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阿里16年,逍遥子张勇事了拂衣去,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杨玲玲
阿里张勇时代落幕,正式迈入蔡崇信时代。
9 月 10 日晚,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09988.HK)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发布全员信宣布,已在当日按计划完成集团管理职务交接,由他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职务,吴泳铭出任集团 CEO。
图源:企业供图
进入阿里 16 年,张勇在教师节这一天卸下舵手身份。同时,阿里巴巴董事会表示,接受张勇卸任阿里云董事长与 CEO 职务的请求,任命吴泳铭兼任阿里云董事长与 CEO,即日起生效。
关于张勇下一步去向,全员信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决定投资 10 亿美金支持他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并表示张勇 " 将换一种方式,继续在阿里和我们一起奋斗 "。
张勇未来将往何处去?会彻底淡出管理层吗?时代周报记者向阿里云相关人士求证,对方回应称 " 以集团信息为准 "。
加盟阿里 16 年,张勇一直兢兢业业,连续 36 次参加分析师会议,职业生涯从淘宝网 CFO 到阿里巴巴 CEO,再到阿里巴巴集团掌舵人,见证了阿里商业帝国的全面崛起。
同样,张勇在带领淘宝消费更新的过程中,错失了下沉市场的最佳入局时机,以致于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竞争对手生根发芽,恣意生长,蚕食了阿里电商业务的市场份额。
如今,互联网行业不再像从前那般高歌猛进,张勇执印这几年,阿里这棵大树愈发的枝繁叶茂,但也有部分业务发展出现虚假繁荣,如何在新环境中寻求生机,阿里将这个命题交给了新的掌舵人。
功成:从淘宝CFO到阿里CEO
2007 年,正在香港出差的张勇,在猎头的引荐下与蔡崇信吃了一顿饭,随后他从盛大辞职加盟阿里,起点就是淘宝网 CFO。
阿里就像一座大型商学院,有辽阔的疆網域、独特的行军文化、天马行空的导师、以及变化迅速的战场。在这里,张勇开始了自己的商业丛林冒险。
两年后,张勇接手奄奄一息的淘宝商城。彼时的淘宝商城发展并不顺利,B2C 的模式一度不被内部看好,但张勇主动请缨," 没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
接手 4 个月后,淘宝商城恢复独立运营,破局点正是横空出世的 " 双 11"。2009 年 11 月,张勇和团队一起推出 " 双 11",当年销售额是 5200 万,2010 年狂飙至 9.36 亿,2011 年又增至 33.6 亿,此后," 双 11" 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的 " 购物狂欢节 "。
图源:图虫创意
2012 年,淘宝商城更名为 " 天猫 ",从此成为整个淘系的主力之一。在阿里的前 8 年,张勇还进行了淘宝的无线化转型,发起组建了菜鸟,以及对物流行业进行一系列投资。
从财务到业务,不是阿里创始团队的张勇成长速度惊人,并在阿里内部建立起广泛的威信。通常,在创始团队尚未离开业务前线的公司,继任的一把手往往需要更多的战绩和更少的犯错,才能脱颖而出赢得信任,张勇是极少数能做到这一点的人。
2014 年,阿里整体上市,开始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方式。张勇作为阿里为数不多的多元化管理人才,于 2015 年 5 月开始出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
此后几年,张勇推出的重要战略动作包括主导推动 " 大中台、小前台 ",以及探索新零售,收购银泰、大润发,重金投入盒马等,阿里在职员工也从马云时期的 5 万人迈入 20 万人大关。
在阿里内部员工看来,张勇是一名脚踏实地的战略执行家,也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他常年住在阿里园区附近的酒店,最忙的时候,张勇要同时接受超过 30 人的直接汇报,堪称行业内 " 最拼 CEO"。
名遂:如何破解增长困局
张勇曾在回顾当时的一系列决定时说,自己的命运是在 35 岁后发生重大改变。迈入阿里巴巴的第一天,挑战便随之而来,但真正执印后,这种责任才达到最大值。
2019 年,马云正式将管理权杖交到张勇手中。此时开始,张勇一肩挑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和 CEO 两个职务。
从略带草莽意味的创业者到交棒给守业者张勇,张勇称自己是 " 造风者 "。阿里进入张勇时代,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集权。很长一段时间,张勇需要同时照管线上零售、线下商超、线上批发、物流、云计算等商业模式和团队基因完全不同的生意。
张勇低调务实,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公开场合的发言也极其谨慎,他的工作重心基本放在如何维持一家多板块复杂公司的顺畅运转上。
但互联网黄金时代过去后,阿里不再像从前那般高歌猛进,张勇执印这几年,阿里虽然规模快速膨胀,但阿里却再也不是当年那个 " 戴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 " 的阿里。
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3 财年,阿里分别实现营收 3768.44 亿元、5097.11 亿元、7172.89 亿元、8530.62 亿元、8686.87 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 802.34 亿元、1403.50 亿元、1432.84 亿元、470.79 亿元、655.73 亿元。" 吸金 " 能力下滑明显。
图源:图虫创意
管理阿里这样一个企业文化特点鲜明、业务庞杂的集团注定不会容易。张勇经历了阿里从分到和再到分的整个过程。一些变革由他亲手开启,一些事情也由他来结束。
2021 年,张勇打薄中台,推动多元化治理,在自己和事业群总裁之间,新设 " 分管大总裁 ",由他们负责阿里最重要的四个业务板块,进一步压缩对自己的汇报关系数量。
今年年初,张勇再次筹划 "1+6+N" 大调整。" 这次变化之大,是阿里 24 年的发展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生产关系变革最剧烈的一次。" 张勇表示。
在这背后,是曾经 " 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 的阿里,正在被强敌环伺,核心业务遭蚕食。" 猫狗拼 " 的三国杀格局,被群雄割据所取代,新业态不断涌现。
没有一家企业能永远辉煌,阿里也一样。如今,24 岁的阿里面对增长困局,退居二线的 " 十八罗汉 " 再次回到前线冲锋,由蔡崇信和吴泳铭扮演起 " 空降兵 " 角色。
身退:换一种方式继续奋斗
6 月 20 日,张勇宣布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 职务,对外宣布交出管理权杖的这 83 天里,张勇一如既往地忙碌。
据媒体报道,6 月 20 日到 6 月 21 日,2023 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在杭州举办。开幕式上,张勇代表阿里巴巴和多位诺奖得主展开关于 " 人工智能的机遇和挑战 " 的对谈和交流。
6 月 29 日,杭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 "6+N" 业务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協定,张勇出席活动并表态称,阿里将继续扎根杭州、服务全国、走向全球,为杭州高水平重塑 " 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 贡献力量。
8 月 10 日,阿里发布 2024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张勇和高管们出席财报电话会议。会上,张勇提到:这是我自 2014 年 IPO 以来参加的第 36 次财报电话会议,也是我作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最后一次。
张勇最后一次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 身份出现,则是在 9 月 8 日在亚运会火炬传递仪式现场。当日,他在杭州西子湖畔接过第一棒火炬手罗雪娟的火炬,沿着西湖跑了起来。
杭州亚运会火炬手张勇(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 / 摄)
" 阿里生长在杭州这个城市,在这方热土上成长了 24 年。走到今天,阿里和这个城市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我们也非常骄傲亚运会在杭州召开。" 在接受时代周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张勇说道。
同时,在回答阿里云发展和变革的着力点时,张勇提到,一是让算力更普惠,数字经济的支撑是要做好计算,有算力才能把数据发挥出来;二是让 AI 更普及,尤其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起来后,大家都对 AI 高度关注。
在 9 月 10 日的公开信中,蔡崇信代表阿里巴巴集团用 " 成绩斐然 " 四个字,高度评价并感谢张勇过去 16 年为公司的付出与贡献。
" 张勇创造了双 11 这个家喻户晓的全球消费者狂欢节、带领天猫快速发展推动了品牌企业全面互联网化的大潮、带领团队让阿里顺利跨越到无线时代、带领集团在多个领網域和全球进行布局。" 蔡崇信说。
" 四年前的今天,马老师把董事会主席的接力棒交给 CEO 逍遥子(张勇),开启了一家期望百年的企业传承体系的第一步。时隔四年,逍遥子把棒交到我和吴泳铭手里,继续延续阿里的传承体系。" 蔡崇信在回顾公司的几次管理层传承时称。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此前,有媒体在采访中问到:" 马老师退休后行踪遍布天南海北,假如有一天你也退休了,会像他一样这么热闹吗?" 张勇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是肯定喜欢一个人待着,这是很确定的。"
不过,此时谈退休或许为时尚早。对于张勇的未来去向,全员信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决定投资 10 亿美金支持他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并表示张勇 " 将换一种方式,继续在阿里和我们一起奋斗 "。
本报记者王晨婷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