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碳酸锂价格剧烈波动,“赚麻了”的锂电企业今年普遍由盈转亏,欢迎阅读。
红星资本局原创
记者 | 吴丹若
编辑 | 杨程
红星资本局 7 月 17 日消息,锂电池板块下挫,德方纳米(300769.SZ)早盘大跌超 15%,收跌 7.72%;龙蟠科技(603906.SH)收跌 9.47%,丰元股份(002805.SZ)收跌 3.9%,江特电机(002176.SZ)跌 4.77%。
消息面上,德方纳米上半年亏损超 10 亿元,龙蟠科技上半年预亏 6.28 亿 -7.6 亿元,丰元股份、江特电机预告上半年均由盈转亏。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上述四家企业的主营业务都包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近两年,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碳酸锂价格坐上过山车,由于缺乏合适的金融避险工具,锂电企业只能自己承担原材料成本的剧烈变动,业绩也忽上忽下。这一情况有望在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上市后得到改善。
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
去年 " 赚麻了 "
今年普遍由嬴转亏
磷酸铁锂龙头德方纳米 16 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预计 2023 年上半年净亏损 10.4 亿元至 11.7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12.8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比上年同期下降 181.25% – 191.40%。
对于业绩预亏原因,德方纳米表示,2023 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及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但在今年 1-4 月份,受主要原材料锂盐的价格大幅下跌及下游需求放缓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随着锂盐价格下跌而下降;公司此前积累的较高价位的原材料库存消化,叠加下游需求减少的背景下,公司开工率下滑,设备稼动率不足,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龙蟠科技预计,2023 年半年度净亏损 6.28 亿元至 7.6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4.33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对于业绩预亏原因,龙蟠科技表示,2023 年半年度,公司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及锂电池产业链处于去库存状态等因素影响,成本费用占比增加,导致公司 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计亏损。
丰元股份预计 2023 年上半年净亏损 0.93 亿元至 1.23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0.94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对于业绩预亏原因,丰元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正极材料销量虽然同比上升但不及预期。公司正极材料新增产能多处于试生产和爬坡期,规模效应未得到充分体现,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费用方面,公司新建投入导致各项费用支出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江特电机预计 2023 年上半年净亏损 0.4 亿元至 0.6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13.48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比上年同期下降 102.97% - 104.45%。
对于业绩预亏原因,江特电机表示,报告期内,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公司消化前期较高价格外购的锂资源,导致锂盐业务亏损。报告期内,受区網域内客观因素影响,自有矿供应阶段性下降,导致自有锂盐产量阶段性下降。
碳酸锂价格大起大落
高价时囤货是亏损重要原因
随着使用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锂的用量大幅攀升,开始被誉为白色石油。
用于动力电池的碳酸锂,近两年的价格剧烈波动:2021 年底不到 30 万元 / 吨,2022 年 2 月就涨到 50 万元 / 吨;2022 年二季度回落至 45 万元 / 吨,三季度又迅速反弹,11 月创下 60 万元 / 吨的纪录,随后又急速下跌;今年 4 月下旬,碳酸锂价格跌破 18 万元 / 吨;当前,碳酸锂价格又再度上涨,稳定在 30 万元 / 吨左右。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5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55.7GWh,同比增长 73%,1-5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 238.5GWh,同比增长 57%。
德方纳米称,2023 年 5 月开始,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开始回升,并在 6 月份实现满产满销,产品销售价格亦有所上涨,盈利能力逐渐恢复;公司的新产品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验证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下半年开始放量,经营业绩将会逐渐向好。
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目前锂电池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供应端也在逐步增加产能,供需相对平衡,锂价或持续稳定在 30 万元 / 吨左右。" 这种情况下,最上游的锂矿企业还能‘吃肉’,原本‘喝汤’的中上游锂盐和电池材料企业,特别是玩家众多、充分竞争、毛利率偏低的正极和负极材料企业,需要消化高价位库存,普遍会出现阶段性亏损。"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锂电企业普遍与客户签订长单協定,以保证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協定价格。協定签订时会锁定供应量及价格公式,或是采用年度 / 半年度 / 季度固定量价的模式。
例如在碳酸锂价格反弹的 2022 年 9 月,碳酸锂市场主流长协价处于 49 万元 / 吨至 50 万元 / 吨,有部分散单成交价格高于 50 万元 / 吨。
据 SMM 调研,碳酸锂与氢氧化锂的行业长单占比在 80% 左右,其中电池厂采购锂盐的长单比例达 90%,三元材料企业的长单锁定比例达到 83%,磷酸铁锂企业占比在 61% 左右。
2022 年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时,全产业链自上而下囤货,进一步推高价格。今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厂商库存大幅贬值,违约事件频出。
德方纳米、江特电机都在业绩预告中提到,消化前期较高价格外购的原材料库存,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原材料行情变化还导致龙蟠科技 2023 年半年度拟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导致净利润减少 1.03 亿元到 1.28 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约 2 亿元到 2.45 亿元。
广期所推碳酸锂期货及期权
避免价格 " 过山车 "
锂盐企业业绩随着原材料剧烈波动大起大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避险工具。
大宗商品一般具有周期性规律,大宗商品企业通常选择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以规避风险,达到平抑商品价格波动、平滑企业利润,以及改善企业财务表现、业绩预期和估值水平等目的。
此前我国没有锂相关的期货合约,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应对价格波动。2023 年一季报显示,A 股锂矿锂盐板块 17 家上市公司中,11 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 5 家企业降幅超过 50%。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也延续了这一趋势。
7 月 14 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已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注册。其中,碳酸锂期货合约自 2023 年 7 月 21 日起上市交易;碳酸锂期权合约自 2023 年 7 月 24 日起上市交易。
广期所表示,在行业层面上,上市碳酸锂期货有助于服务锂电产业链发展,稳定上下游企业的原料供应保障和产销成本管理,助力产业链企业提升市场风险管理的水平。目前,我国作为碳酸锂产销大国,行业缺乏权威透明的定价依据,上市碳酸锂期货可以提升碳酸锂价格的权威性和透明度。
川财证券指出,碳酸锂期货的上市,能为相关企业提供锂盐产品价格保障,有助于企业提前锁定未来产品利润,国内企业可以更好地参与开发国际资源,投资价值得到提升,国内锂资源定价权将不断强化。
红星资本局关注上市公司的一切新闻
欢迎报料,私信小编!
各种商务合作请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