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惊天逆转!?奔驰CEO康林松呼吁欧盟降低中国电动车进口关税,欢迎阅读。
前不久被误传要「放弃」电动车计划的奔驰,又发话了。
奔驰 CEO 康林松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呼吁欧盟降低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关税,用竞争推动欧洲车企的发展,而保护主义是在让行业「走向错误的道路」。
自称是「逆向思维者」的康林松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之下应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中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这就是市场经济,让竞争发挥出来」。
用一条「鲶鱼」激活市场,这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陌生。
2020 年 1 月 7 日,特斯拉上海工厂新车交付仪式上,马斯克表示「在中国,我看到了特斯拉非常令人激动的未来」。
上海工厂划开的新篇章,不止属于特斯拉,还属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網域。
从 2018 年底奠基到 2020 年初首批国产 Model 3 交付,这段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正经历调整期,全国销量负增长,新造车面临生存难题。
特斯拉「入关」后,从成本到产品本身的优势,给到了时有新能源品牌压力,但与此同时,Model 3 的熱賣拉动了市场对新能源的认知与接受提高、基础设施和用车环境,拉动了造车新势力的趁势崛起。
上海工厂得以落地,背后自然少不了政府的支持。马斯克感慨:「感谢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上海团队的工作,我们共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
不是说在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前的中国车企没有努力,而是充满竞争力的特斯拉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行业的发展。
回到当下,康林松所提到的愿景,与特斯拉在中国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这一层面是理想化解读,就现实的角度来说,是对中国对欧洲车企的政策变化担忧。
《环球时报》称,康林松的表态「代表了一部分德国车企高管的声音」。去年,宝马全球 32.38% 的销量在中国,奔驰是 30.70%,大众的数字更高,是 35%
从欧盟计划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之初,深深扎根中国市场的德国车企便是反对者,数次在公开场合反对这一调查及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德国车企,或者说,至少奔驰一派,从康林松的一番话能够看出,在强大的现金流、技术与认可度积累下等因素下,更倾向于拥抱竞争对手,甚至希望能借竞争对手之手,换来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先决条件不同,但对竞争对手推动市场发展的希望,一如六年前上海政府决定引入特斯拉上海工厂。
康林松话语中所透露出的信息,怎么都不是这段时间中文互联网热传的「奔驰放弃全电动车计划」。
2024 年这两个多月,是纯电车的寒冬:特斯拉直言今年销量增长放缓、苹果放弃造车、外国车企放慢电动车脚步,以及中国市场近两个月来纯电车销量困境与负面新闻缠身。
或许是焦虑当头,又或许是本来就不看好新能源,让一些人迫不及待地,将奔驰实现销量 50% 来自混动与纯电车目标的时间点从 2025 年调整至 2025-2030 年之间的说法,解读为放弃全电动车计划,进而否认中国的电动化方向。
速胜论与速败论,其实都是关于竞争不正确的表态。
尽管电动车的诞生已有多年,但其技术进步与大规模推广不过是这十几年的事,对于早就在全球建立起了利益链的欧美日韩汽车产业而言,现在还没到舍下稳健、全球视角下仍有赚钱盼头的燃油车,毅然决然地转向全力发展电动车的地步。
中国汽车产业燃油车时代受制于起步晚与缺乏技术基底,在外资与合资品牌的影子下寻求发展空间,但在另一层面,燃油车领網域的相对弱势,为行业留下了大幅转身的机会。
反观欧美,康林松在去年 9 月份就警告称,即使是欧洲也无法在 2030 年之前做好完全电动化的准备。
不止如此,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外媒关于电动车的报道来看,欧美汽车行业转向电动化的接受度仍需提高,无论是从工人还是经销商、车企的角度来说。
工人因担忧失去工作机会而反对或阻挠电动车工厂的建设;经销商反馈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电动车销售压力大,进而联名反对拜登的电动化方案;车企将目标与产能目标一降再降 ……
站在对立的角度。
燃油车基底深厚的外国汽车产业,需要放慢电动化转身进程,他们自信于手上的牌,看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而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随着渗透率的提升,进入更为残酷的淘汰赛阶段,甚至在李想此前的微博来看,竞争已经能够进入了收购落后产能的阶段,这是决赛的象征,也是行业发展开始步入平稳的体现。
从全球角度而言,减轻对石油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追求是长期议题,对于国内汽车行业而言,新能源汽车是另辟蹊径在获得更大胜利可能的新赛道,开弓没有回头箭,而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有能力撼动燃油车时代的堡垒。
对立是一种角度,但更理性的角度,是站在竞争的角度。
从这一角度来看,康林松的表态是应该被赞许的。即使这样的表态,背后有着他对奔驰能力的自信,但更重要的,是他对竞争、对市场的深度思考,对公平竞争的推崇。
但凡相信——只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带来优秀的产品,才能诞生 / 维系伟大的企业,这样的赞许都应该是被鼓励的。
过去一个多月,在中国许多财经类的自媒体报道中,充斥着许多自我否定的言论,譬如,中国电动车陷入危局、奔驰不玩了、苹果不玩了、美国不玩了等等。
我们今天写下这篇文章,写下「惊天逆转」四个大字,其实也是对这种自我否定的否定。
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更多的鲶鱼,需要「无畏」的信念,需要支持公平市场竞争的友人。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