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现在回去重读高中还来得及吗?!,欢迎阅读。
" 李燃雄起,十一班雄起!"
不停歇的掌声、欢呼,几乎淹没身处中心的李燃。在此之前,没人料到就凭他,能拿下全国机器人大赛亚军。
追《鸣龙少年》追到这块儿,我一个毕业好几年的打工人被整得怪热血沸腾。
更热血的是,11 班众人踩着 bgm 的鼓点,不再垂头丧气,而是昂首阔步在他们走过无数次的校园路上。
该死,这是什么 " 学渣 " 逆袭进行时啊,还真被这群人给燃到了!!
1.
有一说一,起初戳开《鸣龙少年》,是觉得摸清了它的路子的:成绩垫底的学生,在另辟蹊径的老师的带领下,一路打怪更新上名校。
省流:妥妥的青春校园热血番,类似的没看过一百也看过八十部了。
然而随着剧情往后推进,才发现天真的竟是我自己。
作为绝对主角的 5 个学生,原本和顶尖大学的关系就是鱼和自行车,简言之没半毛钱关系。
按照套路,为了和最后的成功形成强烈对比,自然该专注 " 他们有多差 "。《鸣龙少年》反套路的点在于:要描写 " 他们是什么样 ",更要着墨 " 他们为什么变成这样 "。
像是在剥洋葱,一层一层剖开了 5 个少男少女的世界,背后的故事慢慢铺陈开来。
边晓晓,心思不在学习,梦想当网红。村里来的小姑娘,被寄养在城里姑姑家,学会了看人眼色,养成了 " 讨好型人格 "。
禹洋,11 班唯一的 " 学长 ",文科知识底子最扎实的那个。因为有口吃、社交障碍被迫留级,遭受校园暴力;父母离婚后,妈妈用力过猛的爱,压得他喘不过气。
江晴朗曾经是 " 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好还有个音乐梦。让乖乖仔逆反,走到要靠作弊维持成绩这一步的,是父母婚姻破裂,是妈妈只在乎他学习,不在乎他真正想要什么。
李燃和程雨杉,算得上大家眼里的 " 天才 ",一个物理了得,一个数学天赋极高,但俩人都主动隐藏了锋芒。
前者人称 " 龙海乔布斯 ",主业修手机(以及在考试中靠控分拿奖学金),副业当学生,一心只想尽快赚钱,让相依为命的奶奶过上好日子。
对于物理,李燃也有过骄傲,然而父亲离世、母亲远走,加上中学老师的偏见,让他一夜长大,长出了尖刺保护自己。
等到雷鸣(张若昀 饰)找到他加入 11 班,他才真正地正视了心底的自卑、不甘,并且不再逃避。
程雨杉是全剧最让我心疼的一个。
这个角色第一次出场,是她在咖啡厅和网上认识的中年男人见面,上来就问对方能不能带她走。其他十七八岁的女生在享受青春时光,程雨杉却想通过早点嫁人,离开原生家庭。
嘈杂的麻将馆、逼仄的小房间,最恐怖的是某天发现自己一直在被继父用监控监视,但她心疼妈妈,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
活在这种环境里,程雨杉不疯恐怕才不对劲。
11 班 5 个学生,可能是世俗意义的 " 差生 ",同时也是敏感的青春期小孩。
每个人都试着装作成熟的大人,却不像面儿上那么坚强,无事发生的假象下,是看似结痂的伤疤,但一撕开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一地鸡毛,甚至是满地鲜血。整部剧敢这么精准、直白地聚焦现实问题,还是蛮大胆的。
所以与其说 11 班是学渣聚集考大学,不如说是受伤的小动物们抱团舔舐伤口。
在一分一秒堆积起来的相处中,他们从互相看不顺眼,到默契地在空旷黑暗的礼堂里分享台灯,一起背书、刷题;从分散在食堂各个角落,到整齐地凑一桌吃饭、聊天。
李燃帮禹洋找到了匿名发他照片的人。
边晓晓在程雨杉被继父冤枉偷钱,濒临崩溃的前一秒,大声呼喊对方的名字,紧紧攥住她的手,转身逃走。
两个女生吃着特辣面条,鼻涕眼泪乱流。没有人说话,但也没有比这更美好的画面了。
私以为《鸣龙少年》是部全方位的少男少女成长史——
青春期里细枝末节的东西、不被在意的情绪,透过 11 班众人的经历得以呈现。他们在治愈彼此的过程中,重拾学习的热情,更拥有了直面困境的勇气,在年轻的十八岁,一步步冲破迷雾,摸索自己的方向。
2.
其实《鸣龙少年》一部青春校园剧,能把学生的成长议题探讨到这种程度,已经挺少见了。它很珍贵的一点还在于," 成长 " 二字并不局限在 11 班的同学身上,作为 11 班头头的雷鸣和桑夏,也在人到中年的时刻,迎来拨云见日。
尤其是雷鸣。
讲真,应该没谁不喜欢雷鸣这样的老师吧?
风趣幽默、个性十足,加上自己是逆袭上青北的典型,他冲你打鸡血那可信度都高不少。注意," 会打鸡血 " 是褒义,毕竟经历过高三至暗时刻的人,都懂得这种鼓励的重要性。
评价学生水平,雷鸣不以分数为绝对标准,靠的是他计算出来独一份儿的学力值;给学生上课,讲求趣味学习、因材施教,他找来的各科目老师也通通不是一板一眼的类型;增强学生凝聚力,直接把他们打包,同吃同住集训十天 ……
雷鸣的教学生主打一个狂野,直到后来 11 班被迫暂停,5 人组照常戒断手机、规律作息、自主学习,才知道雷鸣这套貌似不着调的方法,对他们的影响已经刻进了 DNA。
而这次暂停,也是雷鸣重新认识、审视自己的契机。
作为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成年人,雷鸣毫无疑问是现实的。为了拿到高额商业投资,他开启 11 班的项目,并在提前实现目标的情况下 " 卖 " 了 11 班。
这一切的背后,源于他儿时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始终想要乞求一丝关注;源于长大后和同为老师的父亲的观点碰撞,以及被冤枉背负一条人命后,变得绝对理性和冷漠。
某种程度上,11 班是雷鸣的救赎。
这群年轻人无条件的信任,在不知不觉中温暖了还没完全变成冷血动物的雷鸣,连雷鸣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早就打破了 " 不和学生做朋友 " 的绝对原则。
所以几经挣扎,雷鸣终于找到过去与现在、自己与父亲的平衡,跳出往日的桎梏,重获新生。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雷鸣在毁约商业项目的那场发布会上,指着螢幕上的 "(11 班考上青北的概率)十万分之九 ",说他不是大数据,他会犯错、逃避,他也不相信大数据,他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努力。
雷鸣这个角色,并不是时下流行的完美人设,反而他复杂、拧巴、有人性的缺点,不过也正因如此,他才够鲜活、真实。
包括桑夏,这个被雷鸣父亲挽救的叛逆少女,最初是为了在学校有心理咨询室才接下 11 班这个烫手山芋。她和学生打成一片,和雷鸣产生摩擦、碰撞,有些固执却也慢慢软化,和 11 班一起朝前走。
虽说青春校园剧,主角肯定是学生,但《鸣龙少年》没有为了突出学生,把老师当做工具人,而是赋予所有人鲜明的个性,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沦为单薄的纸片子。
师生共同成长,让这条逆袭之路更加热血滚烫。
3.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逆风翻盘的校园剧我们看过太多,剧情、流程也熟得不能再熟,而《鸣龙少年》之所以让人心甘情愿陪 11 班走一遭,归根结底是它真实落地,勾连起了剧集和现实。
剧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能很多人都在 11 班众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读作 " 逆袭上青北 ",写作脚踏实地,金手指大开的桥段根本没有。比如李燃参加物理竞赛,观众期待他拿下第一,然后一飞冲天,实际是他天分再高,短期训练很难赢过从小接受竞赛培训的人。
再比如雷鸣在发布会上一顿讲结束,镜头一转,他重回 11 班,立马澄清他说的那些都是鸡汤。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但不等同于走入绝境。" 十万分之九 " 不假,5 个人裸分确实不可能上青北,然而总有其他办法通往终点。
当剧情、角色贴近生活,观众产生共鸣就变成顺理成章。
桑夏和雷鸣父亲的故事,很难不让人想起学生时代遇见的好老师;每回看到雷鸣鼓励 11 班,记忆都飘回高三最苦最累的时候,班主任时不时给我们加油打气的模样。
最震惊的是那天戳开小 X 书,刷到网友总结的 " 看《鸣龙少年》学到的学习方法 "。我就说吧,看电视真的能学到东西!!
得益于这种从剧里延伸到剧外的真实,《鸣龙少年》呈现出了区别于很多校园剧的落地特质,以及更多一份社会责任感:
它讲教育,又不单单局限于书本教育,而是把外延拓展到家庭、社会教育;它讲成长,却不囿于学生试卷上的成绩,而是教他们自律、教他们爱与被爱、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很妙的是,这些东西并非喊口号式地直给,它们在剧里是潜移默化的。被 " 逆袭 " 外壳吸引进来的我们,跟随镜头走入 11 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师生的双向救赎、思考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以及面对困境时如何觉醒和自救。
老实说,追《鸣龙少年》的体验很新奇。完全不同于以往电视剧逆袭桥段带来的,简单粗暴的刺激和爽快,它是一种酥酥麻麻的感觉,偶尔还会因为太写实带来刺痛。
但看到 11 班,一步一个脚印,就知道了青春不只是鲜花掌声、沐浴阳光,还有从泥潭里开出花朵,在黑暗中找到光亮,于困境中突破自我。心里那簇隐隐跳动的小火苗,又在抑制不住地燃烧,没什么比这更热血了。
或许这正是一部优秀校园剧该有的意义,我们需要更多《鸣龙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