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日本逆袭:大炼AI!超中赶美!,欢迎阅读。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木子童
编辑、制图丨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 " 那個 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日本数字化的落后,已经成了国际驰名笑话。
这个刻板印象最近一次加强是在今年 3 月,欧盟 "2023 数字领袖 " 上,日本数字化担当大臣河野太郎视频发言,刚说到 " 疫情暴露了我们在数字技术部署方面的落后程度 ",人就卡掉线了。
一时间,各种段子满天飞,全世界又一次因为日本的落后网络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殊不知,受不了嘲笑的日本人已经开始奋起直追,这一次,口号是——
" 大炼 AI,超中赶美!"
鼓捣 AI 这事儿上,谁也比不上日本网友努力。不过一般人越努力越幸运,他们却是越努力越古怪。
有 AI,他们是真的敢用。
虽然本国没有 ChatGPT 这样的划时代 AI,但日本人在 AI 的应用上已经开始抢跑。
上帝给了我们 AI,中国人用它钻研菜谱,日本人也用它发展传统艺能。
我说的不是之前写到过的 AI 漫画《赛博朋克桃太郎》,也不是 AI 学习手冢治虫画风后创作的《PHAEDO》。
而是另一种传统艺能,诸君当懂。
这两天,打开日本推特,你会发现很多美女博主都在发手持文字卡片的自拍。
图丨推特
为啥?因为最近日推上突然涌现了一批 " 大叔美女 ",利用 AI 軟體把自己伪装成福利姬,骗倒了不少纯情少男。
最早捅出这事儿的,是科技博主 Hirokazu Yokohara,只见他点开几个軟體,轻松一番操作,一位相貌平平的中年大叔,就成了明眸善睐的美颜美女。
原来男人 " 性转 " 是这么简单:昨天让你垂涎三尺的大白腿姑娘,可能就是你家隔壁的抠脚大汉。
结果,网友们集体患上严重的 " 大叔 PTSD",疑心暗鬼,看谁都像大叔变的。
美女博主不得不自证清白,证明自己是纯天然原装女性——手持文字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因为生成式 AI 普遍无法很好地处理文字信息。
好比当年的 " 互联网 +",日本正在进入 "AI+" 时代。
什么都敢和 AI 凑一凑对儿。
虽然都还粗制滥造,但主打一个重在参与。
有人搞机械降神。
净土真宗出家的日本企业家 Kazuma Ieiri 开发了一位 AI 大佛—— "Hotoke AI"。
他会以禅意的口吻为访问者解答人生困惑,疏解情绪。
听起来颇为高端,但仔细一看,其实就是披着佛祖 " 皮囊 " 的 GPT3.5,话里话外,除了一句强行点题的 " 在佛教中 ",基本都是老 AI 味儿的片儿汤话。
图丨 Hotoke AI
也有人搞 AI 段子手,名之为 "AI 大喜利 "。
大喜利的意思就是抖机灵,由 AI 来给你讲冷笑话。
这是几个相声社的相声演员搞出来解放自我的,但很遗憾,AI 明显对幽默还欠缺理解,讲出来的段子连阿笠博士都得一头黑线。
- 用户:医生对你说过的最有冲击力的一句话是?
-AI 大喜利:你手相真土
不到半年,AI 助手已经被恭恭敬敬地请进了职场。
或许其他国家还在探讨 AI 作用的边界,日本人已经正式承认了它能独当一面。
各地中小学正在引进 "AI 阅卷 " 系统。
不同于以前的答题卡,有了 AI,填空题也可以由电腦来阅卷了——只要小朋友的字别丑得太离谱。
AI 可以扫描卷面,识别其中的文字,判断对错,还可以迅速算出总分数,只有主观大题才需要老师亲自经手。
图丨 NHK
政府启用 AI 作为相亲导师,并且被它的效率深深震撼。
截至今年,日本 47 个都道府县,已经有 22 个引入了 AI 配对系统,给住民保媒拉纤。
就像《黑镜》中的那集故事一样,由 AI 系统收集你的个人信息,并在系统中为你搜索可能合适的对象,为你们组织约会。
当然,当下的 AI 远没有《黑镜》中那样智能,不会設定什么社会性阻碍来考验是否真爱。它收集信息的方式还是传统的提问,通过 112 个问题充分了解相亲者的个人性格、经济条件及择偶需求。
图丨《黑镜》
即便如此原始,AI 匹配也显现出了更优秀的工作水平。
据茨城县政府透露,自打 AI 媒人上岗,他们的相亲数量增加了 2.5 倍,而相亲后牵手成功的数量,也从 2020 年的 415 对上升到了 2022 年的 1319 对。
因为 AI 总会把红线发给一些人类员工会认为并不那么般配的男女,但事实证明,他们彼此契合。
当地政府职员感叹:" 谁也不知道它的腦袋里是怎么想的,但这真的很有效果。"
甚至有的商店,直接聘请 AI 做独立店长。
位于东京的 " 透明书店 " 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日本金融科技公司 "freee" 推出的线下书店,没有店员,只有一只蓝色的水母 AI 主理一切。
顾客走进店里,水母店长飘出来打招呼,帮顾客选书,和顾客闲聊。
因为搭载的是更加智能的 AI 对话系统,水母店长格外活泼。
每隔 30 分钟,它还会根据销售数据更新活力状态。卖出书去就活力满满,销售不佳就可怜巴巴地有些小沮丧。
图丨透明书店
最时髦的还是日本多摩市,早在 2018 年,他们就差点儿选出一位 AI 来做市长。
这位 AI 市长——形象上来看是个未来感十足的机器人女性——真的拥有竞选海报,而且参加了选举。
她自组了一个 " 人工智能改变日本党 "(简称 AI 党),并提出口号:" 市民税金的使用不可以有一点点隐瞒,市民之声的听取不可以有一点点歪曲。"
宣称如果当选,将公平公正地监督市政府杜绝贪腐,为老百姓办实事儿。
这清新的口号和人设如同一股清风,吹进当时的老头儿政坛。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多摩市民纷纷踊跃投票。
可惜当时日本法律尚不允许真正的 AI 独立参选,投票时要填写幕后扮演者松田道人的名字,但 "AI 市长 " 的宣传实在太深入人心,大家只知 AI,不知松田,选票上都写成了 "AI",很多选票遗憾作废。
多摩市选举海报看板
当然,虽然偶尔搞出些互联网大失德事件,一切的初衷还是想把 AI 应用做大做强。
只是结果就像土法炼钢,总是充满了难以预料的误差。
如果把日本拟人,那么他一定是个不爱用智能手机的倔老头。对一切新技术嗤之以鼻,并表示老一套就很好。
但为何突然之间,老爷子抽了风,开始热情满满地鼓捣起 AI 来了?
大概是因为终于发现,再不进步一下,以后就挤不进朋友圈了。
相比于中国和美国,日本在互联网数据化上,实在是落后了太久。
没在日本生活过,很难想象如此堂堂一个发达国家,数字化程度能有多糟糕。
举个例子给大家感受一下,前两年,疫情肆虐的时候,传出过这么一张新闻图,笑坏了不少网友。
图中是埼玉县引进的一套 " 先进 " 自动监控设备,用来监测疫苗储存冰箱的实时温度。
乍一看颇为精妙,仔细一看,原来是派了个外接摄像头盯着冰箱显示器,然后由电腦軟體分析解读摄像头传回的画面数据,再录入监控系统。
为了读取一个冰箱温度,硬生生从数字信号转到模拟信号,再从模拟信号转回数字信号。吃瓜网友不由疑惑:何必如此脱了裤子放屁,就不能从冰箱上直接导出吗?
很遗憾,在日本就不成。因为太多设备采购于多年前,而多年前的设备完全没有 " 数字化 " 概念,根本没有预设接口。
于是后人只能曲线救国,行此权宜之计,勉强凑活着用。
而这,就是日本大多数领網域的数字化现状。
在过去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日本的数字化发展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现在打开 yahoo 等主流网站,看到的依旧是古早味的页面设计。
绝大多数重要政府檔案的传达,还要通过邮递,公共业务很少能线上办理。
疫情期间日媒报道,日本全国的疫情数据都要通过传真机传真到政府,再由政府职员手动录入汇总。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不用手机不用互联网也完全能够畅行无阻的国度,一切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
直到 2021 年,日本才成立 " 数字厅 ",专门解决国内过于迟缓的数字化问题。
但数字厅刚开工就闹了大笑话——上线第一天,官网就崩溃了。
图丨日本数字厅
而数字厅走马上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更是匪夷所思——他们准备首先致力于废除政务工作中的 " 软盘 " 和 " 印章 "。
软盘何许东西?00 后听了恐怕都要发懵。它是 U 盘出现前最流行的移动数据存储工具,现在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生产软盘的索尼在 2011 年就已停产,但直到今年,日本政府竟然还在使用。
去年有个职员不小心搞丢了一份软盘,导致多户公民信息泄露,还上了电视鞠躬致歉。
meme:当日本年轻人成为政府雇员—— " 这个 3D 打印的保存按钮是用来干嘛的?"
至于印章,则是层层汇报的产物。为了 " 程式合理 ",日本行政檔案总要在纸质文档上层层盖章,数字厅长官河野太郎曾吐槽,一份檔案传到他手中时,竟然已经盖了 40 多个章。
为了盖章,必须有纸质檔案,而有了纸质檔案,就必须盖章,就像一个逻辑怪环。
因此,别说助力什么高新科技企业,先把软盘、印章、传真机这 " 三大昭和遗物 " 送走,就是数字化的大进步了。
而就这样小小的要求,还遭到了日本社会的强烈反对。
当河野太郎提出 " 消灭印章 " 计划,山梨县知事崎幸太郎立刻劈头盖脸一通痛骂:
" 这种做法何等的恶心!对印章相关人士的心情和实际,简直没有一丝丝考虑。"
各级官员纷纷上书痛陈 " 我们不能没有印章的十大理由 "。
就连全国新成立的数字改革部门都积习难改。一位福岛县数字化战略改革部门的年轻职员一直无法忘记报道第一天的遭遇:
" 我走进数字改革部的大门,部长居然递给我一张考勤表,让我盖章签到!"
就这样,眼看着日本在《IMD 数字竞争力排名》中一路下跌。
早在 2008 年,差距就已经浮现。
这一年,日本接受过数据分析训练的大学毕业生只有 3400 人,而中国和美国分别是日本的 5.1 倍和 7.3 倍。
图丨日本经产省
到 2022 年,日本的《IMD 数字竞争力排名》下滑到了第 29 位,比 2013 年整整下降了近 20 名。
好好一位傑出人士生,就这么沉湎于旧日的荣光,蹉跎成了差生。
特有的顽固保守,让日本几乎错过了近 10 年数字化发展的每一个风口。
今天在日本打开手机,会发现热门軟體里,没有一个是日本产的。
没有优秀的 SNS 軟體、没有能打的线上购物网站。不论是短视频、网约车还是外卖平台,日本都是使用者,而非创造者。
日本流行的社交媒体及用户数
对于这些,日本政府当然不是不在乎,只是 10 年的怠慢太难追了。
他们一面云淡风轻地说着 " 不需要 ",一面暗地里已经急秃了头。
直到 AI 大爆发,日本才看到某种 " 弯道超车 " 的可能。
正如中国在模拟信号时代落后,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日本期待自己也能在 AI 时代一扫数字化时代的颓靡,重新追上大部队脚步。
图丨日本内阁府
于是乎,几乎是报复性地,日本把这些年积攒的对新技术的渴望,一股腦塞给了 AI。
经产相西村康稔兴奋地表示:" 日本将扩充具有压倒性计算能力的计算资源,举官民之力强力推动 AI 的应用 "。
日本文科省也宣布:" 不会对用于 AI 训练的任何数据进行版权保护 "。
也就是说,不论是否出于商业和盈利目的,不论是否从非法网站获取,只要是用于训练 AI 的数据,在日本一律免责。
别说在向来严守版权的日本,就算放眼全球, 这也是相当炸裂的政策。约等于为了搬进一门红衣大炮,不仅打开了自家城门,还把城墙一块儿都拆了。
图丨文科省
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2023 年度,政府计划投入 12200 亿日元 " 数字化 " 相关预算,恨不得把以前省下的钱全给补上。
松下、三井住友、日清和伊藤忠,各个巨型公司在今年 4 月至 5 月的短短两个月里,接连上线公司自主开发的内部 GPT 系统。
政策、流量和资金,疯狂涌入名为 AI 的漩涡。
松下员工对内部 GPT 不同功能的评价
于是,大炼钢铁般的场面出现了——是人是狗,都在讨论 AI。
家住东京的考公教员岛原告诉我,前两天,就连年近 90 的奶奶都特意打电话来问,电视里总在说的 " 诶唉 " 是什么。
但因为技术储备不足—— 2021 年,日本在 AI 研究领網域的论文数量排名已经从 2019 年的第 6 名下降到了第 9 名——炼出来的大多是不太好用的家庭用品。
不过,日本人并不为此担忧,他们相信,all in 一定能够带来改变。
就像近代史上的过去,虽然曾经固执守旧,但当努力维护的旧秩序被强力打破,那么他们将无比虔诚地迎接新的秩序。
meme:当日本人听说 AI 可以还原马赛克时的反应
最新消息是,日本政府正在推动 " 学 AI 从娃娃抓起 "。
尽管很多家长担忧生成式 AI 会导致儿童学习能力变差,但日本小学正在课堂中引进 ChatGPT 教学。
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孩子们用 " 最近的倒霉事 " 为主题,制作一张妖怪面具,面具制作的过程就要借助 AI。
孩子把倒霉事输入 AI 对话框,比如说 " 总是不小心弄丢东西 ",那么 AI 就会把丢东西与妖怪元素关联起来,为孩子生成一款面具推荐图案。
孩子可以根据推荐图案为面具上色,并思考 AI 这样做的原因。但美术老师观察到,绝大多数孩子并不会照抄 AI 方案,而是会加入自己认为合理的改造。
对此,老师说道:" 我们是一出生就在数字时代的‘数字原住民’,而他们是一出生就在人工智能时代的‘ AI 原住民’,他们需要尽快学会如何和 AI 相处。"
" 并且,我相信就像我们没有在数字时代搞砸一样,他们也一定能很好的应对 AI。"
在小学课堂之外,更多课程正在引入中学与大学。
这样做,究竟是否能帮日本赢回比赛尚未可知。
但重要的是,正如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谈起 AI 时所说:
" 日本已经失去了过去,不能再失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