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亲子经验:曾因情色被禁,如今成为经典,这本书主打就是让女人清醒,欢迎阅读。
大家好,我是千妈。
当我发现这个时代成人比孩子更需要阅读后,我决定除了推荐童书,也做一些经典作品的推荐与解读,尤其是适合女性的经典解读。
只有我们自己先丰富了,才有余力带动孩子提升。
今天是经典解读的第4本书,我们一起来读福楼拜的作品《包法利夫人》。
▲来源:当当
推荐版本:读客文化插画珍藏版
版本推荐理由:许渊冲先生经典翻译作品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姐妹,很快 " 和千妈一起读经典 " 栏目也会跟大家见面。^v^
浮躁时代,我们一起安静读书,阅读不指向成功,但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丰盈的灵魂和宽广的认知。
过往回顾:
经典解读第 1 本:《M 型社会》
经典解读第 2 本:《面纱》
经典解读第 3 本:《小王子》
不用因为 " 情色 " 两个字质疑文章标题,它是真实,不是噱头。
你们可能想象不到,文学史巨著《包法利夫人》刚面世时,迎来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诉讼。
1856 年,《包法利夫人》在《巴黎杂志》上连载,引起轩然大波。
法国当局甚至对作者福楼拜提起公诉,指控小说内容 " 伤风败俗 ",虽然最终以 " 宣判无罪 " 收场,一度也被封为 " 禁书 "。
不过你们也知道,这世上很多东西都是越禁越火,人性使然。
于是,随着《包法利夫人》在民间广泛传播,隐居乡野的福楼拜也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望和地位。
关于这部小说,还流传着一个段子。
据说有天朋友来拜访福楼拜,发现他坐在门前嚎啕大哭,朋友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包法利夫人死了。
当朋友弄清楚包法利夫人是谁后,笑着说,你就是作者,你可以不让她死。
福楼拜说,她非死不可,她已经活不下去了,无论如何我都改变不了她的结局。
我很理解福楼拜的心情。
这部小说不只是在讲一个女人为欲望燃烧致死的悲惨故事。
隐藏在 " 情色 " 冰山下,是理想与现实巨大落差的痛苦。
每个曾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人,每个受过不得之苦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包法利夫人的影子,包括福楼拜本人,也包括我自己。
所以,我没有办法像旁观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关的故事一样,旁观她的一生,更做不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地评判她。
这篇文章,我只想通过小说中包法利夫人的行为逻辑,分析她身上的 " 可怜 " 之处,以及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 " 之处。
▲来源:电影《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爱玛,是农场主的女儿。
爱玛的悲剧,源自她对生活不切实际的期待。
她理想中的生活由两部分组成:
充裕物质构筑的优雅、精致;
才华横溢、英俊男人带来的浪漫爱情。
爱玛渴望生活在巴黎而不是乡下,渴望在巴黎的高级裁缝店定制新潮时装,盛装参加化装舞会、看赛马、听歌剧,渴望家里有考究的家具和精致的茶点。
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里的描述,可以完美诠释爱玛参加过一次上流舞会后的心情:
" 她一无所有,没有漂亮衣服、没有珠宝首饰,然而她却对这些东西情有独钟,笃信自己生来就是为了享受如此精妙绝佳之物。"
她渴望和有贵族头衔,佩戴勋章、戴领结的男人跳华尔兹,然后发生轰轰烈烈、缠绵悱恻、极致浪漫的爱情。
书中,福楼拜这样描述爱玛对爱情的理解:
" 她总是期待着爱情骤然降临,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仿佛九霄云外的狂飙,颠覆生命,席卷意志,如同秋风席卷落叶般,把整个心都带往深渊。"
她觉得只有这样的生活才值得一过,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自己应该过的。
可无论是她自己、她父亲还是她丈夫,都没有能力让她过上这样的生活。
她的父亲不过是一个爱喝点小酒的农民,她的丈夫不过是一个医术平庸、缺少情趣的乡村医生,虽然爱妻子,但他木讷实际,不会察言观色,无法察觉和理解妻子的内心世界。
爱玛计划在花园里放上几张长凳,修个喷水池,再在水池里养上几条金鱼,当她兴致勃勃向丈夫诉说时,丈夫却嘟囔着天气冷迅速进了屋;爱玛心情不好时会弹弹钢琴,丈夫在一旁故作欣赏状,却完全感受不到妻子内心的波澜。
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无法同频共振。
缺失了心灵沟通的爱,让丈夫面对精神世界丰富的爱玛无能为力,而爱玛无从宣泄的痛苦也一天天累积。
当痛苦淤积太多,仿佛火山需要爆发一样,爱玛最终选择向外界寻求飞蛾扑火般的 " 爱情 ",才有了后来的被欺骗被伤害。
可是爱玛对生活这些期待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她为何不能安分地过一个农民女儿和一个乡村医生太太常见的生活,却对奢华的上流生活生出痴心和妄想?
一个人对生活的期待,是不会凭空产生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往往来自经历和见闻。
爱玛对生活的期待,刚开始脱胎于她在修道院接受的影响。
她本来只是农民女儿,但父亲因为疼女儿,把她送去和上层小姐们一起在修道院接受贵族教育,学了一堆贵族式的言谈举止和生活趣味。
她会跳舞、绘画,喜欢读书、弹钢琴,可这些才情在她身处的环境中毫无用处,反而让她显得与周遭格格不入。
乡下没有舞会可以参加,更没有人和她讨论文学、诗歌和绘画。
小说里有个细节,爱玛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都会摘些鲜花放到母亲坟头,可是家里花匠根本不理解她的做法。
爱玛开始恼恨这种生活,她讨厌乡村,讨厌羊群的叫唤,讨厌院子里的鸡,也讨厌俗不可耐的乡下人。
塑造她爱情理想的则是她在修道院里接触到的大众传媒,那些流行爱情小说,以及描述贵族生活的画册。
它们是在偏僻小屋晕倒的落难贵妇、在城堡等待骑士的夫人,是月下扁舟,林中夜莺,山盟海誓,是眼泪和吻。
这些以贵族生活为背景的浪漫小说,成了爱玛理想生活的蓝本,培养了她不切实际的爱情观,她幻想炙热、浪漫、矢志不渝的爱情,可没有人告诉她,小说里描述的生活是失真的。
如果说修道院的贵族教育和爱情小说,只是给了爱玛一个抽象、朦胧的想象,去伯爵家做客、参加舞会的经历,则让一切的想象都具象化了。
她对理想中的男人有了具体想象,对理想的生活有了具体想象。
那次做客深刻地改变了爱玛,用福楼拜的话说就是:
" 她的心就像那双缎底鞋一样,与豪华的生活接触过一回,上面留下了一些难以磨灭的东西。"
这直接导致了爱玛在无法抑制,肆意滋生的欲望里越陷越深。
不幸的是,她遇到了风月场中的老手罗多尔夫。
罗多尔夫是玩弄感情的高手,一眼就看出爱玛渴望爱就像鱼儿渴望水一样,他用甜言蜜语敲开爱玛的心,再用手段把爱玛拿捏得死死的。
然后,可怜的爱玛又遇到了居心叵测的商人勒乐。
他故意拿些漂亮东西给爱玛看,告诉她 " 不用着急给钱,手头紧可以借 ",诱骗爱玛欠下高息借款。
勒乐就是 19 世纪的消费主义代言人,像伊甸园里的毒蛇一样在爱玛的耳边耳语 " 像您这样高雅的女人,只有好的东西才配得上您 ",直到断定她再没有可压榨的价值,才露出獠牙。
最后,爱玛不得不变卖家当还债,失去所有的她,终带着对世界的失望服毒身亡。
你大可以鄙视爱玛不守妇道、自作自受,但如果认真读完,几乎人人都会理解和共情爱玛,福楼拜在给朋友的信中就曾提到,自己就是包法利夫人。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爱玛的行为:
对超越自身阶层的东西有着不切实际的向往,在心中熊熊烈焰的驱使下,去追寻自己向往的生活,最终却难以驾驭和承受,落得惨烈结局。
其实,每个普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包法利夫人的身影。
这也是《包法利夫人》一百多年来,触动无数人的内核,我们可以把爱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类比成很多东西,比如成功、真理、道德、信仰等等,情感都是相通的。
那么,《包法利夫人》实质上就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之死。
现代社会中," 理想 " 有着最褒义的感情色彩," 人应该有理想 "、" 为了实现理想不懈奋斗 "、"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理想 ",哪怕是在如今各类自嘲解构的语境之下,大概也没人认为这些话是毒鸡汤。
可是我们稍微深一步思考," 理想 " 就会显现出它与现实间的矛盾。
爱玛错不在她的欲望、她的理想,她错在不懂得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错在把美好生活的指望都放在别人身上。
这让我想起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曾经也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爱慕虚荣,但面对丢失借来的项链这个沉重打击,她能够坚强面对,转而成为一个朴实的女人。
玛蒂尔德用十年青春赔偿了项链,这件小事毁了她,但更大的意义在于成就了她,让她看清生活的本质。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福楼拜在书中有一段对爱玛内心世界,一针见血的剖析:
" 她喜欢教堂,但喜欢的是教堂外的花卉;她喜欢音乐,但喜欢的是情意绵绵的歌词;喜欢文学,其实是喜欢文学带来的浪漫与刺激。她爱大海,只是为了海上的汹涌波涛;她爱草地,只是因为青草点缀了断壁残垣。她要求事物投她所好,凡是不能立刻满足她心灵需要的,她都认为没有用处;她多愁善感,而不倾心艺术,她寻求的是主观的事,而不是客观的景。"
从这段描写中,不难体会到,爱玛对生活本质理解的浅薄。
和爱玛一样,我也喜爱美好事物。
但和爱玛不同的是,我并不鄙视美好之下的泥土。
我深知,正是那些看起来肮脏的泥土,让美好变得踏实。
一个女性,可以有真挚的情感,可以在俗世里保持单纯,也可以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这一切都需要强大内核去支撑。
构成这个强大内核是你的资源、能力、努力、积累、三观……是即使孑然一身也能活得精彩的底气。
而从我有限的人生阅历来看,这份底气是需要依靠自己在泥土中跋涉,穿过黑暗和恐惧,艰难拾级而上,慢慢累积才能获得的。
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说回小说 ~
福楼拜以自己为原型创造了爱玛,他们都有着浪漫主义个性,不得不承受着敏感且深刻于普通人的精神痛苦,但他们又是不寂寞的。
福楼拜将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感倾注于艺术,写出了不朽作品,给世人艺术的美感,现实的思考。爱玛虽然失去所有,却得到了丈夫至死不渝的宠爱,这也许就是冷酷现实里的一点慰藉吧。
希望啊,是个好东西,不是吗?我们终要朝光明之处,大踏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