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穩中向好——關于東大近期曝光的載具們,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本人閒聊之地 ,作者 Ben
既然二月是最短的月那麼更一期短的也很合理吧(
01 前言
在經歷了新年前後幾款重量級海空裝備的洗禮後,包括我在内的不少軍迷在驚嘆于此的同時也對新型陸地裝備的缺少表達了遺憾。但幸運的是,在春節後的幾周裡,兩款全新的履帶式車輛先後曝光,也算是讓新年左右并未出風頭的陸軍和剛剛喜提了不少新型運輸裝備的海軍有了更高的關注度。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最近出現的這兩款新型履帶式載具,看看接下來東方大國的發展方向究竟如何。
02 全新步戰之鱉 V90
首先是月初曝光的新型步兵戰車。底盤方面,不難看出該車和去年曝光的那台新型坦克基于同一平台,但畢竟身為前置引擎版本,新車還是有幾點值得說道一番。外觀上,新車能體現出來的最大亮點便是該車采用了少有的後置散熱設計,這在東大的步兵戰車設計史上還是首次。對于此前的以 ZBD-04A 為代表的東方步兵戰車設計而言,由于采用首下迎彈布局,首上的垂直傾角很大,車頂面積也相應增大,故将散熱系統布置在前部動力艙上方即可。但随着以 VN-17 和此次亮相的新車為代表的首上迎彈設計開始出現,對于迎彈裝甲一體性的考量必将使得新車的散熱系統不可能布置在動力艙上方。于是我們看到了側方散熱的 VN-17 和開口進一步後移的新車。雖說還不像諸如 " 黃鼠狼 " 和 CV90 那樣靠後,但新車的如此布局應當也意味着東大在防護方面或整車布局方面的新思路。而既然和新型坦克通用底盤,那麼在動力方面該車也應該有所創新。之前傳聞已經在主戰坦克上驗證過的混動系統自然是可以期待了,而作為大功率柴油機領網域的後起之秀,東大在柴油機本身的進步或許也會相當有看點。結合該底盤應該不沉的重量上限,該車族的機動性應該會相當出彩。機動方面還有最後一點可說:很明顯新車的重量和布局不可能支持其擁有任何形式的浮渡能力,這點對于不僅堅持在 04A 步兵戰車上保留浮渡能力,甚至在很新的 19 式輪式步兵戰車上還加裝了用于浮渡的推進器的東大來說也算是首次了,不知道其是否意味着機動性讓位于防護性能這樣思想上的轉變。
新型步兵戰車側後視圖,可見其明顯的後置散熱 / 排氣裝置,和此前亮相的新型坦克設計風格和細節如出一轍的底盤,和被裹得嚴嚴實實的炮塔
其他方面,雖說該車的炮塔如同此前露面的新型坦克一樣被偽裝布裹得嚴嚴實實,但還是能從僅有的細節上進行一些推測。首先,從其單薄且沒有任何炮口裝置的炮管來看,該車的主炮應當還是東大自用步兵戰車祖傳的改進型 2A72 機炮,也意味着東大暫時應該并無在步兵戰車類裝備上使用更大口徑的埋頭彈武器系統的打算。其次,從炮塔頂部的突出判斷,該車大概率并未安裝主動防護系統。雖說在此前曝光的新型傘兵戰車上我們已經看到了 GL-6 型主動防護系統的存在,但那畢竟是空軍的東西。雖說在坦克方面,已經有不少證據表明陸軍在尋求為新型坦克,甚至現有的 ZTZ-99A 裝備主動防護系統,但結合 19 式輪式步兵戰車來看,陸軍對于在步兵戰車上安裝主動防護系統可能還是持保留态度。不過但從布局上來看,該車的基本防護性能也應該達到了 VN-17 級别,比現有的 04A 高兩輛 86 應該不是問題。至于炮塔後部的大型突起,看起來确實并不像遙控武器站。個人感覺從輪廓上來看或許是某種幹擾設備,但鑑于 19 式的炮塔上并沒有任何突出,新車的炮塔究竟如何或許也要等其真身正式亮相的那一刻才能讓人知曉了。
此前在珠海航展亮相過的 VN-17,可以算是新型步兵戰車整體上最為接近的現有參照物,可見 30mm 機炮在其上的比例實際上和在新車上的比例差不多
尚未正式亮相的 19 式輪式步兵戰車,可見其炮塔頂部并沒有任何突起,且整體布局看似和新車不同,雖說同為 30mm 無人炮塔但并不能作為參考,此外可見其為了浮渡準備的推進器
03 最強兩栖戰車喜提新頭
接下來則是海軍的新玩具——一台全新的,基于現有 05 系列兩栖車族的全新履帶式突擊炮。相比起現有的 ZTD-05 式兩栖突擊炮,新車最明顯的改變便是将原來那個與 11 式同款的 3 人炮塔換成了一個看起來是雙人布局的新炮塔。值得注意的是,雖說從理論上來說和實際看起來确實是帶有尾倉式自動裝彈機的雙人 105mm 炮塔,但該炮塔與應該已經服役的新型輪式突擊炮的炮塔并不相同,此外也不同于此前珠海航展上亮相的任何一種外貿型号,故具體技術細節無法判斷。其他方面,這台改進型 05 式還采用了在東大載具上很少見,僅在 03 式傘兵戰車這種對重量極其敏感的履帶式車型上使用過的的打孔式負重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重量。結合炮塔周圍看起來存在的附加裝甲板來看,這可能是針對新炮塔裝甲更厚所作出的平衡性改進。無論如何,自動裝彈機的加入和以新型車長周視鏡為代表的全新火控系統組成部分搭配 05 式底盤原本就在世界範圍内沒有對手的兩栖性能将會讓新車成為 ZTD-05 的有力更新,對于可能會在未來發生的那場大規模兩栖作戰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此次亮相的新型 05 式兩栖突擊車改型,可見其全新的,不同于此前任何已知型号的炮塔和打了孔的負重輪
19 式輪式突擊炮(暫定)的正側面視圖,其炮塔和在去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 VN12 突擊炮版本看起來是同款,細節和形狀上和此次改進型 05 上搭載的炮塔并不一致
04 總結
總的來說,新型步兵戰車的亮相,結合此前出現的新型坦克和近期在公開報道中出現的各部門自行給現有裝甲車輛加裝的各種烏克蘭風防護設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東大目前正處于将在俄烏等衝突中學習到的新理論實踐與轉型階段的陸軍現狀,在穩步推進全新理念裝備開發的同時讓現有裝備盡可能适應新的戰場環境。而新型 05 式改型的出現,加上最近 99A 復產的消息,可能也說明了随着節點臨近,東大也确實需要更多短平快但有效的改進項目和更多戰略儲備來進一步增強自身能力的現狀。回想去年年末至今亮相的一系列裝備,實際上多少都反映了以上的狀态,也符合東大一貫小步快跑的裝備研發思路。但相比于現有裝備就已經處于世界前列,開發中裝備更能帶給大家驚喜口牙的空軍和海軍,甚至還需要復產 99A 的陸軍這邊多少就顯得經費不足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