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北京扳回一局,江苏饱尝造车苦楚,欢迎阅读。
撰文 / 吴 静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4 月 3 日,小米 SU7 创始版车型首批交付。雷军参加现场仪式并首次公布小米 SU7 的订单量。仅几天时间,小米 SU7 就已收到超 10 万人的大定,锁单量超 4 万单。
即便小米 SU7 没有任何创新性可言,但这似乎不影响它的爆火。面对这个开局,雷军确实是赢麻了,但最开心的可能还是北京市政府。
作为曾经的汽车重镇,近年来,北京近年来在汽车行业越来越缺乏存在感。2016 年,北京市汽车产量达到巅峰为 237.95 万辆,到 2023 年,这一数字便降至 100 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产量这一细分领網域,北京市更是连 2023 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 TOP10 都挤不进去。
2023 年 9 月,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 年)》,其中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在京产量超 30 万辆。小米汽车,无疑成为北京实现 30 万产量目标的重要支撑。
小米的开局确实让北京扳回一局,但江苏却依然饱尝造车苦楚。
龙年开年,高合汽车便陷入停工停产风波,这个有 " 豪华纯电汽车天花板 " 之称的车企,其生命进入倒计时。自开启直播带货自救后,关于高合汽车最新的消息就是其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丁磊被限制高消费。对于高合汽车而言,其翻身自救的黄金时间只有三个月,留给丁磊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多了。
高合危机背后,还有一个失意者,那便是江苏盐城。
在牵手青岛之前,高合背后已经有国资色彩。2019 年,高合汽车与江苏悦达集团、江苏悦达起亚达成战略合作,决定更新改造悦达起亚一工厂原有燃油车产线,打造高合城市精品工厂,成为当地智能制造标杆和新旧动能转换典型案例。
作为江苏为数不多的 " 土生土长 " 且在中国汽车市场一度打破中国造车天花板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高合汽车如今的现状又再一次刺痛了江苏的神经。
造车血泪史
一则发布于 2017 年 03 月 21 日 " 赛麟汽车落户如皋 " 的新闻还依旧可以在南通市人民政府的官网上查询到。
在这篇新闻中,赛麟汽车被描述为 " 美国一家拥有 37 年历史的专业高性能跑车制造商,曾八次获得世界跑车制造商大赛冠军,拥有一系列高端核心技术。赛麟项目落户中国的初衷是要实现从 " 小众顶级 " 向 " 大众高端 " 的过渡,将高端跑车技术带给更多消费者。"
当时,这一汽车项目总投资 178 亿元,是省重大项目,也是当时南通单体总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 以赛麟汽车为代表的优质项目,将是我区汽车产业从总量扩大到质态提升的一个重要节点,该项目一期投产后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1500 亿元的销售规模,千亿级产业园区离我们越来越近。" 彼时,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对这一项目抱有的期待不可谓不大。
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赛麟汽车的造车骗局,最终以董事长的逃亡而告终。
如果有中国城市造车 " 失意者 " 联盟,江苏省下辖的 13 个地级市大概会是这个联盟的主力军。
据汽车商业评论不完全统计,过去几年,江苏省内投资的十余个整车项目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红极一时的博郡、前途、拜腾亦或是银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概莫能外。
这也直接导致了江苏汽车产业的惨淡局面。
2016-2020 年,江苏汽车整车产能利用率由 78% 下降至 33.03%,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 20 个百分点。
在严峻的形势下,2021 年初,江苏发改委在《关于切实加强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对全省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的指导监督,严控新增整车产能,适时建立建设进度缓慢项目或产能利用率低企业的退出机制,对重大汽车零部件项目加强指导,防止和纠正地方违规备案。
坎坷的汽车梦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一个汽车项目的成功,不但可以促进当地就业,重塑当地经济,更可以让整个城市在区網域经济竞争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作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在整车领網域的表现一直有些落寞。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之时,它们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一些机会。我们可以从过去上马的汽车项目数量可以窥见江苏的汽车梦到底有多迫切。
早在 2019 年,江苏省会南京就提出 "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行动计划 ",目标是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彰显南京特色的地标产业,达到 " 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 " 的产业水平。
彼时,他们的规划是到 2020 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江苏省一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 1000 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五;拥有 3~5 家重点骨干新能源乘用车企业,6~8 家重点骨干新能源商用车企业,8~10 家关键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
但事实证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比如,上海赌对了特斯拉,合肥选对了蔚来。合肥抄底蔚来,甚至一度成为地方政府投资的经典案例。而上海和合肥这两座城市,也顺势在这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赢得先机。
2022 年,西安凭借 101.5 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实现 277.7% 的成绩,问鼎 " 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超越上海。
近日,2023 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 TOP10 出炉,分别是深圳、上海、西安、合肥、长沙、常州、广州、重庆、柳州、郑州。
2023 年,深圳以 178.6 万辆的产量成绩首次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超越上海的 128.68 万辆和西安的 98.38 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2021 年,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 29.95 万辆,2022 年为 84.99 万辆,到 2023 年涨至 178.6 万辆,几乎每年实现翻番,这背后比亚迪功不可没。
2022 年 8 月 3 日,深圳工信局发布《深圳市加快打造 " 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 "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提出到 2025 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 200 万辆,全球汽车 " 含深量 " 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
按照这个发展态势,在比亚迪的助推下,深圳或许还能提前实现目标。
汽车梦化 " 整 " 为 " 零 "
2023 年,常州正式成为江苏第 5 座 GDP 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论 GDP,常州在江苏排名第五,但如果单论新能源产业,常州排名第一。
新能源产业对常州的经济增长贡献有多大?
数据显示,2023 年,常州市新能源领網域制造业产值达 7680.7 亿元,增长 15.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 98.9%。
《常州市 " 十四五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达 4000 亿元,新能源整车产销量达 60 万辆,规模达 1200 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达 2800 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达 1800 亿元。
2023 年,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主要得益于比亚迪和理想。过去一年,理想和比亚迪分别夺得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和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常州作为二者的生产基地,其新能源汽车产量也被迅速拉升。
在 2023 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 TOP10 中,常州以 67.8 万辆的成绩排名第六,独占江苏的七成,常州 " 十四五 " 规划的新能源整车产销量目标也提前实现。
来自常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为打造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市提供新动能,常州还计划到 2025 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1000 家,产业规模 5000 亿元左右,实现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倍增发展,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100 家、新增上市企业 25 家,新增全国细分领網域龙头企业 2 家以上。
在新能源领網域,常州几乎成为整个江苏的希望。一方面在整车项目上屡屡碰壁,另一方面,中国整车企业的地理格局也日渐明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依然怀揣着汽车梦的江苏省内城市也随即将目光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
与常州有同样目标的城市还有昆山。
作为全国首个 GDP 突破 5000 亿元的县级市,昆山连续 18 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近年来,昆山也开始化 " 整 " 为 " 零 " 打造自己的汽车梦。
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昆山如今正在着力打造新汽车供应链高地,积极抢抓新机遇。截至目前,昆山集聚了 960 多家汽车全产业链优质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至少有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卡位入链,形成了产值超 1500 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群。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超 200 家,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超 600 亿元。
昆山市副市长陈钊明确表示,昆山将全力抢抓汽车电子转型机遇,发挥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链基础优势,构建以车型的形式,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汽车电子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实现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的跨界融合。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人愿意错过机遇。但有时候,选择确实比努力更重要。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