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游戏经验:承包无数人童年的“超威蓝猫”,背了黑锅后又被同人圈辱骂?,欢迎阅读。
从未设想的结局
如果不是这两天在微博上刷到 " 蓝猫 ",我其实已经快要把这个堪称 " 童年经典 " 的动画系列给忘掉了。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守着电视看《蓝猫淘气三千问》的无忧无虑时光,再与现在的牛马生活对比一下,确实会让人有点伤感。
感时伤怀之余,我也问了问编辑部里有可能看过 " 蓝猫 " 的同龄人……结果," 你不说我也忘了 " 的回答占了全数。虽说这个做法属于 " 身边统计学 ",但我如果说一句," 蓝猫 " 这个 IP 基本已经日暮西山了,恐怕你也不会反对——毕竟,这是件有目共睹的事情。
而关于为什么我会在微博上刷到 " 蓝猫 " 这个都快要淡出大家记忆的 IP ……似乎也是应了那句老话:"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2 月 9 日,微博账号 " 冷圈选手吐槽 " 接到了一份匿名投稿。稿主表示,自己曾经 " 为爱发电 ",自掏腰包(自己和亲友两个月的工资)给某个相对冷门的 IP 做了一首同人曲与配套的 PV,发布到了 B 站上,还花了八千多买了推送。
然而,由于 B 站不合理的推送机制,这位稿主的这份心血不仅没有成效,反而因为重复给同一群人推送而败坏了路人缘。最后,官方也因为这个现象关注到了稿主和她的同人曲,但出人意料的是,对稿主的这次 " 为爱发电 ",官方不仅没有表示支持,反而还以 " 侵权 " 为由,要求稿主对这部同人曲进行删除处理,让稿主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打了水漂。
虽说我本人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换位思考一下,也确实能够感受到稿主遭遇这件事情之后的愤怒和委屈。当然,会这么想的不只有我一个人。在 " 冷圈选手吐槽 " 发布这篇匿名投稿后,相关的内容讨论量很快就变多了起来。除了同情稿主的遭遇," 到底是哪家这么‘不做人’ " 也顺势成为很多人都在关注的问题——毕竟,谁都不想再次重蹈稿主的覆辙。
在先前的匿名投稿中,稿主提到过自己进行二创的是一个国产动画 IP
通过对 " 国产动画 "" 比较冷门 "" 官方对二创态度很差 " 等等标签的重叠对比," 冷圈选手吐槽 " 评论区里的微博用户,很快就把这个行为天怒人怨的官方 " 解码 " 为了 " 蓝猫 " 系列 IP。
笛卡尔说过一句话 " 存在即合理 " ——这个 " 合理 ",不是指的我们要承认所有现存的东西都是正确无误的。它真正的含义,是指 " 所有现存的事物都有着合乎理性的发展逻辑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能发展到今天的状态,背后一定是有迹可循的。
其实," 蓝猫 " 能被列为重大怀疑对象,倒也确实不算特别冤枉。早在一年多以前," 蓝猫 " 就因为严格禁止粉丝二创,而在 ACG 圈子里掀起过一阵不小的讨论。
当然,为了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严格禁止粉丝二创这事,倒也不是 " 蓝猫 " 一家的 " 专利 "。不说别的,有着 " 西半球最强法务部 " 的迪士尼,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然而,尽管同人二创作品确实处于版权相关法律的灰色地带,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对活跃粉丝社群、延续 IP 寿命,确实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对整个 IP 的发展都是利大于弊的。家大业大、官方创作者众多、自家旗下 IP 更是占了全球前十最有价值 IP 榜单中五个席位的迪士尼,当然可以不重视这一点,但相比之下,没有这么多定语的 " 蓝猫 " 对这一原则的坚持,就多少显得有些食古不化了。
而面对人们的质疑," 蓝猫 " 官方亲自下场 " 对线 " 的行为,不仅让人很难接受和理解他们的这一选择,还为整件事赋予了一种 " 一个日暮西山的老者突然‘垂死病中惊坐起’,然后对还陪在自己身边的人饱施了一顿老拳 " 的荒诞感。" 蓝猫 " 系列 IP 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粉丝支持和路人缘,也在这场风波中丢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早在 2023 年,猫大哥就已经发明了现代网络热词 " 神人 "
所以,在 " 冷圈选手吐槽 " 匿名稿件中出现的官方,被 " 解码 " 为 " 蓝猫 " 官方后,众多微博用户就直接用实际行动打脸了 " 互联网没有记忆 " 的论调。
他们有的找出了 " 蓝猫 " 官方当年与粉丝 " 对线 " 的言论截图进行传播,希望大家认清 " 蓝猫 " 官方当年蔑视粉丝的真面目。有的则是直接跑到了 " 蓝猫系列官方微博 " 早已人迹罕至的博文下方,评论起了当年这个账号曾经说过的 " 我们不需要粉丝支持 " ——主打的就是一个 " 你对我不义,我也对你不仁 "。
当年 " 蓝猫 " 官方本身作为一个 " 冷圈 IP",却对能够增加热度的粉丝二创 " 恩将仇报 " 的行为,也被人们和 " 你的做法是吃蓝猫的饭,砸蓝猫的锅 " 的官方言论结合了起来,来了一发 " ‘蓝猫’官方的做法是吃粉丝的饭,砸粉丝的锅 " 的回旋镖,并让 " 蓝猫砸碗 " 的微博话题一度冲到了热搜榜第 6 位。
与此同时," 蓝猫系列官方微博 " 过往博文中一些显得过于 " 急功近利 " 的不恰当用词,也被挖了出来——这似乎更加佐证了匿名投稿的 " 解码 " 结果,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于曾经的童年白月光 " 猫大哥 ",如今在版权方的运营下人设逐渐崩塌的愤怒。
如果看得更全面一些,出于 " 冷圈选手吐槽 " 的閱聽人特性,一些不怎么就事论事的言论,也不失时机地冒了出来,并加剧了整件事情朝着混沌状态发展的速度。
但如果我们回到整场事件的开始,就会发现这件几乎已经要盖棺定论的事,仍然存在着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匿名投稿中的那个不支持粉丝二创的 " 国动 IP",真的是 " 蓝猫 " 吗?
随着 " 蓝猫砸碗 " 话题热度的逐渐走高,整个事件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而最初让这件事进入大众视野的匿名稿主,也不得不发布了第三篇匿名投稿,辟谣了自己之前提到的国产动画 IP 并非 " 蓝猫 "。
并且,稿主还表示,这件事本事也只是出于想发泄一下被官方要求删稿的怨气而已,并不是想让微博账号 " 冷圈选手吐槽 " 的其他关注者,以及其他同人圈内的人帮她讨个公道。整个事件的规模已经完全超出了她的控制,现在已经对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之前 " ‘蓝猫’再次打击同人二创 " 的谣言已经在当代互联网那无可比拟的信息传递速度下,传播到了大量的同人文化圈子中,整件事也因此积累起了一个非常高的发展 " 加速度 "。要对这件事踩下刹车,当然不是一篇匿名投稿就能做到的。对很多 " 冷圈选手吐槽 " 的关注者来说," 帮忙伸张正义的下场是被叫停 " 是一个她们很难接受的结果。
当然,整个事件发展到现在,也有人能够超出情感宣泄的范畴来评价这件事。在 " 冷圈选手吐槽 " 最新的相关投稿中,一个自称是稿主 " 圈外亲友 " 的匿名用户就表示,比起痛骂官方让自己 " 一时解气 ",更重要的是关怀据说有着被 " 开盒 " 的风险,甚至据说已经有了轻生念头的当事人。
这个说法自然没有错。然而,自称是稿主 " 圈外亲友 " 的匿名用户,以及最新匿名稿件下,对这个观点表示赞成的其他用户,却也依然没有为 " 踩下刹车 " 做出合适的举动。
尽管参与这起事件的大多数人,已经从 " 替稿主伸张正义 " 的狂热中冷静了下来,但 " 错的是‘吸血平台’,是‘超雄男’,是‘恶臭官方’ " 的观点,依然称不上是一个站得住脚的说法——拥有 IP 知识产权的官方合法维权,真的是 " 恶臭 " 的吗?明码标价、自由交易的商业推送模式,真的算是在 " 吸血 " 吗?一些不愿意被推送到不感兴趣内容的 B 站用户对推送表示不满,又真的是 " 超雄 " 行为吗?
纵观整个事件,问题最大的,恐怕还是 B 站 " 重复对同一用户进行推送 " 这一不合理的推送机制。然而,在狂热情绪的裹挟和非理性行为的驱动下,本应针对这一问题发声、保障自己正当权益的人们,不仅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还距离这个目标渐行渐远了。
或许在未来,随着各种二创作品不断发挥自己的正面的效果,IP 版权方和同人爱好者间能够形成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然而," 蓝猫 " 事件中这些狂热的情绪和非理性的举动不会再次出现,无疑是那一天能够到来的,最为重要的前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