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四季度大赚超35亿,券商“一哥”,翻身,欢迎阅读。
业务 " 瓶颈 " 隐现
在 A 股,券商板块被誉为牛市的旗手和标杆。
每当行情来临之际,券商板块的表现往往最为激烈,并带领指数向上 " 攻城拔寨 "。
而在一众券商股中,近年来表现最为活跃的当数互联网券商龙头东方财富。在去年 9 月的脉冲式行情中,东方财富曾持续多日霸榜 A 股交易量榜榜首,其中在 10 月 9 日行情亢奋之际,东方财富的成交额更是高达 900.38 亿,一举打破了 A 股近 17 年的个股单日成交金额纪录。
从成交活跃度和受关注程度来看,东方财富显然已经取代了中信证券成为新的 " 券商一哥 "。
据财报显示,东方财富最主要的两块营收来源是证券经纪和基金代销,都是与行情直接相关的业务。相比之下,中信证券的业务结构则相对稳定,证券投资、经纪、资产管理和证券承销四大传统业务都有涉猎,这保证在行情不好时也有稳定的收益。
从股价表现来看,东方财富也确实没有 " 券商一哥 " 应有的沉稳走势,虽然市值超 3000 亿,但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走势。
还是以去年 9 月的脉冲式行情为例,东方财富的股价仅用 8 天便暴涨了 91.52%,随后股价继续走高,3 个月涨幅超过 150%;然而随着行情冷却,东方财富的股价开始走弱,截至 4 月 1 日收盘其股价仅为 22.2 元 / 股,相较于 11 月的高点 31 元 / 股下跌了约 29%。
总结而言,虽然东方财富在市场活跃度等方面超越了中信证券,但结合业务来看,东方财富要成为真正的 " 券商一哥 " 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期为王
A 股是一个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的市场。
据海通证券研究显示,A 股以 3 年至 4 年作为一个周期轮回,每一次周期轮回都会出现相应的低点。以上证指数为例,2005 年以来分别有五次历史大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东方财富自然也难逃周期轮回。据统计,在过去的 2021 年至 2023 年期间,上证指数的涨幅分别为 4.8%、-15.13% 和 -3.7%,而同期东方财富的营收增速分别为 58.94%、-4.65% 和 -11.25%,可见其业绩增速和指数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来到 2024 年,随着行情波动幅度加大,东方财富这种业绩与指数 " 同涨跌 " 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据东方财富披露的财报显示,在 2024 年的四个季度,东方财富的营收增速分别为 -12.6%、-15.35%、-13.86% 和 65.86%,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3.7%、-4.27%、0.09% 和 79.81%,可以看到四季度的表现格外亮眼,而与之对应的则是 A 股在三季度末走出了一轮脉冲式的上涨行情,上证指数自 9 月 19 日见底后快速拉升,仅用 9 个交易日便从最低的 2689.7 点上涨至 3674.4 点,指数涨幅超过了 30%。
可以这样说,虽然过去的三个季度业绩平平,但伴随着市场在 9 月末暴涨,东方财富业绩也出现了大幅的上涨。
为何东方财富的业绩会和市场走势有这么高的关联度?
这背后跟东方财富的业务结构有很大关系。资料显示,早期的东方财富是财经资讯平台和投资内容社区,营收主要来自金融数据服务和广告服务;2012 年。东方财富取得基金代销牌照并以天天基金网为平台开展业务,2015 年时基金代销相关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占比达到了 83%,原有的金融数据服务和广告服务占比迅速下降。
2015 年,东方财富再次迎来业务更新,当年收购了西藏同信证券,拥有了券商牌照,证券经纪业务逐渐成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
截至 2024 年四季度末,东方财富的营收主要来自证券服务和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两大板块,其中证券服务全年营收 84.94 亿,营收占比为 73.19%;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全年营收 28.41 亿,营收占比为 24.49%,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合计为 97.68%。就如开头所说,无论是证券经纪和基金代销,这两项都是与行情直接相关的业务,这就导致了东方财富的业绩与行情走势高度关联。
业务 " 瓶颈 " 隐现
从目前来看,东方财富这种高度依赖证券经纪和基金代销的业务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而这样的业务模式,会让业绩的波动性加大,每当大行情来临时,由于东方财富特殊的业务结构,其会得到投资者的格外关注,股价随之暴涨;而当行情逐渐归于平淡时,东方财富的股价则会迅速走低。
还是以去年 9 月的脉冲式行情为例,东方财富的股价仅用 8 天便暴涨了 91.52%,随后股价继续走高,3 个月涨幅超过 150%;然而随着行情冷却,东方财富的股价开始走弱,截至 4 月 1 日收盘股价仅为 22.2 元 / 股,相较于 11 月的高点 31 元 / 股下跌了约 29%。结合股东人数来看,在 2024 年四季度,东方财富的股东人数从 90.77 万暴增至 124.9 万,同比增长 37.65%;但到了今年 2 月 28 日股东人数又下降至 117.4 万。
除了业绩和股价受市场影响容易出现大幅波动之外,东方财富两大业务都已经出现 " 触顶 " 的迹象。
以营收占比最高的证券经纪业务为例。2015 年东方财富收购了西藏同信证券,拥有了券商牌照之后,其开始大力发展证券经纪业务。
过去,东方财富在证券经纪业务上的优势主要为线上的流量优势。上面的内容中提到,早期的东方财富是财经资讯平台和投资内容社区,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在 2007 年牛市阶段,东方财富日均页面浏览量达到千万以上,超过了金融界以及和讯。巨大的流量优势,让东方财富拥有极低的获客成本,而这也让其有底气可以通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佣金率去抢占用户,最终推动经纪业务快速发展。
然而,经过了近 10 年的开发后,东方财富自身的流量红利已经基本耗尽,近年来东方财富已经开始通过 " 买量 " 来获客,再叠加目前券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券商都在通过低佣金手段来获取用户,东方财富过去这种依赖低佣金去获客的方式已经逐渐行不通了。
整体而言,无论是证券经纪还是基金代销,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开发之后,东方财富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虽然东方财富在市场活跃度等方面超越了中信证券,但结合业务来看,东方财富要成为真正的 " 券商一哥 " 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自 " 侃见财经 ",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