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北境之王:“长白劲旅”99A+04A+120迫榴炮,不止全员“加蓬”,欢迎阅读。
在 1 月 17 日总台军事报道【直击新年度军事训练 战风斗雪 提高严寒条件下作战能力】一节中,北部战区陆军第 78 集团军某重型合成旅地面突击装备不仅都换上了与东北大地融为一体的雪地迷彩 + 伪装网,更是有相当一部分以加装反无人机的顶部格栅(俗称 " 加棚 " 或 " 加蓬 ")之姿集体登场。
可见该部的 " 加棚 " 类似俄乌冲突早期状态,其目的仍是在加强顶部防护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视野、包括高射机枪射界的影响
作为北部战区陆军目前唯一一支使用 99A 主战坦克的部队," 长白劲旅 " 全面换装时,正值朝鲜半岛形势波诡云谲。从战备角度出发,考虑到当时驻韩美军仍维持装甲旅级战斗队的轮换,特别是即将换装 M1A2C 的情况,该部成为全军 99A 部队中较早列装新型炮射导弹并开展训练的重点部門。
如今,包括 " 长白劲旅 " 在内的北部战区陆军各重型合成旅,仍然是守卫半岛安全底线的定海神针。但从近年来的局部战争来看,未来陆战的态势,与当初换装新一代主战装备时," 甲弹对抗 " 发生可能性仍然较大的预计,显然已经大有不同。
随着 " 加棚 " 现象出现在从集团军炮兵旅的 05 式自行火炮、到中型、重型合成旅的各型主战装备上,特别是第 81 集团军某旅的 99A 坦克也实现 " 加蓬 " 之后;相比中部战区兄弟部队,面对大规模陆战风险相对较高的 " 长白劲旅 " 们开始类似改装并不意外。至于目前 " 加棚 " 面积相对较小,一方面与车辆的原始设计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部队试点初期,循序渐进摸索经验的结果。
除了 " 加棚 " 之外,此次报道中还有很多装甲部队日常使用的细节,例如上图履带式 120 毫米迫榴炮的 " 溜车打滑 ";从画面来看,部队已经把不利于冬季防滑的橡胶块卸下了,但由于重心较高、履带偏窄等原因,车辆在坡道上转弯时仍难以实现绝对可控。这就需要相应的日常训练,确保车组遇到类似情况时不会慌乱。
由于 120 迫榴炮的底盘是 89A 式装甲输送车,该车与 04A 式步兵战车的双销双板挂胶履带基本相同,采用和 BMP-3 类似的端连器空心内六角紧固螺栓设计,使得加装冬季防滑履刺非常方便:只需用钢钎去除端连器内的泥土等杂物后,直接将履刺穿过空心螺栓,再用螺母在履带内侧旋紧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04 式步兵战车虽然火力系统参考了引俄 " 瓜园 " 炮塔,也采用了双销双板履带,但在端连器紧固螺栓方面仍然沿袭了 86 式步兵战车的实心六角螺栓设计,同期定型的 05 系列两栖车族也是如此。由于这两款战车很少在寒区使用,因此不便加装防滑履刺的缺点影响不大。
上图是 BMP-1 原型车,我国从埃及获得的 BMP-1 与之类似,端连器仍采用传统设计;下图可见 BMP-2 端连器空心内六角紧固螺栓细节,苏军的 BMP-1 后期也进行了类似改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军最早使用类似 BMP-3 履带的主战装备,是 07 式 122 毫米自行榴弹炮——作为北方重装部队的师 / 旅属炮兵核心,冬季防滑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所以,尽管当初引进的 BMP-3 底盘,基本上成了 " 买椟还珠 " 里的 " 椟 ",但一双 " 铁脚板 " 还是及时用在了我军履带式底盘的发展中。
从上到下:04 式、05 式、引进的 BMP-3 底盘 +" 瓜园 " 炮塔、07 式
不过时至今日,仍有双销双板履带是否适合高烈度战场环境下的快速抢修等争论。而在坦克领網域,作为我军首款使用双销双板履带的坦克,99 式在研制过程中就曾在履带的问题上有过波折;到了 99A 坦克,。
在三代坦克总体设计过程中,祝榆生总师为了给这个重型坦克减重,让负责总体项目的副总设计师杜惠昌指导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了履带板。后来在试验中发现这种履带板有断裂现象,又即刻改了回来。当时,工厂调度长认为这是瞎折腾,把杜惠昌等人骂得 " 狗血淋头 ",但作为总工程师的汤宝骏不但不为难参与科研人员,反而安慰他们说:" 坦克减重是不是要从履带板着手,这要通过试验才能知晓,现在搞明白了,我们可以再探索其他途径和解决方法。"
《汤宝骏:把一生献给壮丽的军工事业》
VT4 和 96B 虽然均未实现内装,但它们在诸多领網域的创新,特别是创新背后的思维差异,为国产坦克装甲车辆展现出了 " 另一种可能 "
在 VT4 和 96B/VT2B 坦克上,全面改进后的双销履带融合了在国产轻型装甲车辆上驾轻就熟的端连器设计,表现显著提升。至于 15 式坦克 " 回归 " 单销履带,很可能更多是出于减重考虑,而非 15 式诸多创新中的一个(单销履带仍存在寿命短、极限承受力矩有限等固有问题),但相比过去一成不变、且并非从自身使用经验总结而来的既有设计,终究是理念上的进步。
面向未来,重装部队的建设,就是如此事无巨细又如履薄冰。古有人人皆知的三大指标,今有不能无视的 " 加棚 " 手艺等反无人机招数;哲学意义上的 " 新甲弹对抗 " 仍然要思考,尽可能延伸到战场上的每一个单元更是信火一体的目标;而那两条不起眼的、仿佛生来就该如此的履带,也要面对 " 从来如此,便对么 " 的思辨……当人间的兵器终究要经受战神的考验时,没有哪一块钢铁敢保证自己能够完美无缺。
能否及时将足够的工程车辆投入战场,在那遥远战场上的三年间决定了无数场战斗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