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1月车市看点:自主品牌占比6成,新势力排名大变,合资车逆袭无望?,欢迎阅读。
2025 年车市能否再次实现 " 低开高走 "?
撰文丨 MANGO
责编丨 DAN
设计丨 PinZow
受到春节假期和相关购车政策不明朗的影响,1 月车市不算太火爆,多家车企交出的成绩单出现了明显的环比下滑,同比上涨的品牌也不多。但正所谓," 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这之中仍有部分车企实现了逆势上涨。
究竟谁抵抗住了大环境的压力,跑出一条完美的上升曲线?谁又在新年伊始就展现出销量不佳的苗头?透过乘联会发布的相关数据和图表,一起来看看 1 月车市都释放出什么讯号?
01
自主品牌 " 疯狂 " 前行,吉利登顶
1 月份的汽车厂商排名有些出乎意料。,因为比亚迪的冠军宝座被夺走了。乘联会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 TOP10 榜单显示,吉利汽车力压比亚迪,以 24 万辆夺得销量冠军,市场份额占比为 13.4%。而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则以 20 万辆排在第二,紧随其后的是一汽 - 大众,保住了 " 合资一哥 " 的地位。
另外长安汽车和奇瑞也跻身前五,超过了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一汽丰田等合资品牌。可以看到,前五席位除了一汽 - 大众,已经全部被自主品牌占领。其中增长势头最猛的吉利、奇瑞,几乎没有受到春节假期影响,稳稳拿下 1 月好采頭。
据轱辘哥了解,吉利销量突飞猛进,离不开吉利银河系列的爆火。旗下银河星舰 7 EM-i、银河 E5、吉利星愿都是熱賣车,吉利银河系列的 1 月销量达到 93545 辆,同比增长超 134%。吉利新能源汽车单月斩获 12 万辆的月销量,不得不说,吉利的崛起势头很强劲。值得一提的是,吉利的燃油车也卖得不错,星瑞和星越 L 在细分市场都拿到了第一。
02
形势愈发严峻,合资品牌还有救吗?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两三年,合资品牌已经被自主品牌逆袭,逐渐失去稳固的市场地位。原因是合资车型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大领網域的表现不如自主车,性价比优势不足。而进入到 2025 年,合资品牌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
最新数据显示,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18.4% 和 13.4%,加起来超过 30%。而美系车的市场份额则进一步下跌,仅为 5.3%。整体来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 6 成,合资品牌想要逆袭已经很难了。
但相对来说,德系车、日系车占据的市场份额达到三成,依旧守住了原有的燃油车的基盘。像是市面上熱賣的紧凑型轿车 /SUV,以及人们消费更新的首选也大多是合资中级车,例如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大众途观、大众帕萨特等车型,都凭借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保持着月销量破万的成绩。
而美系车和韩系车、法系车,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竞赛中,正处在淘汰的边缘。再不有所突破,或许会面临更多工厂关停、4S 店难以经营的困境。
03
新势力阵营座次生变,小鹏上位!
在新一年的销量比拼中,新势力阵营也有新变化!首先是整体来看,新势力的零售份额占到 20.8%,同比增加 5.7 个百分点。而品牌排名方面,小鹏汽车 " 杀疯了 ",以月销量 30350 辆排名第一,实现了同比 267.9% 的增长。毫无疑问,最大功臣就是小鹏 MONA M03,单车交付超过 1.5 万辆。还有小鹏 P7+ 也在不断熱賣,帮助小鹏汽车重新回到销量冠军之位。
而理想汽车虽然排在第二位,却出现了同比、环比双双下滑,1 月销量为 29927 辆,与小鹏汽车仅一步之遥。零跑汽车的表现也相当不错,依靠出色的性价比大受用户欢迎,排名跻身前三,月销量达到了 2.5 万辆。重新排序后的造车新势力,以小鹏、理想、零跑为首,但前三的位置足够坚挺吗?
别忘了,现在小米汽车正在迎头赶上,月销量稳定在 2 万辆以上。随着今年小米 YU7 上市和小米汽车工厂的产能进一步扩充,小米预计会迎来新的销量巅峰,届时销量排名有机会上到新台阶。令人意外的是,问界汽车 1 月销量仅为 2.1 万辆,其中问界 M9 系列交付 1.2 万辆,问界新 M7 系列交付 8443 辆。轱辘哥推测,问界之所以出现了环比、同比双下滑的局面,或与产品更新节奏有关,部分消费者正在等待今年即将推出的全新问界 M8 和新款 M7。
1 月车市受大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车企完成逆势上涨的难度系数较高。进入到 2 月,车市价格战已然打响,各汽车品牌卯足了劲发布新车和发布强力的购车政策,有望推动销量大幅上涨。
究竟 2025 年车市能否再次实现 " 低开高走 "? 除了价格战,汽车品牌在技术、营销等方面会有哪些创新?好戏才刚刚开始,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My 车轱辘立场】
行业丨长安、比亚迪亮出杀手锏,智驾要换玩法?
行业丨比亚迪夏上市首月销量破万!MPV 赛道还有机会?
销量丨蛇年首月 " 好采頭 ",小鹏翻身成第一,小米连续 4 月破 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