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氣氛到位了,他們的理想真能實現嗎,歡迎閱讀。
相信大家對于每年的小鵬 1024 汽車科技日以及蔚來 NIO Day 都已經很熟悉了,前幾天理想汽車也舉辦了第一屆的理想家庭科技日活動。從形式上講,理想算是把小鵬和蔚來這兩個活動的精髓都學到手了,既全面 " 曬冷 " 了現階段的最新科技并為接下來的新品做好鋪墊,也不忘讓眾多理想車主一家老小親身參與其中,突出理想主打的家庭屬性。
不得不說,理想是懂流量密碼的。雖然這次發布會依然是圍繞充電補能、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三個最熱門的主線展開,但首次發布的 "5C 充電 "、" 通勤 NOA"、認知大模型 "Mind GPT" 以及 "50 萬元以上銷量第一 " 的純電旗艦 MEGA 等,都立馬在社交平台引發了相當多的讨論,妥妥地收獲了一大波關注和流量。
可以說,幾乎每一個板塊單獨拎出來都可以好好地寫上幾千字,但這裡我先化整為零,結合自己的理解,挑幾個比較有意思的點來簡單聊一聊。
一、 "800V+4C"?那我來個 "5C"。
前段時間關于 800V 超快充的話題,我都和大家聊過好幾次了(傳送門)。眾所周知,采用 800V 高壓平台和 3C/4C 電池不但能大幅縮短充電時間,配合 SiC 電驅動系統還可以有效提升續航裡程,絕對是個好東西。對于純電動車用戶來講,是個實打實能提升用車體驗的技術,也是業界公認的未來發展趨勢。
但礙于技術和成本所限,目前能提供滿血版 "800V+4C 電池 " 組合的量產車型也就只有小鵬一家。按照小鵬的官方數據,搭載 4C 電池包的 G9 在自家 S4 超快充樁上,可實現最快充電 5 分鍾續航增加 200 公裡。
而就在 4 月份的車展上理想發布 " 雙能戰略 " 時提到,全新的純電車型搭載 4C 麒麟電池,在自家超充樁上可以實現充電 10 分鍾續航增加 400 公裡。
别以為這只是簡單的 " 乘以 2",實際上這意味着理想的方案可以更長時間地穩定在高功率區間。
就當大家認為理想在這方面即将追上小鵬的時候,沒想到這理想這次直接抛出了 "5C" 的概念,表示理想 5C 車型可以實現峰值 500kW 以上的充電功率,在 -10 ° C 至 40 ° C 的寬溫網域區間均可實現充電 4 分 30 秒續航增加 200 公裡,9 分 30 秒(10 分鍾内)續航增加 400 公裡;但如果要續航增加 600 公裡,時間就需要拉長到 22 分鍾了。
有一說一,如果理想只是直白地說充電時間比小鵬 " 縮短 30 秒 ",估計大家都只會淡然一笑不以為然,但現在抛出 5C 的概念,似乎瞬間就比小鵬的 4C 又高出了一個段位。
從會上關于 5C 電池部分的介紹中可以見到,從電池包的結構和封裝技術上看,基本上和此前宣傳的寧德時代 4C 麒麟電池别無二致。而之所以能從 4C 更新到 5C,主要是在電芯的正負極和電解液材料、以及降低電芯發熱量、提升電池包散熱能力等幾個方面做了些優化和改進。
我無意挑起雙方粉絲的口水戰,當然也沒拿到理想的實車做測試,但如果理想所言非虛,這看似無關痛癢的 "30 秒 ",的确是技術上一個不小的進步。
我當然知道大家在關心什麼,關于這 5C 電池的安全問題,也就只能留待時間來驗證了。至于那個充電機器人,其實以前有些品牌也展示過類似的設計,實用性和體驗就等正式部署後再評價了。
二、 另辟蹊徑的城區 NOA 和通勤 NOA
城區領航輔助駕駛是今年的熱門話題,除了小鵬和 " 華為系 " 的幾個品牌之外,蔚來和理想的城區領航輔助都會在下半年落地。其中,能落地的最關鍵原因是各家都找到了 " 不依賴高精地圖 " 的辦法。
眾多場景中,最考驗功力的莫過于城區繁忙十字路口的無保護左 / 右轉了。
加強感知能力當然是重中之重,但和其他幾個品牌的做法不同,理想這次針對城市中超出感知範圍或視野被遮擋的復雜路口,拿出了兩個全新的招數。
一是引入了 NPN(NeuralPriorNet)神經先驗網絡,通過雲端大模型對復雜的路口特征進行提取,在車輛經過路口時與車端的實時 BEV 特征融合,增強車端的實時感知。二是引入 TIN(Traffic Intention Net)信号燈意圖模型,通過大量學習人類司機在真實路口應對信号燈變化的行為,來判斷真實的信号燈信息。
簡單概括一下,NPN 神經先驗網絡就是借助理想已經跑在全國各地的車輛采集到的各個路口的數據,通過理想自己研發的大模型提取各個路口的特征,生成一張張只有系統自己才能看懂的 " 圖 "。
日後當激活城市 NOA 功能的車輛行經過這些路口的時候,系統就會自動把這個 " 圖 " 的特征和實時生成的 BEV 特征進行匹配和融合,等于間接給車輛開了 " 天眼 "。
換句話說,這就等于讓車輛具備了 " 未卜先知 " 的能力。打個比喻,就像你在自己家裡,就算晚上關了燈,你閉上眼睛都能知道各個家具的位置一樣。因為你腦海裡早就有家裡的地圖了,摸到門把手就知道鑰匙孔在哪裡了。
至于 TIN 信号燈意圖模型,其實就是通過觀察周邊行人和車輛的動态,來反判信号燈的情況。這個相對好懂,就是一個逆向推理的過程。例如當你在中間直行車道上停下,但右側右轉車道的車輛都可以順暢前行,那可能意味着這時候你所在的直行車道是紅燈,而右轉車道是綠燈。
由于這兩項技術的理論過于硬核了,就連理想汽車的朗鹹朋博士要簡單解釋一下都足足寫了上千字。所以我就不在這裡展開了。我直接截取了郎博士在微博上的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研讀一下。
至于首次提出的通勤 NOA,可以大約理解為此前類似 " 跨樓層記憶泊車 " 功能的一種泛化和延伸。經過多次對同一路線的記憶和訓練,讓車輛除了能記住這條固定路線之外,還可以生成一張 " 專用地圖 "。再結合實時 BEV 信息和 NPN、TIN,就可以實現點到點固定路線的城區 NOA 了。
三、 理想 MEGA 真能做到 "50 萬元以上銷量第一 " 嗎?
最後再來簡單聊聊很多人都很關心的理想純電旗艦 MEGA 吧。
關注李想社交平台的網友都會知道,其實李想早前已經零零散散地透露過不少關于這台代号 W01 新車的信息了。各種零碎信息拼湊之後大概可知,MEGA 外形類似 MPV,采用三排七座(223)或八座(233)布局,有雙側電滑門且采用 19 寸輪毂。
在三電系統方面,标配 800V 高壓 +5C 電池。考慮到 "22 分鍾增加 600 公裡續航 " 的說法, MEGA 的純電續航能力估計在 800 公裡以上。此外既然是旗艦車型,前後雙電機四驅,以及激光雷達 + 雙 Orin 芯片也是必然标配的了,最重要的是售價在 50 萬元以上。
目前國内售價在 50 萬元以上的純電車型主要包括了特斯拉 Model S/X、蔚來 ES8、極氪 009、高合 HiPhi X/Z,以及比亞迪仰望 U8/U9 等,而燃油車則包括了 BBA 等傳統豪華品牌在内的多個車型。
要實現理想口中的 " 第一 ",月銷量保守估計也要超過 7 千台。别說 50 萬元了,現在即使在 30 萬元以上,月銷量超過 7000 台的純電車型都并不多見。換句話說,理想 MEGA 這目标真的堪稱 "Mission Impossible" 了。
大家覺得理想的目标真能實現嗎?
2023/6/23
技術解讀
by 韋熙宇
↓JDM 爆款回貨,點擊購買↓
↓随時購買,都享福利價↓
↓點擊進入 大家車商城 選購好物↓
↓點擊前往提問 更多大咖為你解答↓
覺得好看的話
請多多 " 三連 " 支持我們吧
左下角分享給朋友
右下角點亮 " 贊 " 和 " 在看 "
最後歡迎新來的小夥伴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