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体育经验:媒体人:中超球队消失与中性名政策无关,新政至少能增加俱乐部收入,欢迎阅读。
1 月 3 日讯 今日,足协今天公布三大联赛新政,包括中超外援可同时上场 5 人、开放俱乐部所属球队冠名、允许俱乐部异地转让。
媒体人骆明在社媒上谈到了中性名新政,直言中超俱乐部消失与中性名政策无关,中性名新政作为过度举措至少能给俱乐部增加收入。他在微博写道:
一、中超俱乐部近年来频频消失是因为中性名政策吗?
根本不是。经济环境不好,让很多中超俱乐部的母公司(尤其是房地产商)出现了资金问题,哪怕继续允许冠名,他们一样无法支持俱乐部。更重要的是,这些中超俱乐部所在的省份或城市,经济实力基本都很强,并不难找到愿意接盘的公司,例如江苏队、广州城、重庆队。最后买卖没谈成,都是因为俱乐部债务太多,甚至动辄数十亿。就像现在危急中的深圳队,据报道也欠了 10 亿。
这些消失的俱乐部,要求买家承接债务,接盘方又不傻,这怎么可能?本来我是来救你命的,你还宰我一刀,这搞笑了吧。广州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能自己努力支撑。
二、这些消失的中超俱乐部,为什么累积这么多债务?
还不是因为畸形的、万恶的冠名政策(准确地说是 " 内部冠名 ")。在非中性名时代,这些俱乐部的母公司,把名字放在俱乐部后头,通过中超背书,获得了政策上的好处、经济上的回报,所以他们舍得砸大钱。但他们砸的钱,都算作借给俱乐部的债务。好处是自己的,债务是俱乐部的,下家想接盘,还得把债务揽去。如此 " 冠名 ",真是搞笑。
因为 " 内部冠名 ",俱乐部才会累积这么多债务,结果这些俱乐部没找到愿意当冤大头的下家,还有的看客反过来怪罪中性名政策,这真是倒打一耙,岂有此理。今天新出台的 " 外部冠名 ",至少是给俱乐部增加了收入,而不是债务,作为过渡举措尚可理解(虽然我还是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