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一克跌20元,现在入手金条合适吗?,欢迎阅读。
金价跌超 6% 引热议,专家析因后市走势。
" 金价跌宕起伏,心态崩了 "" 实物黄金还是保值的,希望不要跌太多 "" 还好清明节前卖出了,吓死人 "…… 近日,金价下跌,部分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交流购买金条的经验。
北京时间 4 月 9 日,现货黄金一度向下触及 2969.605 美元 / 盎司,日内跌 0.43%,较 4 月 3 日创下的历史最高点 3167.74 美元 / 盎司下跌约 198.14 美元 / 盎司,跌幅 6.25%。截至发稿前,现货黄金回升,最高报 3011.25 美元 / 盎司,涨 0.97%。
5 天亏 1500 元
"755.5 元 / 克买入,花了 37775 元,5 天亏了 1500 元左右。"8 日,四川投资者美美(化名)告诉中新经纬,清明假期期间,她帮妹妹从银行购买了 50 克可提取实物的积存金后,将金条取出打了金首饰。
受访者供图
美美说,因为金首饰是打算结婚的时候用,所以算是刚需,金价只要不跌到 700 元 / 克以下就还能接受。
" 刚买完金条就亏了几百元,真是冤大头!" 北京投资者程女士告诉中新经纬,看着此前黄金涨势迅猛,她便在清明假期在网上以约 740 元 / 克的价格,购买了 20 克金条,没想到刚买完就遇上下跌行情。
受访者供图
程女士表示,由于手上有闲散资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资了实物黄金。在她看来,虽然金价有所下降,但实物黄金还是有一定的保值性。" 只要不卖就不会亏,放着,总有一天会涨回来的吧。" 程女士说。
与美美、程女士不同的是,一些投资者在黄金下跌前,卖掉了手上的金条。在小红书上 " 出金条 "" 大盘价出金条 " 相关话题笔记有上万篇,不少网友在清明节前(3 月 31 日至 4 月 3 日)发布相关笔记。有网友表示,以 725 元 / 克的价格卖掉 100 克金条。还有网友表示,4 月 2 日卖掉了 50 克金条,相比购买时赚了 2 倍。
中国国内金条价格参考上海黄金交易所 Au99.99 报价。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显示,Au99.99 价格在清明节前一周整体处于上涨态势。近日开始下行。
截图自上海黄金交易所
9 日,多个银行的可兑换金条的积存金买入价降到 730 元 / 克左右,例如工商银行如意积存金实时买入价为 730.10 元 / 克,农业银行存金通实时买入价为 730 元 / 克。贵金属行情报价服务平台 " 融通金 " 上,投资金条价格约 732.23 元 / 克。而在清明假期时,部分银行的可兑换金条的积存金价格每克超过 750 元 / 克。
金价为何下跌?
对于金价下跌的原因,华泰期货研究院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徐闻宇告诉中新经纬,从信息的角度看,黄金价格的下跌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关税政策对金条这类商品进行了关税豁免,降低了由于供给风险带来的溢价。
从大类资产的角度看,徐闻宇认为,黄金价格的下跌伴随着股债汇商的共振性下跌,其背后体现的是面临超预期的贸易冲突影响,大类资产大幅回落甚至形成保证金追加的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在对组合进行再平衡过程中对于黄金的抛售。
徐闻宇表示,黄金投资有别于其他资产投资的地方在于,黄金由于它的特殊性,投资黄金的更主要目的是对冲信用货币系统的不确定性对于资产组合形成的冲击,而这种风险的对冲是一个更长周期的投资维度。
" 黄金的投资需要面对短期经济周期的波动,通过降低黄金投资过程中的杠杆、拉长黄金投资的持有期限,来应对金价下跌的风险,能够使得黄金功能更好地发挥。" 徐闻宇说。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研究总监李钢告诉中新经纬,不同黄金投资方式的风险点有所差异,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
李钢指出,实物黄金买卖不如金融产品灵活,变现成本高,且需考虑储存、保险等费用。黄金 ETF/ 黄金基金虽然门槛低、流动性好,但仍存在净值波动风险,尤其在金价剧烈波动时。一些 ETF 跟踪的是金矿企业股票,可能受到企业经营状况和股市整体表现影响,与金价不完全同步。
" 建议投资者分散配置,理性看待黄金作为避险和对冲通胀工具的作用,切忌追涨杀跌。" 李钢说。
展望金价后市,徐闻宇认为,黄金下行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方面关税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资产重估风险继续更新的风险并未结束,另一方面在原油供给扩张推动通胀预期走弱的背景下,关税压力正在逐步从流动性压力向 " 衰退 " 风险转化,在宏观对冲政策进一步发力之前,黄金价格仍面临调整的压力。
李钢预计,金价未来短期可能仍有调整压力,但不宜过度看空。
李钢表示,如果地缘风险再次升温或美联储确有降息动作,金价仍有反弹机会;长期来看,在通胀预期、货币宽松趋势以及全球央行持续购金背景下,金价的中长期支撑依旧较强。
(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中新经纬 "(ID:jwview),作者:李自曼,编辑:李晓萱,责编:魏薇 李中元,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