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学经验:致幻剂,到底是致命毒药还是精神良方?,欢迎阅读。
本期内容改写自我们新创办的播客节目 kiwiFM 第二期《致幻剂:是毒品还是良药?》,欢迎在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和喜马拉雅听上订阅、收听,相信音频会给你带来更有趣的体验。
上期回顾
在前面两期内容里,我们介绍了致幻剂,尤其是 LSD 的发现历史,也讲述了致幻剂是如何从医学药物走向世界狂欢的过程。而伴随着对致幻剂的严格管控,从 1970 年代开始,致幻剂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最近两年,致幻剂却又开始出现在各类新闻中:摇头丸被用于治疗 PTSD,或者是裸盖菇素被用于治疗抑郁症,甚至前段时间澳洲已经批准了致幻剂的临床使用……
过去致幻剂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危害,今天也有法律规定它们是 " 毒品 " 的一员,为什么这两年又会成为良药呢?
LSD 这些致幻剂是一种致命毒药吗?
早在霍夫曼纯化出 LSD 后,就有研究者在动物中研究 LSD 的致死量了。结果可能与你想的不同:LSD 本身毒性不高,甚至目前没有因为单纯使用 LSD 中毒死亡的案例。
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对于小鼠,LSD 的半数致死量是 50 毫克 /kg,兔子是 0.3 毫克 /kg,好几千公斤的大象却只要 297 毫克就会死亡,好像体积越大致死量反而越低。
但是,山德士推出 LSD 的时候,就要求一次只能服用 100 微克 LSD,这就使得 LSD 的使用基本上不会达到可能致死量。
所以在有记录的死亡原因里,并没有过量服用 LSD。在那些有记录的 LSD 中毒案例中,最夸张的一个案例是服用 LSD 的人把 LSD 当可卡因吃了,结果测出他体内 100ml 血液就有几千微克的 LSD。但即使吃了几十倍的量,他们的症状也只是昏迷、呼吸困难、发烧,最后都没死亡。
各类毒品药物致死量与有效量的比例,比如海洛因只要服用五倍以上,酒精服用十倍以上就会有死亡风险,而 LSD 是 1000 倍 | 图源:theatlantic.com
相比之下,因为误服 LSD 产生的次生灾害就严重得多。即使是 LSD 的忠实支持者,LSD 之父阿尔伯特 · 霍夫曼,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并讲述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 LSD 刚被发明的时候,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研究所正在开展 LSD 相关的安全性研究。研究人员测试过后,认为这个药物危害不大。于是有个医生就想开个玩笑,偷偷把一点 LSD 加到同事的咖啡里。
结果这个同事喝完咖啡后便陷入幻觉,奋不顾身地想要跳进屋外的苏黎世湖里游泳。当时,冬天户外的苏黎世湖气温低至 -20 ℃,大家怎么拉都拉不住,最后硬绑住这位同事,才算没出什么大事。
但是,第二个故事就没那么幸运了,这是发生在美国军队里的一场军事实验。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军高层听说朝鲜军拥有可以对战俘进行精神操控的洗腦药物,恰巧 LSD 也传入美国,所以他们做了很多 LSD 相关的研究。
有个叫奥尔森的博士在当时突然就跳窗自杀了。家里人得知消息非常震惊——奥尔森是个心理正常的人,怎么会突然自杀?
直到 15 年后,军方的实验报告才被披露出来,原来当时在奥尔森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他吃下了 LSD 才引发了自杀事件。实际上这样的实验,在美国军队里进行了近十年,其中大部分人也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服用致幻剂的。
1958 年检验 LSD 对士兵行军影响的视频截图
但相关的事件一定远不止这两起。在那个年代,至少有上百万人接触过 LSD,就连披头士乐队都会遇到咖啡里被下药的情况,这种事发生的次数与危害或许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服用致幻剂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
前面两期文章,我们描述了那些为 LSD 疯狂的人们,比如 LSD 之父霍夫曼,作家赫胥黎,披头士乐队的列侬……他们的描述中,服用 LSD 既有地狱般的恐惧,又会有天堂般的感受——但是服用致幻剂的人也会想跳湖、自杀。
那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伴随着近年来致幻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让我们对其可能的感官有了更精确的测量。
研究者设计了详细的问卷量表,涵盖了服用致幻剂的视觉感知变化、心理状态变化等信息。在经过大量志愿者的测试之后,也让我们对 LSD 使用后的体验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LSD 使用的各种体验感知结果 | 图源:Liechti M E. 2017.
首先,得分最高的一项是幻觉相关的感知,服用 LSD 的志愿者会产生丰富的视觉、听觉上的感官变化,并且对认知产生了特别的影响;同时,他们的想象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回想起那些服用 LSD 后在音乐、文学、绘画上能迸发出更特别创造力的艺术家们,以及对 LSD 引导的创造力感兴趣的奥斯卡 · 贾尼格医生,有这样的感官体验也就非常合情合理了。
艺术家服用 LSD 后创作的画作 | 图源:Wikipedia
而在心理状态上,幸福感的产生也有很高的得分,这也就暗示了除了幻觉之外,像是 LSD 这样的致幻剂会让人们成瘾的原因——它们是能让人 " 快乐 " 的药物,往往也能激发大腦奖励系统的正反馈过程。换句话说,你会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上瘾,类似的比如刷手机、玩游戏或者其他让你感到开心的事情。
这不代表它们都是坏事,但是它们都可能是你自己停不下来的事情。
相比之下,适量 LSD 的使用带来的焦虑似乎就轻得多,给人们的负面情绪也弱很多。
致幻剂是怎么成为精神良方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致幻剂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征。
LSD、裸盖菇素,还有后来的摇头丸,都是可以称之为血清素能迷幻剂。换句话说,它们的化学结构和人体内的血清素很相似,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而血清素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我们的情绪、情感,并且调控我们的食欲和睡眠。多样的功能也对应着多样的类型,血清素有特别多的亚类,不同亚类有对应的不同受体,就好像有各种各样的血清素钥匙,插到不同的受体锁孔里,就会激活不同的神经调控功能。
像 LSD,就会和特定的受体,比如 5-HT1A, 5-HT2A, 5-HT2C 结合,这些受体大部分是和精神状态有关的。
血清素除了我们熟知的快乐作用,还包括食欲、激发锻炼、促使我们感受阳光等等积极的功能 | 图源:verywell
那服用致幻剂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还是以 LSD 为例来看看。
一方面研究者通过核磁共振的方式检测发现,服用 LSD 的志愿者大腦连接会显著增强。这其中,包括视觉皮层、颞叶顶端、腦岛等区網域的增强最为明显,而这些腦区和视觉、想象、情感、自我认知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者发现致幻剂带来的另一个特征是神经可塑性的增强。所谓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连接、神经信号传递的改变。理论上神经连接一旦建立,尤其是成年人,就很难发生变化。
但是服用了 LSD 的小动物却表现出更可变的神经连接,这也是目前这类药物能用于治疗抑郁症、PTSD 最主要的理论依据——神经连接的改变,可能能减弱、淡化患者的负面情绪。
针对 MDMA(摇头丸)的研究发现它对 PTSD 的显著疗效 | 图源:MAPS
今年的一项针对裸盖菇素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像是裸盖菇素这样的血清素能致幻剂,相对于人体内自带的血清素,能更好地穿过细胞膜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也暗示了为什么需要外用的药物来促进神经可塑性了。
当然,这些研究都还比较早期,我们对大腦的理解仍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不能完全了解致幻剂是怎么影响大腦的方方面面的。
所以对于标题的问题:致幻剂到底是致命毒药,还是精神良方?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们它存在不小的危害,但是现在的研究也揭示了它有益的一面,至于未来如何,可能就要科学家和医生来通过实践回答了。
参考资料:
•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阿尔伯特霍夫曼
• Liechti M E. Modern clinical research on LSD [ J ] .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7, 42 ( 11 ) : 2114-2127.
• Vargas M V, Dunlap L E, Dong C, et al. Psychedelics promote neuroplasticity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intracellular 5-HT2A receptors [ J ] . Science, 2023, 379 ( 6633 ) : 7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