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30天订单破10万!广州体验问界M8:凭什么能爆火?,欢迎阅读。
余承东在社交平台宣布,鸿蒙智行问界 M8 开启预订一个月后,小订量正式突破 10 万辆。
很难想象,一款 40 万级产品能够做到还没公布具体亮点的情况下就能成为爆款。不说别的,如果问界汽车的产能跟得上,且能完全消化这 10 万辆的小订量,问界 M8 要冲击今年 40 万级 SUV 市场的销冠似乎没有太大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 问界 M8 小订量突破 9 万辆 " 的消息也不过是在 3 天前,这么看来潜在用户在假期体验之后便决定了下订。
图源:微博 @余承东
问界 M8 的定位介乎于问界 M7 和问界 M9 之间,且其体量会更接近问界 M9,为什么问界 M8 能够做到 " 未上市就火 ",难道仅仅因为比问界 M9 更便宜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借着首批实车到店的机会,电车通进行一波到店观察和实车体验。
鸿蒙智行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有两个,一是华为授权体验店,二是鸿蒙智行的直营经销商门店。然而,广州市内唯一一辆问界 M8 展车坐落在商场一楼的大厅中央,而非经销商门店或者体验店。这一举措也为问界 M8 积攒了不少人气:来看车的不全是客户,当中一部分只是逛商场时路过的 " 吃瓜群众 "。
即便在人流量偏少的工作时间,销售仍接待得不亦乐乎,对问界 M8 有意向的客户确实不少。
图源:电车通摄制
电车通观察到,与销售人员聊得不亦乐乎的客户,基本是一家老小过来看车的,南哥一家三口更是从东莞开车赶过来,就为了看看问界 M8 的实车。
与南哥沟通之后得知,他现在开着奔驰 GLB,虽然也有豪华调性,但各方面体验都比较一般,因而想购置一辆价格不算贵且三排体验都不错的车型。他补充道:" 本来想着直接预订问界 M8,但仔细想想好像又没有那么着急买车,所以今天特地过来看看实车再做决定。"
由于平常需要接待客户、与家人一起户外出行,他对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体验尤为关注,空间、舒适缺一不可。南哥特地对比了一下竞品理想 L9、理想 L8:他对理想 L8 的第三排乘坐体验不是那么满意,虽然比较认可理想 L9 的乘坐体验,但是问界 M8 的预售起步价仅为 36.8 万,因而决定体验了问界 M8 再做打算。
另外,一对有些年纪的夫妇给电车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他们对车内的用料、備份厢空间、车机系统的智能化体验比较感兴趣,还特地询问销售人员何时可以试驾,以及问界 M8 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后续是否有机会更新到 L3。
很显然,这对夫妇对新兴事物比较感兴趣,对智能化体验尤为期待,而有华为加持的问界汽车在智能化领網域确实属于独一档水平。除此之外,"8" 对于华人而言始终有着独特的 " 玄学 " 加成,他们不选问界 M7 和问界 M9,偏偏预订问界 M8 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
综合来看,问界 M8 有着比较清晰的用户画像,看车用户基本在 35 岁以上,而且多为商务精英和多孩家庭,相比价格,他们对产品的舒适、空间、智能等方面更加敏感。
不难看出,问界 M8 的直接竞争对手是理想 L9,还想着顺带抢占奥迪 Q5L、奔驰 GLC、宝马 X3 等传统豪华品牌 SUV 的市场份额。接下来,我们再看回问界 M8 这款产品怎么样。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参数信息,相比问界 M9,问界 M8 的车长短了 40mm,轴距短了 5mm,因此在视觉效果上,问界 M8 的体量依然有大型 SUV 的感觉,放在商场中央很难被忽略。
问界 M8 和问界 M9 的设计语言高度一致,但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以下三点一眼区分出这两款车型:
问界 M9 的贯穿式日间行车灯与左右灯组的连接处,位于灯组中间,而问界 M8 则有些 " 悬吊 " 左右大灯组的感觉。
问界 M8 依然配备百万级像素大灯,都没有配备 ISD 智能互動灯,只有一条简单的贯穿灯带。
2025 款问界 M9 采用的是全隐藏式门把手,问界 M8 采用的是类似小米 SU7 的半隐藏式门把手。顺带一提,问界 M8 的这一设计获得现场不少客户的好评。
我们知道,2025 款问界 M9 已经开始应用四个激光雷达,而问界 M8 仅采用两颗激光雷达,没有左右两侧的固态激光雷达。不过电车通发现,问界 M8 车机系统上的相关智驾功能与 2025 款问界 M9 没有区别,因此问界 M8 依然会配备 " 满血版 " 华为乾崑智驾,只是在侧向的感知能力上稍逊一筹。
问界 M8 采用的增程系统与 2025 款问界 M9 一致,但由于车身重量更轻且电池容量更大,问界 M8 的续航能力更强,CLTC 纯电续航最高可达到 310km,CLTC 综合续航最高可达 1526km,而且理论上其加速能力有望比 2025 款问界 M9 更强一些。
接下来再看大家比较关注的内饰表现,由于官方还没有公布详细的配置表,电车通只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判断问界 M8 的配置水平。
电车通留意到,问界 M8 在硬體上与 2025 款问界 M9 基本无差距,三连屏设计得以保留,中控屏内置 HarmonyOS 4 系统,HUD 没有缺席,只是音响采用的是 HUAWEI SOUND 活力系列,而非问界 M9 的卓越系列,扶手台的布局样式与 2025 款问界 M9 有所不同,但也提供了无线充电面板和杯架,实用性有所保证。
前排座椅都给到比较舒适的头枕,而且坐垫足够长,因此前排的舒适性确实没有毛病。
再看回后排,问界 M8 展车为 "2+2+2" 的六座布局,第二排没有配备小桌板,但均采用零重力座椅,而且经过电车通体验后发现,第二排座椅在未开启零重力模式下,为了增加中间通道的空间,会比较靠近车窗,而开启零重力模式之后,座椅会尽可能接近中间位置,从而获得更宽敞的躺平空间。
除此之外,车载冰箱、最新的投影系统都没有缺席,第三排的乘坐感受确实不足问界 M9,但应对中短途不会有太大问题。目前可以确认的是,问界 M8 没有配备 2025 款问界 M9 的车载卫星通信功能和智能隐私车窗。
如果让电车通来总结问界 M8,没有配备注重奢华调性、技术硬实力等用户不常用的尖端配置,让问界 M8 的购车门槛能比 2025 款问界 M9 低 10 万元,在这基础上还保留了智驾体验、舒适性配置的优势,而这两点恰恰是大部分家庭用户所看重的,这才让问界 M8 实现 " 未上市就火 " 的局面。
起初,国内高端家用 SUV 市场以 BBA 传统豪华品牌车型为主,但这几年被特斯拉 Model Y、理想 L 系列和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 M 系列、智界 R7 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消费者已经对问界 M7 和问界 M9 比较熟悉,在问界 M8 亮相实车之前就已经有基本的认知,如今经过体验过实车之后,更多用户选择了下订,很显然这超 10 万辆小订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化成大定量,使得问界 M8 成为品牌全新的销量主力。
虽然官方暂未公布问界 M8 的详细配置表,但按照问界 M7 和问界 M9 的调性,电车通猜测问界 M8 的底盘用料、科技配置和智驾配置很有可能全系一致,强调乘坐体验的后排投影系统、零重力座椅可能需加价选装。
入门版已满足 SUV 用户出行需求,就看你是否愿意对这些舒适性配置买单了。
(封面图源:电车通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