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稳中向好——关于东大近期曝光的载具们,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本人闲聊之地 ,作者 Ben
既然二月是最短的月那么更一期短的也很合理吧(
01 前言
在经历了新年前后几款重量级海空装备的洗礼后,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军迷在惊叹于此的同时也对新型陆地装备的缺少表达了遗憾。但幸运的是,在春节后的几周里,两款全新的履带式车辆先后曝光,也算是让新年左右并未出风头的陆军和刚刚喜提了不少新型运输装备的海军有了更高的关注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最近出现的这两款新型履带式载具,看看接下来东方大国的发展方向究竟如何。
02 全新步战之鳖 V90
首先是月初曝光的新型步兵战车。底盘方面,不难看出该车和去年曝光的那台新型坦克基于同一平台,但毕竟身为前置引擎版本,新车还是有几点值得说道一番。外观上,新车能体现出来的最大亮点便是该车采用了少有的后置散热设计,这在东大的步兵战车设计史上还是首次。对于此前的以 ZBD-04A 为代表的东方步兵战车设计而言,由于采用首下迎弹布局,首上的垂直倾角很大,车顶面积也相应增大,故将散热系统布置在前部动力舱上方即可。但随着以 VN-17 和此次亮相的新车为代表的首上迎弹设计开始出现,对于迎弹装甲一体性的考量必将使得新车的散热系统不可能布置在动力舱上方。于是我们看到了侧方散热的 VN-17 和开口进一步后移的新车。虽说还不像诸如 " 黄鼠狼 " 和 CV90 那样靠后,但新车的如此布局应当也意味着东大在防护方面或整车布局方面的新思路。而既然和新型坦克通用底盘,那么在动力方面该车也应该有所创新。之前传闻已经在主战坦克上验证过的混动系统自然是可以期待了,而作为大功率柴油机领網域的后起之秀,东大在柴油机本身的进步或许也会相当有看点。结合该底盘应该不沉的重量上限,该车族的机动性应该会相当出彩。机动方面还有最后一点可说:很明显新车的重量和布局不可能支持其拥有任何形式的浮渡能力,这点对于不仅坚持在 04A 步兵战车上保留浮渡能力,甚至在很新的 19 式轮式步兵战车上还加装了用于浮渡的推进器的东大来说也算是首次了,不知道其是否意味着机动性让位于防护性能这样思想上的转变。
新型步兵战车侧后视图,可见其明显的后置散热 / 排气装置,和此前亮相的新型坦克设计风格和细节如出一辙的底盘,和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炮塔
其他方面,虽说该车的炮塔如同此前露面的新型坦克一样被伪装布裹得严严实实,但还是能从仅有的细节上进行一些推测。首先,从其单薄且没有任何炮口装置的炮管来看,该车的主炮应当还是东大自用步兵战车祖传的改进型 2A72 机炮,也意味着东大暂时应该并无在步兵战车类装备上使用更大口径的埋头弹武器系统的打算。其次,从炮塔顶部的突出判断,该车大概率并未安装主动防护系统。虽说在此前曝光的新型伞兵战车上我们已经看到了 GL-6 型主动防护系统的存在,但那毕竟是空军的东西。虽说在坦克方面,已经有不少证据表明陆军在寻求为新型坦克,甚至现有的 ZTZ-99A 装备主动防护系统,但结合 19 式轮式步兵战车来看,陆军对于在步兵战车上安装主动防护系统可能还是持保留态度。不过但从布局上来看,该车的基本防护性能也应该达到了 VN-17 级别,比现有的 04A 高两辆 86 应该不是问题。至于炮塔后部的大型突起,看起来确实并不像遥控武器站。个人感觉从轮廓上来看或许是某种干扰设备,但鉴于 19 式的炮塔上并没有任何突出,新车的炮塔究竟如何或许也要等其真身正式亮相的那一刻才能让人知晓了。
此前在珠海航展亮相过的 VN-17,可以算是新型步兵战车整体上最为接近的现有参照物,可见 30mm 机炮在其上的比例实际上和在新车上的比例差不多
尚未正式亮相的 19 式轮式步兵战车,可见其炮塔顶部并没有任何突起,且整体布局看似和新车不同,虽说同为 30mm 无人炮塔但并不能作为参考,此外可见其为了浮渡准备的推进器
03 最强两栖战车喜提新头
接下来则是海军的新玩具——一台全新的,基于现有 05 系列两栖车族的全新履带式突击炮。相比起现有的 ZTD-05 式两栖突击炮,新车最明显的改变便是将原来那个与 11 式同款的 3 人炮塔换成了一个看起来是双人布局的新炮塔。值得注意的是,虽说从理论上来说和实际看起来确实是带有尾仓式自动装弹机的双人 105mm 炮塔,但该炮塔与应该已经服役的新型轮式突击炮的炮塔并不相同,此外也不同于此前珠海航展上亮相的任何一种外贸型号,故具体技术细节无法判断。其他方面,这台改进型 05 式还采用了在东大载具上很少见,仅在 03 式伞兵战车这种对重量极其敏感的履带式车型上使用过的的打孔式负重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量。结合炮塔周围看起来存在的附加装甲板来看,这可能是针对新炮塔装甲更厚所作出的平衡性改进。无论如何,自动装弹机的加入和以新型车长周视镜为代表的全新火控系统组成部分搭配 05 式底盘原本就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对手的两栖性能将会让新车成为 ZTD-05 的有力更新,对于可能会在未来发生的那场大规模两栖作战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此次亮相的新型 05 式两栖突击车改型,可见其全新的,不同于此前任何已知型号的炮塔和打了孔的负重轮
19 式轮式突击炮(暂定)的正侧面视图,其炮塔和在去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 VN12 突击炮版本看起来是同款,细节和形状上和此次改进型 05 上搭载的炮塔并不一致
04 总结
总的来说,新型步兵战车的亮相,结合此前出现的新型坦克和近期在公开报道中出现的各部門自行给现有装甲车辆加装的各种乌克兰风防护设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大目前正处于将在俄乌等冲突中学习到的新理论实践与转型阶段的陆军现状,在稳步推进全新理念装备开发的同时让现有装备尽可能适应新的战场环境。而新型 05 式改型的出现,加上最近 99A 复产的消息,可能也说明了随着节点临近,东大也确实需要更多短平快但有效的改进项目和更多战略储备来进一步增强自身能力的现状。回想去年年末至今亮相的一系列装备,实际上多少都反映了以上的状态,也符合东大一贯小步快跑的装备研发思路。但相比于现有装备就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开发中装备更能带给大家惊喜口牙的空军和海军,甚至还需要复产 99A 的陆军这边多少就显得经费不足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