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林毅夫谈新质生产力: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欢迎阅读。
内容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2024 年年会。
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8176 篇深度好文:3824字 | 10 分钟阅读
宏观趋势
笔记君说:
" 博鳌亚洲论坛 2024 年年会 " 于 3 月 26 日至 29 日在海南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 3 月 27 日举行的 " 世界经济展望 " 分论坛上表示,出口增速放慢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慢,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幸中国政策空间仍然较大。
" 全球经济正处于低水平均衡点。" 林毅夫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 3.1%,仍未恢复至 2008 年危机之前的 4.5% 左右增长水平。此外,世界贸易增速在 2008 年之前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2 倍,而至今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
面对这一形势,林毅夫认为,政府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
他表示,只要把政策空间利用好,把传统产业赶超、技术创新的空间利用好,再加上必要的改革,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将在 5% 以上。
谈到 " 新质生产力 ",林毅夫指出,生产力的提升主要依赖技术创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新质生产力提升方面还有三大优势:
第一,由于新经济技术创新研发周期短、金融资本投入少的特性,主要依赖人力资本,中国在新经济技术创新上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
第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技术一旦突破就能迅速投入市场,成本降低竞争力也会增强,就有机会将标准推广至全球,比如当前美国下载量最大的 5 个 APP 中就有 4 个是中国开发的;
第三,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产业配套体系。
在林毅夫看来,创新是中国经济实现长久发展的关键。
以下是部分发言实录:
一、" 世界经济相当有韧性,
但相较过去低了非常多 "
世界经济相当有韧性,经济没有继续下滑,但是世界经济相较于过去的发展来讲低了非常多。
因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今年的增长率 3.1%,2008 年之前的增长率 4.5% 左右,还差了 30%,为什么世界经济已经从 2008 年的危机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 4.5% 左右的增长,我的看法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有复苏,
发达国家过去长期的年均增长率是 3%,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美国今年的增长速度只有 2.1%,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 0.9%,低了 2/3,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只有 0.7%,低了 3/4,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有复苏,带来全球经济增长继续下滑,所以 " 韧性 " 是一个非常正面的描述,但是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只能说在低水平的均衡点。
现在世界经济更重要的不仅是经济增长,还有贸易的增长速度。在 2008 年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4.5% 左右,贸易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速度的 2 倍以上,从 2008 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没有复苏,贸易增长速度也低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所以,我们关心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发展的时候,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现在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也非常重要。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由于世界的经济增长慢,世界经济增长慢,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是主要的原因,导致了贸易增长速度慢,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进口需求就少。这种状况下,哪个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第一大出口国受到的影响最大,经济疲软产品需求就少。
有一个具体的数字,2008 年之前每年出口增长平均是 18.1%,现在的出口增长低于过去 30 年历史水平,这对出口部门的影响非常大。
出口部门过去按照每年将近 20% 的增长预测未来的出口增长,预测未来出口快就投资多,现在出口增长突然间慢下来,当时在预测高增长的投资就变成了过剩产能,而且出口部门是符合比较优势的部门,经济困难有各种原因,我觉得出口需求少,造成产能过剩,而且未来的预期也不少。
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的投资就少,现有的产能过剩,投资又少,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少,所以影响了家庭收入,影响了家庭对未来的信心,消费也很难增长。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讲依靠消费拉动经济,为什么拉动不起来?大家的收入不增长怎么敢多消费呢?因为出口增长慢所以导致了经济增长慢。
这就需要政府做很多事,过去投资了很多基础设施,现在下行压力这么大,还需要做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有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幸中国的政策空间比较大,因为政府的负债即使在世界当中比重是比较低的。
二、" 我相信今年的经济增长会在 5% 以上 "
全球经济速度放缓,发达经济体承担了很多责任,由于他们的发展速度慢了,中国也受到了一些干扰,特别是出口,因为谈世界经济不能不谈中国经济。
这种状况下,我们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虽然现有的产业有不少的产能过剩,但是我们在新经济上还有很多投资的机会,即使在传统产业上也有追赶的空间,只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好,维持一定的增长,大家有信心能恢复。
这种状况之下,我认为过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跟世界银行在预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一般比较准确,在预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一般比较悲观。
比如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 4.6%,中国政府提出是 5% 左右,我相信在 5% 左右,而且也要把政策空间用好,把我们在新经济上的技术创新的空间、传统产业上追赶的空间用好,再加上把一些必要的改革到位,我相信今年的经济增长会在 5% 以上。
如果中国经济能有 5% 的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上升 1 个百分点,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三、新质生产力:
中国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
关于新质生产力,主要了解到生产力的提升靠的是什么,生产力的提升主要靠的是技术不断创新。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 GDP13000 美元即将进入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力水平有哪些领網域,我认为一个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性的新经济,或者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在这个领網域有很多机会。
因为新经济与技术创新有一个特性,研发周期特别短。研发周期短,导致金融资本投入少,主要是人力资本。中国作为 14 亿人口的国家,人力资本多,人才多,在这种短周期的新经济技术创新上,中国有人才优势。
第二个,如果技术突破了,中国有全世界最大市场的优势。因为技术突破以后如果能够马上进入大市场应用,它的成本就低,它的竞争力就强,它的标准可能变成世界的标准。比如现在在美国下载量最大的 5 个 APP 中有 4 个是中国开发的。
第三个,如果它需要硬體,中国现在有全世界最好产业配套的优势。
比如新能源汽车,最早特斯拉开发发展了十几年,最高产量不到 3 万台,濒临破产,到中国投资一年就建厂了,第二年就生产 48 万辆,由于生产 48 万辆让马斯克和他的公司股票变成所有汽车产业中估值最高的,中国在新经济上有这个优势。
在传统经济上还有很多追赶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并且利用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
如果你在新经济上有人才优势,有产业配套的优势,把它利用起来进行技术创新,或者在传统产业上有追赶的优势,利用当地的资源要素优势,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进行技术创新、产业更新,那样的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
四、企业出海:
中国经济必然的发展趋势
企业出海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到了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
比如 80 年代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大部分是亚洲四小龙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他们为什么到中国大陆来?
因为那个地方变成新兴市场经济体,他们的收入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甚至高等收入阶段,工资水平高了,企业要创造第二春,就必须到工资水平低的地方。
目前中国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达到了人均 GDP13000 美元,两三年之内中国一定会变成高收入国家,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必然转移到海外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地方,或者中国中西部,中国中西部接纳能力有限,所以也必然会走向海外。
还有跟中国脱钩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比如到越南,附加值高的中间产品主要来自中国,这种状况之下,有一部分因为发达国家去风险,把一部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转移的其实是最终加工阶段。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中国往海外经营这是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地缘政治也加速了一点,但是基本格局是经济力量决定的。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