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艾铁成兑现承诺,正式离职,但乐道的病因不在他身上!,欢迎阅读。
"2024 年 12 月,单月交付破万辆,2025 年 1-2 月会往 1 万 5、2 万辆去爬,3 月份交付 2 万辆。如果做不到,我就下课。"
去年广州车展期间,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立下了这个 Flag。
刚开始,情况还是按照剧本走的,2024 年 12 月交付了 10528 辆,刚刚好破万。没想到 2025 年之后,剧情就开始脱轨。1 月份乐道的交付量仅仅为 5912 辆,2 月份更是环比下滑到 4049 辆,两个月加起来都没有当初设立的一个月的目标多。
转眼间,3 月份也过完了,乐道没有迎来奇迹,总计交付了 4820 辆。第一季度下来,乐道总计交付了 14781 台,与目标相去甚远。艾铁成也在 4 月 2 日,避开了愚人节,宣布了他离任的消息,也算是一条真汉子。
相较之下,李斌就差点意思了。同样的,他也立过很多完不成的 Flag,但最后都只是 " 呵呵 " 一下过去了。
例如,他曾经说过:" 如果蔚来接下来还是每个月 1 万销量的话,我和秦力洪都要去找工作了。从长期来看,车企每年 200 万辆销量是生死线,如果看不到销量到这个线的希望,我觉得会很难。"
此话出来之后,蔚来在接下来的 21 个月内,只有 8 个月的销量是接近或超过 2 万的,其中还有 4 个月销量低于 1 万台,平均下来每月销量为 1.62 万台。这成绩不但没有看到每年 200 万辆的生死线,而且从蔚来最近一轮的危机来看,似乎也有点走下坡路的迹象。
还例如,早在蔚来刚出道的时候,李斌就立下豪言:" 在中国超越特斯拉没什么难度,就跟亚马逊在中国干不过京东一样。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把中国市场做好已经足够了。"
可是,十年光阴已过,蔚来在销量上连特斯拉的尾灯都没见过,甚至还有种渐行渐远的趋势。
其实,Flag 可以随便立,为了营销嘛,不寒碜。很多人在年末春初的时候,都会立一大堆完不成的 Flag,激励自己也好,炫给他人看也罢,反正立没立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找到 Flag 立不住的原因。
对于乐道的失败,艾铁成总结出两点:1、准备不足,车没有及时交付。很多用户因为等不到 2024 年最后一波新能源置换补贴而放弃了乐道。2、由第一原因造成的 " 次生灾害 ",导致市场信心不足,错失了把新车市场效应转化为用户口碑效应的机会。
总的一句话就是,面对着新能源置换补贴退坡这一节骨眼,艾铁成没有准备充足,最后流失了订单。且不说这个原因准确与否,但起码他还是从自身找原因了。相较之下,李斌找出来的原因就略显业余。
乐道的失败,李斌总结了 6 点:1、市场竞争激烈;2、负面舆情影响;3、品牌知名度不足;4、门店效能未完全释放;5、销售人员经验不足;6、换电站的电池供应不足。其中,前两点影响最大,涉及 30%-40% 的销量。
这六点原因,老实说,就有点搞笑。
首先,市场环境竞争激烈,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原因。国内的汽车市场不一直如此吗?如果你接受不了这竞争环境,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不参与,直接喊停乐道的上市,更没必要推动萤火虫,及时止损;
其次,每个品牌都有负面,都会被竞争对手攻击。其实乐道因为它独一无二的换电模式,本身竞争对手就少,所谓的负面舆情,最大的一个不就是强迫员工买车罢了,既不涉及产品,也不涉及服务,真正买车的消费者根本不关注,谈不上有多大的影响;
再则,品牌知名度不高、门店没准备好、销售人员经验不足等等,难道不是一个新品牌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吗?
要知道,乐道并不是蔚来的临时起意,按李斌的话来讲,是蔚来创立之时就已经开始构思的想法。
在我看来,乐道失败的原因在于蔚来的 " 跪舔式服务 " 不适应下沉市场。
首先,对于不买蔚来而买乐道的人来说,肯定是图性价比的,但是乐道 L60 的价格却称不上划算。
20.69-25.59 万元,乐道 L60 的价格和国内很多定位高端的新能源品牌的中大型 SUV 高度重合,例如智界 R7、昊铂 HT、飞凡 R7...... 而且同级中也还有太多竞争力更强,价格却更低的产品,例如比亚迪的海狮 07EV、小鹏 G6、深蓝 S07......
当然,你可以去买 BaaS 方案的乐道 L60,只要 15 万左右,购车的成本还是非常划算的,但就是每个月要给 599-899 元的电池租赁的费用。这使用成本对于纯电车来说不算低,尤其对于那些打算长期拥有,不换车的用户来说。
同样的钱,你会选择蔚来打造的下沉品牌呢?还是其他大集团倾力打造的高端品牌?这样的选择题,稍微有点常识的都懂得做,尤其是乐道 L60 不显得便宜。
乐道 L60 之所以卖那么贵,原因之一就是它希望能走蔚来的路,给用户以服务的溢价。这也是很多用户期待它的地方。但可惜的是,但乐道和蔚来的服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按照官方的说法,蔚来的服务更注重高端体验,强调 " 全程无忧 ",会提供专属、省时的服务体验;相较之下,乐道更注重灵活高效,以轻量化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强调省心、省时、省钱。
" 看不见的部分,双方尽量共用;看得见的部分,双方尽量区隔。" 李斌如此解释乐道和蔚来的运营思路," 乐道的车主也不会被允许进入蔚来车主专享的‘牛屋’。当然,蔚来车主带着进去是可以的。"
从商业的角度,这样的运营策略没有任何问题,毕竟花多少钱享受多少的服务,但是从人情的角度来说,对于消费者的观感就不太好,似乎有一种 " 低人一等 " 的感觉。花钱买服务的人,当然不希望自己被区别对待。
最重要的是,换电模式很难下沉市场。
换电是蔚来成立以来最大的标签,也是最成功的标签。这个标签对于蔚来来说,问题不太大,因为它本身定位高端,面对的客户群体相对较小,所以它可以花很小的力量就能服务大多数的用户。
过去十年,蔚来累计超过 70 万的用户,但仅仅只需要 3200 多座换电站就能换来不错的用户口碑。
但对于希望走量,且追求利润的乐道来说,问题就不是一般的大,因为定位更低的乐道就需要将市场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很难做到换电网络的有效覆盖,起码是现在两三倍的投入。
如果蔚来的换电网络要在乐道身上再走一遍,结局肯定是悲催的,根本不能指望乐道能在短时间内赚钱。要知道,已经成立十年的蔚来,现在年年都在亏损中,去年的亏损再创新高,达到了 224.02 亿元,现金储备只剩下 420 亿元。
目前蔚来的 3200 多座换电站,除了布局在高速路的 1000 多座以外,更多还是布局在省级行政区。
乐道 L60 的出现,很好地证明了蔚来的换电模式是走不通的,或者说只能服务少数群体。只要产品多了一个电池的规格,又或者是如果产品更新迭代之后,更新了产品的整车架构,例如从 400V 更新到了 800V,甚至 900V,蔚来就需要对整个换电网络进行更新,这背后意味着巨大的运营成本。
就例如,乐道目前只能兼容蔚来的四代换电站,三代换电站还需要进行软硬體改造才能用,一、二代换电站根本不兼容。而且,因为换电站的电池容量是有限的,越多车型的出现就意味着各个版本的电池储备量下降,甚至可能会损害原来用户的权益。
所以,孩子越多对于蔚来来说就越危险!可以说,乐道的出现对于蔚来来说,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内耗。这一道理,同样也适用于萤火虫!
今年春节,蔚来就因为换电排长队而上了一次热搜。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