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气氛到位了,他们的理想真能实现吗,欢迎阅读。
相信大家对于每年的小鹏 1024 汽车科技日以及蔚来 NIO Day 都已经很熟悉了,前几天理想汽车也举办了第一届的理想家庭科技日活动。从形式上讲,理想算是把小鹏和蔚来这两个活动的精髓都学到手了,既全面 " 晒冷 " 了现阶段的最新科技并为接下来的新品做好铺垫,也不忘让众多理想车主一家老小亲身参与其中,突出理想主打的家庭属性。
不得不说,理想是懂流量密码的。虽然这次发布会依然是围绕充电补能、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三个最热门的主线展开,但首次发布的 "5C 充电 "、" 通勤 NOA"、认知大模型 "Mind GPT" 以及 "50 万元以上销量第一 " 的纯电旗舰 MEGA 等,都立马在社交平台引发了相当多的讨论,妥妥地收获了一大波关注和流量。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板块单独拎出来都可以好好地写上几千字,但这里我先化整为零,结合自己的理解,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来简单聊一聊。
一、 "800V+4C"?那我来个 "5C"。
前段时间关于 800V 超快充的话题,我都和大家聊过好几次了(传送门)。众所周知,采用 800V 高压平台和 3C/4C 电池不但能大幅缩短充电时间,配合 SiC 电驱动系统还可以有效提升续航里程,绝对是个好东西。对于纯电动车用户来讲,是个实打实能提升用车体验的技术,也是业界公认的未来发展趋势。
但碍于技术和成本所限,目前能提供满血版 "800V+4C 电池 " 组合的量产车型也就只有小鹏一家。按照小鹏的官方数据,搭载 4C 电池包的 G9 在自家 S4 超快充桩上,可实现最快充电 5 分钟续航增加 200 公里。
而就在 4 月份的车展上理想发布 " 双能战略 " 时提到,全新的纯电车型搭载 4C 麒麟电池,在自家超充桩上可以实现充电 10 分钟续航增加 400 公里。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 " 乘以 2",实际上这意味着理想的方案可以更长时间地稳定在高功率区间。
就当大家认为理想在这方面即将追上小鹏的时候,没想到这理想这次直接抛出了 "5C" 的概念,表示理想 5C 车型可以实现峰值 500kW 以上的充电功率,在 -10 ° C 至 40 ° C 的宽温網域区间均可实现充电 4 分 30 秒续航增加 200 公里,9 分 30 秒(10 分钟内)续航增加 400 公里;但如果要续航增加 600 公里,时间就需要拉长到 22 分钟了。
有一说一,如果理想只是直白地说充电时间比小鹏 " 缩短 30 秒 ",估计大家都只会淡然一笑不以为然,但现在抛出 5C 的概念,似乎瞬间就比小鹏的 4C 又高出了一个段位。
从会上关于 5C 电池部分的介绍中可以见到,从电池包的结构和封装技术上看,基本上和此前宣传的宁德时代 4C 麒麟电池别无二致。而之所以能从 4C 更新到 5C,主要是在电芯的正负极和电解液材料、以及降低电芯发热量、提升电池包散热能力等几个方面做了些优化和改进。
我无意挑起双方粉丝的口水战,当然也没拿到理想的实车做测试,但如果理想所言非虚,这看似无关痛痒的 "30 秒 ",的确是技术上一个不小的进步。
我当然知道大家在关心什么,关于这 5C 电池的安全问题,也就只能留待时间来验证了。至于那个充电机器人,其实以前有些品牌也展示过类似的设计,实用性和体验就等正式部署后再评价了。
二、 另辟蹊径的城区 NOA 和通勤 NOA
城区领航辅助驾驶是今年的热门话题,除了小鹏和 " 华为系 " 的几个品牌之外,蔚来和理想的城区领航辅助都会在下半年落地。其中,能落地的最关键原因是各家都找到了 " 不依赖高精地图 " 的办法。
众多场景中,最考验功力的莫过于城区繁忙十字路口的无保护左 / 右转了。
加强感知能力当然是重中之重,但和其他几个品牌的做法不同,理想这次针对城市中超出感知范围或视野被遮挡的复杂路口,拿出了两个全新的招数。
一是引入了 NPN(NeuralPriorNet)神经先验网络,通过云端大模型对复杂的路口特征进行提取,在车辆经过路口时与车端的实时 BEV 特征融合,增强车端的实时感知。二是引入 TIN(Traffic Intention Net)信号灯意图模型,通过大量学习人类司机在真实路口应对信号灯变化的行为,来判断真实的信号灯信息。
简单概括一下,NPN 神经先验网络就是借助理想已经跑在全国各地的车辆采集到的各个路口的数据,通过理想自己研发的大模型提取各个路口的特征,生成一张张只有系统自己才能看懂的 " 图 "。
日后当激活城市 NOA 功能的车辆行经过这些路口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把这个 " 图 " 的特征和实时生成的 BEV 特征进行匹配和融合,等于间接给车辆开了 " 天眼 "。
换句话说,这就等于让车辆具备了 " 未卜先知 " 的能力。打个比喻,就像你在自己家里,就算晚上关了灯,你闭上眼睛都能知道各个家具的位置一样。因为你腦海里早就有家里的地图了,摸到门把手就知道钥匙孔在哪里了。
至于 TIN 信号灯意图模型,其实就是通过观察周边行人和车辆的动态,来反判信号灯的情况。这个相对好懂,就是一个逆向推理的过程。例如当你在中间直行车道上停下,但右侧右转车道的车辆都可以顺畅前行,那可能意味着这时候你所在的直行车道是红灯,而右转车道是绿灯。
由于这两项技术的理论过于硬核了,就连理想汽车的朗咸朋博士要简单解释一下都足足写了上千字。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我直接截取了郎博士在微博上的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研读一下。
至于首次提出的通勤 NOA,可以大约理解为此前类似 " 跨楼层记忆泊车 " 功能的一种泛化和延伸。经过多次对同一路线的记忆和训练,让车辆除了能记住这条固定路线之外,还可以生成一张 " 专用地图 "。再结合实时 BEV 信息和 NPN、TIN,就可以实现点到点固定路线的城区 NOA 了。
三、 理想 MEGA 真能做到 "50 万元以上销量第一 " 吗?
最后再来简单聊聊很多人都很关心的理想纯电旗舰 MEGA 吧。
关注李想社交平台的网友都会知道,其实李想早前已经零零散散地透露过不少关于这台代号 W01 新车的信息了。各种零碎信息拼凑之后大概可知,MEGA 外形类似 MPV,采用三排七座(223)或八座(233)布局,有双侧电滑门且采用 19 寸轮毂。
在三电系统方面,标配 800V 高压 +5C 电池。考虑到 "22 分钟增加 600 公里续航 " 的说法, MEGA 的纯电续航能力估计在 800 公里以上。此外既然是旗舰车型,前后双电机四驱,以及激光雷达 + 双 Orin 芯片也是必然标配的了,最重要的是售价在 50 万元以上。
目前国内售价在 50 万元以上的纯电车型主要包括了特斯拉 Model S/X、蔚来 ES8、极氪 009、高合 HiPhi X/Z,以及比亚迪仰望 U8/U9 等,而燃油车则包括了 BBA 等传统豪华品牌在内的多个车型。
要实现理想口中的 " 第一 ",月销量保守估计也要超过 7 千台。别说 50 万元了,现在即使在 30 万元以上,月销量超过 7000 台的纯电车型都并不多见。换句话说,理想 MEGA 这目标真的堪称 "Mission Impossible" 了。
大家觉得理想的目标真能实现吗?
2023/6/23
技术解读
by 韦熙宇
↓JDM 爆款回货,点击购买↓
↓随时购买,都享福利价↓
↓点击进入 大家车商城 选购好物↓
↓点击前往提问 更多大咖为你解答↓
觉得好看的话
请多多 " 三连 " 支持我们吧
左下角分享给朋友
右下角点亮 " 赞 " 和 " 在看 "
最后欢迎新来的小伙伴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