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阿裡16年,逍遙子張勇事了拂衣去,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楊玲玲
阿裡張勇時代落幕,正式邁入蔡崇信時代。
9 月 10 日晚,阿裡巴巴集團(BABA.NYSE,09988.HK)董事會主席蔡崇信發布全員信宣布,已在當日按計劃完成集團管理職務交接,由他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職務,吳泳銘出任集團 CEO。
圖源:企業供圖
進入阿裡 16 年,張勇在教師節這一天卸下舵手身份。同時,阿裡巴巴董事會表示,接受張勇卸任阿裡雲董事長與 CEO 職務的請求,任命吳泳銘兼任阿裡雲董事長與 CEO,即日起生效。
關于張勇下一步去向,全員信透露,阿裡巴巴集團決定投資 10 億美金支持他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并表示張勇 " 将換一種方式,繼續在阿裡和我們一起奮鬥 "。
張勇未來将往何處去?會徹底淡出管理層嗎?時代周報記者向阿裡雲相關人士求證,對方回應稱 " 以集團信息為準 "。
加盟阿裡 16 年,張勇一直兢兢業業,連續 36 次參加分析師會議,職業生涯從淘寶網 CFO 到阿裡巴巴 CEO,再到阿裡巴巴集團掌舵人,見證了阿裡商業帝國的全面崛起。
同樣,張勇在帶領淘寶消費更新的過程中,錯失了下沉市場的最佳入局時機,以致于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競争對手生根發芽,恣意生長,蠶食了阿裡電商業務的市場份額。
如今,互聯網行業不再像從前那般高歌猛進,張勇執印這幾年,阿裡這棵大樹愈發的枝繁葉茂,但也有部分業務發展出現虛假繁榮,如何在新環境中尋求生機,阿裡将這個命題交給了新的掌舵人。
功成:從淘寶CFO到阿裡CEO
2007 年,正在香港出差的張勇,在獵頭的引薦下與蔡崇信吃了一頓飯,随後他從盛大辭職加盟阿裡,起點就是淘寶網 CFO。
阿裡就像一座大型商學院,有遼闊的疆網域、獨特的行軍文化、天馬行空的導師、以及變化迅速的戰場。在這裡,張勇開始了自己的商業叢林冒險。
兩年後,張勇接手奄奄一息的淘寶商城。彼時的淘寶商城發展并不順利,B2C 的模式一度不被内部看好,但張勇主動請纓," 沒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
接手 4 個月後,淘寶商城恢復獨立運營,破局點正是橫空出世的 " 雙 11"。2009 年 11 月,張勇和團隊一起推出 " 雙 11",當年銷售額是 5200 萬,2010 年狂飙至 9.36 億,2011 年又增至 33.6 億,此後," 雙 11" 逐漸成為一個全國性的 " 購物狂歡節 "。
圖源:圖蟲創意
2012 年,淘寶商城更名為 " 天貓 ",從此成為整個淘系的主力之一。在阿裡的前 8 年,張勇還進行了淘寶的無線化轉型,發起組建了菜鳥,以及對物流行業進行一系列投資。
從财務到業務,不是阿裡創始團隊的張勇成長速度驚人,并在阿裡内部建立起廣泛的威信。通常,在創始團隊尚未離開業務前線的公司,繼任的一把手往往需要更多的戰績和更少的犯錯,才能脫穎而出赢得信任,張勇是極少數能做到這一點的人。
2014 年,阿裡整體上市,開始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方式。張勇作為阿裡為數不多的多元化管理人才,于 2015 年 5 月開始出任阿裡巴巴集團 CEO。
此後幾年,張勇推出的重要戰略動作包括主導推動 " 大中台、小前台 ",以及探索新零售,收購銀泰、大潤發,重金投入盒馬等,阿裡在職員工也從馬雲時期的 5 萬人邁入 20 萬人大關。
在阿裡内部員工看來,張勇是一名腳踏實地的戰略執行家,也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他常年住在阿裡園區附近的酒店,最忙的時候,張勇要同時接受超過 30 人的直接匯報,堪稱行業内 " 最拼 CEO"。
名遂:如何破解增長困局
張勇曾在回顧當時的一系列決定時說,自己的命運是在 35 歲後發生重大改變。邁入阿裡巴巴的第一天,挑戰便随之而來,但真正執印後,這種責任才達到最大值。
2019 年,馬雲正式将管理權杖交到張勇手中。此時開始,張勇一肩挑起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和 CEO 兩個職務。
從略帶草莽意味的創業者到交棒給守業者張勇,張勇稱自己是 " 造風者 "。阿裡進入張勇時代,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集權。很長一段時間,張勇需要同時照管線上零售、線下商超、線上批發、物流、雲計算等商業模式和團隊基因完全不同的生意。
張勇低調務實,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公開場合的發言也極其謹慎,他的工作重心基本放在如何維持一家多板塊復雜公司的順暢運轉上。
但互聯網黃金時代過去後,阿裡不再像從前那般高歌猛進,張勇執印這幾年,阿裡雖然規模快速膨脹,但阿裡卻再也不是當年那個 " 戴着望遠鏡也找不到競争對手 " 的阿裡。
财報數據顯示,2019-2023 财年,阿裡分别實現營收 3768.44 億元、5097.11 億元、7172.89 億元、8530.62 億元、8686.87 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别為 802.34 億元、1403.50 億元、1432.84 億元、470.79 億元、655.73 億元。" 吸金 " 能力下滑明顯。
圖源:圖蟲創意
管理阿裡這樣一個企業文化特點鮮明、業務龐雜的集團注定不會容易。張勇經歷了阿裡從分到和再到分的整個過程。一些變革由他親手開啟,一些事情也由他來結束。
2021 年,張勇打薄中台,推動多元化治理,在自己和事業群總裁之間,新設 " 分管大總裁 ",由他們負責阿裡最重要的四個業務板塊,進一步壓縮對自己的匯報關系數量。
今年年初,張勇再次籌劃 "1+6+N" 大調整。" 這次變化之大,是阿裡 24 年的發展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生產關系變革最劇烈的一次。" 張勇表示。
在這背後,是曾經 " 拿着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 " 的阿裡,正在被強敵環伺,核心業務遭蠶食。" 貓狗拼 " 的三國殺格局,被群雄割據所取代,新業态不斷湧現。
沒有一家企業能永遠輝煌,阿裡也一樣。如今,24 歲的阿裡面對增長困局,退居二線的 " 十八羅漢 " 再次回到前線衝鋒,由蔡崇信和吳泳銘扮演起 " 空降兵 " 角色。
身退:換一種方式繼續奮鬥
6 月 20 日,張勇宣布卸任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職務,對外宣布交出管理權杖的這 83 天裡,張勇一如既往地忙碌。
據媒體報道,6 月 20 日到 6 月 21 日,2023 阿裡巴巴羅漢堂數字經濟年會在杭州舉辦。開幕式上,張勇代表阿裡巴巴和多位諾獎得主展開關于 " 人工智能的機遇和挑戰 " 的對談和交流。
6 月 29 日,杭州市政府與阿裡巴巴 "6+N" 業務集團籤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張勇出席活動并表态稱,阿裡将繼續扎根杭州、服務全國、走向全球,為杭州高水平重塑 " 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 貢獻力量。
8 月 10 日,阿裡發布 2024 财年第一季度财報業績,張勇和高管們出席财報電話會議。會上,張勇提到:這是我自 2014 年 IPO 以來參加的第 36 次财報電話會議,也是我作為阿裡巴巴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最後一次。
張勇最後一次以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身份出現,則是在 9 月 8 日在亞運會火炬傳遞儀式現場。當日,他在杭州西子湖畔接過第一棒火炬手羅雪娟的火炬,沿着西湖跑了起來。
杭州亞運會火炬手張勇(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王晨婷 / 攝)
" 阿裡生長在杭州這個城市,在這方熱土上成長了 24 年。走到今天,阿裡和這個城市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我們也非常驕傲亞運會在杭州召開。" 在接受時代周報等媒體記者采訪時,張勇說道。
同時,在回答阿裡雲發展和變革的着力點時,張勇提到,一是讓算力更普惠,數字經濟的支撐是要做好計算,有算力才能把數據發揮出來;二是讓 AI 更普及,尤其現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起來後,大家都對 AI 高度關注。
在 9 月 10 日的公開信中,蔡崇信代表阿裡巴巴集團用 " 成績斐然 " 四個字,高度評價并感謝張勇過去 16 年為公司的付出與貢獻。
" 張勇創造了雙 11 這個家喻戶曉的全球消費者狂歡節、帶領天貓快速發展推動了品牌企業全面互聯網化的大潮、帶領團隊讓阿裡順利跨越到無線時代、帶領集團在多個領網域和全球進行布局。" 蔡崇信說。
" 四年前的今天,馬老師把董事會主席的接力棒交給 CEO 逍遙子(張勇),開啟了一家期望百年的企業傳承體系的第一步。時隔四年,逍遙子把棒交到我和吳泳銘手裡,繼續延續阿裡的傳承體系。" 蔡崇信在回顧公司的幾次管理層傳承時稱。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此前,有媒體在采訪中問到:" 馬老師退休後行蹤遍布天南海北,假如有一天你也退休了,會像他一樣這麼熱鬧嗎?" 張勇斬釘截鐵地回答:" 我是肯定喜歡一個人待着,這是很确定的。"
不過,此時談退休或許為時尚早。對于張勇的未來去向,全員信透露,阿裡巴巴集團決定投資 10 億美金支持他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并表示張勇 " 将換一種方式,繼續在阿裡和我們一起奮鬥 "。
本報記者王晨婷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