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职场的虚名与实利,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趣同学,作者:刘知趣,题图来自:AI 生成
公元 1380 年,没有人比大明朝的两位丞相更焦虑,因为他们快失業了。
其中一位是开国功臣李善长,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被封为宣国公。洪武三年,又再次因功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位极人臣。
这要是搁到现在,论谁碰上都会问一句:" 这官,要当到多大才算大啊?"
而另一位丞相胡惟庸,正是经他举荐,从通判、知县地方官,一路升至正国级。除此之外,胡惟庸的侄女还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俩人之间有着撇不清的关系。
出任中书省左丞相后的胡惟庸骄横跋扈,很多事务不向 CEO 朱元璋汇报就擅自做主,这让草根出身的明太祖很是不爽。就以谋反罪诛了他的九族,并下了一道圣旨,裁撤中书省,废除持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后世子孙永不得复立。
大明朝的丞相们就此失业,明太祖即将直面五府六部百官,从此再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所谓权力无常,管你是开国功臣还是权至丞相,这些 title 有没有以及封给谁,都不过是 CEO 老朱一句话的事。
世人对于力量,往往缺乏真正的了解。分不清什么是虚名,什么又是实利。自然就更分不清丞相的头衔和构成丞相的力量。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费尽心思去谋求一个职务,以为只要有这个名头就可以高枕无忧。孰不知,真正有价值的从来都不是那个 " 名头 ",而是其背后的力量。
一、权力背后真正的力量
1980 年,法国哲学家及历史学家福柯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权力:
如果我完全没有强迫你,并使你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你却依然选择了我为你预设的道路,那就是我开始运用权力之时。
倘若把这句话套用在职场上,通俗点的解释就是领导可以干掉我、想干掉我,但却不得不留着我。
而这种权力的有效组成力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武力震慑,正如德国 " 铁血宰相 " 奥托 · 冯 · 俾斯麦的那句名言:"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以内 "。
清朝中期,曾国藩曾孤身入京,功高而不震主,60 多岁得以善终,这背后难不成是慈禧太后心慈手软?恐怕不是,而是因为他背后有一整个湘军。
只要湘军还没解散,谁也不敢动曾国藩半根毫毛。他背后的力量,就是他身后的势力。
二是资源垄断。我认识一个在大厂做 to B 销售的老哥,据我所知这老哥经历过好几轮派系斗争但仍毫发无伤。我就很好奇,怎么不管上面怎么斗都影响不到他,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公司这条线上有 50% 以上的客户都是他的,其中一个 KA 大客户还是他家属所在的公司。
所以无论派系斗争如何变化,只要这片业务的土壤还在,人家的日子就能过得不错,这就是树大根深。
三是意识形态约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很难摆脱社会评价。这个时候,别人的眼光、舆论就可以起到道德约束你的作用。例如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三纲五常 " 等等,都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权力约束。
从今天的职场上来看,你的一切力量,根本来源是你手上的资源能否持续为公司创造价值。
这里的资源不仅是指外部资源,还有本身的技能,裁了你这摊业务就得停摆。这才是你能稳住自己在公司生态位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你有一个总监的 title,虚名是一文不值的。
二、打工之路并不安全
客观地说,我们多数人并没有掌握垄断性资源的能力,所以才有了 " 职场 35 岁 " 的泾渭分明。但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很新兴的特色。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外资进入中国,像麦肯锡、百事、普华永道、以及德勤等外企执行的都是 "Up or Out"(不晋升就离职)的人才管理策略。
所以除了少数的几个高管,外企几乎很少能看到 35 岁以上的员工。这一点跟国内的互联网大厂倒没什么差别。
一直以来,我也认为打工是最稳妥的一条路。事实上我也足够幸运,一毕业就赶上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期,触碰到了一份可能是原生家庭阶层所能摸到的天花板工作,工作光鲜,薪酬体面。
但 30 岁后,当我陆陆续续看到同龄人在工作中战战兢兢,亦或是很难回到职场,我就意识到打工这条路并不安全,应该未雨绸缪,在工作中不断地为自己的副業积累资源。
前不久,有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读者群里请教职场生存法则,一个大佬做了回复,我觉得非常地受用:
1、除了搞科研,大部分岗位都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 " 抄袭→熟练 " 是最快的成长方式。
2、基层 = 重复性工作,中层=汇总性工作 + 担责,高层=担责,所以领导并不一定比下面的人会干活,纯靠能干熬出来的领导确实没几个。
3、多在有普适性的工作技能上下功夫,比如沟通技巧 / 外语 / 人脉维护 / 经济法律常识 / 人性把握,减少重复性工作对你精力的占用,比如日报周报 /ppt Excel/ 领导发言稿 / 日常琐事,能交给 AI 搞定的就尽量甩出去。
4、工作不像爱情,多备胎是正常的,也是科学的,一主多备的斜杠青年,才能更好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抗风险。
你想全身而退,就得提前规划退路。只是很多时候,大家根本不相信自己当不了一辈子的白领,也不相信自己会中年投身其他行业。
三、一生至少改一次行
产业结构在不断变化,生产力时刻都在变迁,这些不以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美国《财富》杂志曾有数据显示,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 40 年。而麦肯锡的相关研究表明,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标准普尔 500 指数企业的平均寿命为 61 年,等到了 2016 年,这个数值已经下降到了 18 年。
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用 40 多年的时间迅速走完了西方国家 400 多年的历程,产业结构变化迅猛、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会更短。
与此同时,AI 正在引领新一轮的生产力革命。前两天,我在朋友圈刷到云深处科技的全地形越野机器人 " 山猫 ",已经能够在复杂的山地地形中行进,可以预见的是,AI 很快就会在各个领網域大量替代人类劳动力。
我想要不了几年,人们的职业发展观就会发生集体性逆转,就业市场和企业的组织形式也会随之改变,很多中型公司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轻量的个体品牌经济。
当企业的生存遭遇危机,或者整个行业没了,年轻人的失业率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大家的简历就会集体出现空窗期,用人部門也就没什么好奇怪和吹毛求疵的了。
这样一来,大家慢慢地就会发现,职业的连贯性似乎没那么重要。
在琳达 · 格拉顿和安德鲁 · 斯科特写的《百岁人生》这本书里,就提到了这样一个社会现象:在一个长寿的时代里,人生就不再是三段式的:上学、工作、退休。
而是会出现多段式的人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在工作几年之后,重新回到学校修一个新的学位,然后再继续工作。也可能是辞职休假一段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一个新的领網域。最终的人生可能是五六段、甚至七八段不同经历的一个组合。
所以年轻人不要对自己的工作焦虑、对行业焦虑,在未来这一切都会渐渐脱敏,因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不确定性的适应度和包容度都会提高。但你一定要提前做好转行的心理准备。
前两天跟一个 35+ 从大厂离职创业的朋友聊天,我问他是不是创业了就很难回去上班了,因为习惯了自由。他回答我说,自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主要以前上班也不用打卡),更多的是一种掌控感,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的。
35 岁之前,在职场少追求虚名,多积攒实利。只有这样,才会有稳稳的中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趣同学,作者:刘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