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微短剧带火了这些城,产业地图显影生意经,欢迎阅读。
最近,一份关于微短剧 " 分类分层审核 " 的檔案在网络的流传,引发了业界震动。
根据这份最新的 " 分类分层审核 " 檔案的要求,以后的网络微短剧不仅要分为 " 重点 " 和 " 其他 ",还要在这个 " 其他 " 中分出个 " 普通 " 来。
" 重点 " 微短剧的管理要求没变,凡是题材特殊,成本超 100 万,或是要在视频网站首屏首页重点推送的,都需要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
成本低于 30 万的 " 其它 " 类微短剧管理要求也没变,只需要平台审核并报省级广电部门备案。
而新增的 " 普通 " 这一类微短剧,是指成本 30-100 万的非 " 重点 " 项目。原本它们也只需要平台自审即可,但现在依规需要在广电总局 " 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 " 上申报,由省级广电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审核和完成片审查。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 " 小程式 " 类微短剧的成本就落在这个区间。
这意味着,未来这一部分微短剧的上新节奏和内容宽容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省级广电部门的审查效率、周期和尺度把握经验。
再换句话说,未来的微短剧就像现在的网络剧一样,在什么地方备案将成为一门 " 学问 "。
目前,从野蛮生长一路走来的微短剧,已经形成了几个区别于传统影视剧的地網域 " 重镇 ",显示出了一定的集群效应。按照属地就近备案的方便原则推理,这些地区的省级广电部门,很可能将因为微短剧新规迎来业务繁忙期。
横店微短剧专属拍摄楼
究竟哪些省市的影视公司,成功站到了微短剧的风口上?它们分别擅长微短剧产业的哪个环节?在哪类微短剧赛道领先?
我们不妨从今年 Q1 重点微短剧的备案情况、" 小程式 " 类微短剧的投流数据统计和相关承制公司的统计情况,来描画一下微短剧产业的 " 地图 "。
重点微短剧,三地独大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剧目共 681 部。尽管与微短剧相关的行业话题依旧如火如荼,但从备案数量来看,呈明显的逐月下降趋势。
1 月份,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剧目共 297 部、11651 集,2 月份为 222 部、7877 集,3 月份就下降至 162 部、6310 集。
不过,虽然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备案总数有下降,但排名前三的省(市)始终是北京、浙江、广东三地。
其中,北京通过网络微短剧占全国备案公示数量的比例,逐月上升。1 月份的时候,还是 52 部 2060 集占比 17.5% 排名第三,2 月份通过网络微短剧 43 部 1365 集占比 19.4%,3 月份占比就达到了 33 部、913 集 20.4% 排名第一。
浙江通过的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数量占比,则不断下滑。1 月份浙江通过 83 部 3314 集,占比 27.9%,2 月份浙江通过 40 部 1729 集,占比 18%,3 月份浙江通过 23 部、1010 集,占比 14.1%。
广东本季度三个月份通过的网络微短剧,占比也有明显下滑。分别为 1 月份 59 部 2861 集,占比 19.8%;2 月 33 部 1594 集占比 14.8%;3 月 13 部 609 集占比 8%。
北京、浙江、广东三地第一季度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备案数量的变化,并非意味着浙江、广东两地在微短剧赛道上的衰退。它暗示的是,在 " 重点 " 微短剧项目上,传统影视公司的逐渐起势。而新兴微短剧玩家,则更多奔赴与用户贴身肉搏的小程式剧战场。
这从今年 1-3 月份,三地备案的部均集数也能瞧出端倪。
北京是传统影视公司聚集地,通过备案的微短剧,部均集数始终最低。这是因为北京通过备案的微短剧,有大量 24 集、40 集的,以长视频平台为目标播出渠道的横屏微短剧。而浙江、广东的部均集数则始终偏高。
以浙江为例,1-3 月备案的重点微短剧部均集数分别为 40、43、44 集。这是因为,浙江有大量的小程式剧头部公司,备案了多部集数 70-100 集的重点小程式剧。
2024 年 2 月浙江通过备的部分案微短剧
小程式剧的主战场并不在 " 重点 " 项目上,尤其在监管收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更多主营小程式剧的公司,把生产重心放在了成本 100 万以下的作品上,以数量搏爆款,在 " 投流 " 游戏中卷生卷死。
普通微短剧:承制两强相争,平台三足鼎力
如果说传统影视公司在重点微短剧项目中的优势逐渐明显,那普通量级的微短剧,究竟哪个省市最强,又强在哪个环节呢?
我们先来看微短剧相关企业的数量。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月,我国现存 7.94 万家微短剧相关企业,其中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广州,第二的却不是印象中微短剧创作繁荣的杭州或东阳(横店),而是西安(4154 家相关企业)。
婚庆公司转型的头部西安微短剧承制公司
为什么西安会有那么的微短剧相关企业?
如果把微短剧的生产链条分解为上游 IP、中游制作、下游分销的话,西安聚集了大量负责制作的小微影视企业,它们大多从杭州和重庆接手剧本,在西安完成拍摄,再交由平台方进行后续的宣推和分发。
这些公司有不少从信息流广告公司转型而来,有网文 " 广告 " 的拍摄经验,对抓爽点、控成本很有心得,与小程式剧天然适配。
从爆款微短剧数量来看,来自西安的制作公司也遥遥领先。
根据 " 短剧自习室 " 的统计,2022 年 9 月 -2023 年 11 月这 14 个月中,爆款上榜数量前十的承制方中,来自西安的承制方占比 44%,西安诺点、西安匣子、西安丰行、西安秋元、西安文无、西安等闲等公司,都排名靠前。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部上榜爆款剧承制方的话,东阳(横店)的承制公司比例也很高(20 家)。不过,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尤其是场景优势的横店,成为微短剧承制重镇,并不出乎意料。
刚才提到,西安的承制公司多从杭州、重庆的上游公司接剧本,再完成拍摄。那么这个 " 上游 " 公司指的是什么呢?
很显然是微短剧的 IP 提供者,很多时候它们也是后续的投流推广者。
根据 data eye 短剧观察统计,2024 年第一季度,关联短剧热力值最高的企业排名前 5 位,分别是点众、九州、麦芽、番茄、天桥。
其中,点众扎根北京,从网文起家,今年凭借与咪蒙团队合作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彻底出圈;九州文化总部在嘉兴,在杭州、上海、北京、横店、广州、重庆、长沙都设有分部;麦芽传媒 MCN 起家,总部设在重庆;番茄是字节跳动旗下的短剧公司,从红果短剧更名而来,与番茄小说共享厂牌,主打免费;天桥则来自郑州,算是异军突起的短剧公司。
据了解,这上榜的几家关联方,除番茄外,均有上亿流动资金,用于滚动 " 投流 ",支撑旗下开发的微短剧能获得高市占率。这也让北京、浙江、重庆成为了投流类小程式剧的产业心脏。
虽然目前还无法预测,新规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微短剧的市场活力,但可以肯定的是,敢于在市场与观众贴身肉搏的微短剧,总有生存空间可开拓。
经过数年发展,微短剧已经形成了与传统影视剧分流的产业模式与内容逻辑,也在吸纳了一批新内容创作者后形成了数个新产业中心。媒介深度融合的当下,影视内容产业需要微短剧这个輕型機車兵赛道的补充。在规范管理和深度回调后,期待微短剧行业的好消息。
【文 / 铁皮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