务集团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遥望网络)持股 46%。
黄子韬喜欢带货,演员白敬亭喜欢穿搭。
2022 年 1 月,白敬亭以大股东的身份创立了喆亭好(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不久之后,该公司申请注册了 "GOODBAI" 商标,作为白敬亭的个人品牌,涵盖广告销售、服装鞋帽等领網域的国际分类。
对于男演员来说,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 " 晋升机制 "。通过自身的人脉优势、媒体资源和宣传效应,男演员们的职场之路可以谱写出一首奋勇前进的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