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健康经验:张咪:“五年抗癌三次,每次重生都是练习生命”,欢迎阅读。
54 岁的歌手张咪近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她的抗癌经历,透露第三次确诊为舌癌。此前她已与扁桃体癌和口咽癌抗争过两次,而这次的诊断可能让她无法再歌唱。张咪决定在即将切除半个舌头的手术前,录制几首歌曲,留住自己的歌声,作为舞台记忆的一部分。尽管面对语言和演唱能力可能受限的未知挑战,她依然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手术。
在深秋的北京,张咪感慨生活中的点滴奇迹:"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全看你的心态。" 她渴望在阳光下的公园中漫步,感受自然的温暖,用乐观的精神为自己的生命写下新的篇章。这种坚韧与希望为她的抗癌之路注入了更多的力量,也感染着无数关注她的人。
以下内容来自《时尚健康》此前对张咪的采访:
2018~2019 年
2018 年,8 月,张咪在加拿大陪丈夫 Fred 竞选温哥华市长一职,出席活动,拉选票时,发现自己张口受限。到 9 月份的时候,已经无法进食,只能吃流食,喝果汁,尝试针灸、理疗,耳部经常间断性地作响,脸部越来越肿。
10 月 30 日,她返回北京,继续针灸理疗。到 2019 年 3 月,右脸已经肿得像半个西瓜,呼吸困难,几乎不能讲话,体重由 117 斤下降到 90 斤。大量服用止疼药,深夜依然无法入眠,疼痛难忍。
2019 年,4 月 10 日,她终于挂了协和医院口腔科周炼医生的号,拍了增强核磁和 CT。两小时的活检手术被安排在 17 日下午 1 点。
早晨 8 点,她的弟弟、哥哥、经纪人杨波和女儿都来了。她强烈反对气管插管,因为那意味着她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说话。事后回忆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坚决地选择冒险,她说:" 可能那时的我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情况不太乐观,也许时间不多了,不想再承受更多的痛苦!" 一星期后病理报告显示——口咽癌晚期,而且属于分化差的癌。
为什么是我?
日常生活中,张咪称得上自律,把很多事都节制成为一种习惯," 只要一个人对自己有要求,就不难 "。她不吸烟,不饮酒,不熬夜,不吃辛辣和垃圾食品,身高 1 米 73,曾一度把体重常年保持在 110 斤上下,从来不沾荤腥。
这次,由于肿瘤侵蚀面积大,导致她的听力下降,耳朵每天间断性地像堵住了一样,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却像被放大了 10 倍以上。
她也怨过老天," 为何待我如此不公!"4 月 30 日,住进协和医院肿瘤内科病房,真正开始治疗前,她把家彻彻底底地收拾了一遍。和老公讲了关于葬礼的想法,交代了用哪张照片,哪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列出了一张自己想要告别的朋友名单。
Fred 问她," 假如有一天你昏迷了,需要我怎么做?"" 请不要再给我做任何治疗,不要给我插管子,让我走…… " 她不要那样毫无意义地活着,更不愿意让大家因为自己而受折磨。
在化疗用药前,她打了一些肠胃保护的药、止吐药、增强免疫力的药、防过敏的药……以期让身体损伤降到最低。根据其身体状况,一次的药量被抽成了五次,五天打完,但两个星期后,她还是出现了化疗的副作用:掉发,手指甲、脚趾甲都变成了黑色,头晕、呕吐,闻着饭菜味道就想吐,无力,整天昏昏沉沉的,脚下就像踩了棉花。
值得欣慰的是,化疗两周后,脸渐渐消肿了。这给了她和家人坚持下去的动力。到三个多疗程的化疗结束,她基本恢复了语言能力。
等待她的是出院,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来医院做放疗。然而,对于口咽部的放疗,这大约 5 分钟的放疗,远比化疗痛苦百倍。到第三周,她不停地流口水,到了晚上又无法安眠;嘴唇肿起,嘴巴里全是溃疡,喝水都疼,每次喝水之前都要先喝麻药;脸和脖子越来越黑,像被太阳晒伤了一样,长满红色的斑点。
患病期间,身体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而心情也会随之起伏。睫毛、鼻毛、汗毛都掉光了,8 个星期没洗脸,眼睛以下到脖子脱了一层皮,三个月没刷牙,40 多天未进食,她再一次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坚持到第 25 次,她的血小板持续下降到个位数,白细胞也低,治疗计划不得不暂停。深刻体会到古罗马哲学家马可 · 奥勒留《沉思录》中的那句名言:" 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
不过,在经历过化疗、放疗、靶向一系列治疗后,她的肿瘤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当医生通知她不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只需定期到医院复查后,她忍不住喜极而泣。" 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能继续活着,真好!"
至于为什么会得病呢?她至今想不明白," 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很多事情放在心里不去诉说 "。14 岁那年,她带着外婆给的 25 元钱离开故乡,一个人闯世界,养成了遇事只和自己对话的习惯。和好友在一起时,她更属于倾听者," 我很会开导人,朋友遇到家庭、情感问题,哭哭啼啼来,都是高高兴兴走 "。个人的烦恼,她总是自己消化。
癌症病人的情绪管理很重要,不管病因是否来自于压力,张咪都想做出一些改变,不再纠缠于问为什么。" 最难的还是刚开始拿到诊断报告,对每个人来讲都挺崩溃的,你就是要学着去接受。" 现在回想,没有什么熬不过去的,她求生的欲望非常强烈,后来就只想着自己怎么能活下来。
因为癌
住院的时候,张咪每天打扫房间,马桶垫、洗手间的地面都擦得光可鉴人。沙发的靠背和枕套也换上喜欢的颜色,点上香薰和蜡烛,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很有质量。护士说,她们从未想过病房可以如此漂亮和温馨,张咪相信,环境会影响人的心情,要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房间给自己。
只要点上蜡烛,她内心就十分平静,它有火光、温暖和味道,让周围充满美好。她喜欢檀香,点燃后是佛堂里的气息,喜欢香草,有冰激凌的甜香。她的这些小情趣源自常年做歌手,活动空间只有飞机场、酒店、电视台、舞台," 很单纯,也挺孤单 ",所以需要创造生活中的小美好。
十几岁时,她就在家收拾屋子,娴熟得仿佛天生。伊春的冬天很冷,周边都是林场,盛产红松,许多人以伐木为生。家里有三个孩子,哥哥和弟弟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她就干女孩子的活儿,扫地、擦拭家具,每天晚上削土豆皮。油豆角炖土豆,加一些山野菜,是东北人的典型记忆。
兄妹三人从小离家,各自闯荡,长大后没有一起过过春节。这次她生病,哥哥、弟弟赶来北京,都住在她家,一家人重又聚到一起。弟妹是家里的厨师,炒菜、包饺子非常好吃,弟弟哪儿都不去,就在家刷碗、擦桌子。晚上一起回忆家乡,讲起小时候,很多事她都不记得了,要听哥哥说那些调皮的过往。
出院回家以来,她给自己制定了时间表,生怕浪费一分钟。每天刷抖音 App,和老公一起学做饭,他做西餐,她只能吃流食,就把养生粥熬出花样。坚持在钢琴前练声半小时到一小时,吐字、呼吸气口,每一个细节,中间不停地喝水。瑜伽运动两小时,阳光好的时候,下楼走上几千米。写作四小时,看外孙女跑上跑下,听她哼着《蓝蓝的夜,蓝蓝的梦》,教姥爷说中文。
一起生活的几个月里,她找回了久违的中国式家族的温暖熨帖,对癌症患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最近她收到很多提问,有父亲患癌症的,有兄弟得白血病的,他们都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陪着他,鼓励他,让他在危难的时候感到还有亲人在,就没那么恐惧了。不需要特意弄什么花样,病人在那一刻,只想让亲人陪着自己。"
早在放化疗期间,经纪人杨波就和她谈过工作的话题,诸如录一首歌,在抖音分享抗癌经历,写一本书。当时没有人相信她会治愈,包括杨波自己,所谓的谈工作,不过是想多给她一些希望。但张咪不同,听到工作构想就让她兴奋," 我相信了,我就是相信自己还能做到。"
Q&A:
TH:之前,怎么会开始吃素?
张咪:算源自一场偶然吧。有一天,我在棚里录歌,和我一起录的歌手迟到了,等待的时间里,朋友给我看了一张碟——《为什么不能吃它们》。这是一个系列访谈,探讨了人类不该吃野生动物的全部理由,那些抓捕、屠杀、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让我深深地感觉不适,从此再不吃肉了。
TH:谈谈写作对于你的帮助?
张咪:写书的初衷,是朋友送了我一个特别大的红色笔记本,还有好看的笔,让我写日记。结果,我写了几天,就写不下去了,内容每天都是一样,點滴、打针、放疗、化疗……于是搁笔。
再度提笔是春节期间一个朋友的探望。在好友眼中,癌症晚期患者应该形容枯槁,我却状态很好,似乎只是头发短了。" 你一定要写这本书," 朋友劝我," 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所有癌症患者和家属。" 这句话打动了我,让我忽然有了使命感,之后便写得飞快,文字像从腦海中倾泻而出。
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幸运," 我们遇到死亡还能如此坚强,我也很意外。从小一个人闯荡,但生命就是反反复复的练习 "。《逆境重生》出版后,病房的护士长给我发信息,说这本书太好了,他们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做病人思想工作都未必有用,把这本书给他们看,很多人受到激励鼓舞。" 如果不是生病,我不会停下脚步思考很多,关于健康,关于生命的意义。重获新生后,我珍惜每一天。"
TH:能否聊一下新书中提到的葬礼背景音乐?
张咪:其实,我唯一害怕的是万一哪天稀里糊涂地走了,什么也没准备,漂亮衣服也没穿上,这反而会让人有点儿慌张。我选了一首自己的歌,名叫《歌者》,是一首与歌迷交流的歌。" 音乐响起来,听见你为我喝彩,有你在身边,我不再害怕孤单。歌声是我的语言,我是歌手,歌唱爱。" 因为我自己就是那个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