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亲子经验:春节带孩子去了国内最火的宝藏旅游地,最大收获却不是绝美风景,欢迎阅读。
大家好,我是千妈。
今年春节假期你们都去哪玩了呀,因为父母在云南休养的原因,我带小朋友顺路打卡了神仙姐姐种草的 " 有风的地方 ",去之前很担心人多暴挤,去了发现还好。
比起淡季游客肯定更多,但大理这地儿胜在风景分散,如果你和我一样,不追求打卡景点晒朋友圈,而是更在意旅途中的个人感受,那么只要避开 s 湾、龙龛码头这样的网红地,带孩子沿海东线慢慢骑行,累了就找个人少的海边餐厅发发呆【运气好还能看到落日】,还是能收获满满的岁月静好。
【这片海被我们 " 承包 " 了】
▲来源:自拍
(照片都是小摄影师全程跟拍,刚开始要价 2 元一张,后来被我砍到十元包天,姐妹们下次可以试试,付费后的耐心、用心程度都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不过,这次旅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并不是绝美风景,而是和千寻的一次深度讨论。
有天下午我们在双廊一家咖啡厅休息,各自找了本书读,我发现千寻用比我想象更快的速度,在我读《乌合之众》的时候,坐在我旁边读完了《简爱》。
▲来源:自己拍摄
当时还是有点惊叹,因为两本书开本差不多,容易做对比。
而且《简爱》并非那种读起来轻松惬意的儿童文学,还是很考验阅读者的理解力。
于是,我忍不住问她:
你感觉自己读书效率高是什么原因?
她说,就是腦子快。
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其实我一直知道她在阅读这块超出同龄人许多,这次她们五年级语文期末考,班主任老师说因为阅读理解题变活,几个平时的语文傑出人士都考得不好,只有千寻发挥一如既往地稳定。
我也思考过,孩子阅读能力强,可能跟她从小大量泛读积累出了对语言文字的熟悉度有很大关系,但像现在这样,我们一起来探讨高效阅读的秘密还没有过。
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契机,在轻松的环境里,做个简单复盘,不论是对她新学期继续更好地在语文上发挥优势,还是对我自己在教育上回顾总结都有好处。
1
量永远是阅读效率的基础。
我有个强烈感受,随着小学年级越往上,阅读效率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这不是中国学校独有,美国也一样,因为越往后孩子需要读的书籍越多,效率跟不上,不只会错过好书带来的认知提升,平时各种学科测试也会因为阅读 " 钝感 " 而出现困扰。【不只语文要用到阅读理解,英语、数学都要用到阅读理解】
我回顾了一下千寻的阅读进阶路,发现孩子的阅读效率和阅读量一定是正相关,因为语言本身就是越用越好,越读越顺,和骑车游泳一样,都有个熟能生巧,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
千寻的阅读效率就是在一步步阅读量中走出来的。
具体读多少,是个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我能记得,就是在她整个幼儿园阶段,几乎每周一到周五晚上,我们都会在绘本馆渡过一到两小时。
小时候的坚持,让她养成了不受环境外物影响的阅读习惯。
大年初一几个家庭聚餐,大人们举杯共饮,百无聊赖的孩子都凑在一起玩手机,只有千寻找了个安静角落,看了大半小时书。
阅读能够成为孩子的下意识选择,这点很重要。
说明通过大量泛读,她已经建立起对语言的好感和熟悉度,这也是千寻进入小学后对语文不畏惧、不排斥的基础。
很多孩子是真讨厌语文,越学不好越讨厌,一旦进入对抗模式,想学好就更难了。
所以,在我们的讨论中,千寻率先就说到:
如果要给幼儿园小弟弟小妹妹们建议,那一定是" 多读 "。
开开心心地读,读得杂也没有关系,你的每一次投入都会变成日后的差距,等进小学你就会发现,读得越多,腦子真的会越快。
2
但阅读效率不仅仅靠量,更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
" 不过妈妈,我觉得腦子快,不全是因为读的多,还是有策略在里面。"
" 怎么讲?"
" 就拿今天这本书来说吧,长期的阅读练习,的确让我效率提高了,但更多还是因为对故事脉络的把握,对人物性格,还有情节发展的理解很清晰。
就像语文考试,有的同学要花六七分钟才能读完阅读理解题的材料,然后还要琢磨五分钟,才能大致想到材料表达的核心思想,对我来说,整个过程可能只需要五分钟,效率自然就高了。"
千寻所说的 " 阅读策略 ",其实就是在她四岁半左右,我们开始做的精读。
起初,我也是无意在谷歌教室观摩国外孩子上阅读课,发现国外的老师会用非常多工具,诸如 Reading Response 、Thinking Maps 思维导图,来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做思维练习。
这些思维练习就是千寻刚刚说到的,梳理故事脉络,展开人物分析,预判故事走向,总结中心思想,延伸内涵思考等等。
记得当时看完,我下意识反应就是 " 太棒了!"。
因为我在绘本馆陪孩子阅读,不只一次感受到,大约四岁过后,只要是个正常孩子,自主意识、思考能力都会迎来爆发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问题变多了,不再能满足于单纯泛读。
这时候,如果大人能及时引导,像国外老师那样,借助科学有效的工具,帮孩子把思考力发展起来,让他们学会甚至习惯 " 带着腦子去读书 ",慢慢就会像千寻感受到的那样,"读书时腦子很快"。
阅读效率、能力也会得到几何级增长。
正好我们编辑部有老师是出过两本书的思维导图学者,在跟她学完后,我就把 Thinking Maps 用到了日常和千寻的精读里。
只是那会确实没想到,对她有那么大帮助。
也是意识到这点后,才萌生想法和伙伴一起开发了 " 精读思维课 ",这个课程问世两年多了,很欣慰它让更多小朋友收获了和千寻一样的 " 阅读策略 "。
▲来源:旧文截图
" 那,听你这么说,你对妈妈的精读课还是很认可啰?"
" 一直都很认可啊,我觉得你这课内容挺好的,用绘本讲,小朋友能听得进去。带着问题去读、读中厘清人物和脉络、读后延伸思考,这三个版块的设计也挺好,因为我现在做阅读理解,发现翻来覆去也就这三板斧。
还有融入思维导图这点也很好,好像是三年级,我们老师就突然开始用思维导图讲课了,作文提纲也要求用导图来做,当时很多同学都比较懵,我就轻松多啦 ...... 不过就是你讲课时的扮相,真的有点幼稚,哈哈哈哈 ......."
习惯就好 ...... 不管前面评价有多高,最后都不会忘记来一句毒舌让我清醒。
EASTWEST
关于 " 精读思维课 " 的具体介绍都在这儿,有兴趣的新朋友可以看看。
课程里的精读方法、阅读策略,我觉得大人也很值得学习。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之前每次分享陪千寻精读的文章,都有读者留言问我,是不是需要提前 " 备课 ",才能跟孩子有效讨论。
真实答案是,刚开始可能还需要稍做准备,后面就几乎不需要做准备,是因为长期的运用练习让我有足够的即兴发挥能力去应对孩子的成长性阅读,又在日常互动中不断产生新的积累和进步,相信你们也可以做到。:)
这次旅途中的讨论,也让我深刻体会到,阅读带给孩子的,早已不再局限于阅读本身。
像这样有营养的讨论,已逐渐成为我们亲子相处中的日常,我欣慰于千寻越来越快速的成长,而她从阅读中发展出的思考力,也让我们之间有了更为平等,彼此成就的关系。
比起简单重复的吃吃喝喝,我俩好像都更喜欢这种 " 带着腦子去生活 ",不断复盘不断探讨不断成长,向上的感觉。
新学期马上也要开始啦,我想,遇见更好的自己,将是我和女儿共同的愿望,如果你们也是,就一起努力吧 ~
文章封面及配图:自己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