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一克跌20元,現在入手金條合适嗎?,歡迎閱讀。
金價跌超 6% 引熱議,專家析因後市走勢。
" 金價跌宕起伏,心态崩了 "" 實物黃金還是保值的,希望不要跌太多 "" 還好清明節前賣出了,吓死人 "…… 近日,金價下跌,部分投資者在社交平台交流購買金條的經驗。
北京時間 4 月 9 日,現貨黃金一度向下觸及 2969.605 美元 / 盎司,日内跌 0.43%,較 4 月 3 日創下的歷史最高點 3167.74 美元 / 盎司下跌約 198.14 美元 / 盎司,跌幅 6.25%。截至發稿前,現貨黃金回升,最高報 3011.25 美元 / 盎司,漲 0.97%。
5 天虧 1500 元
"755.5 元 / 克買入,花了 37775 元,5 天虧了 1500 元左右。"8 日,四川投資者美美(化名)告訴中新經緯,清明假期期間,她幫妹妹從銀行購買了 50 克可提取實物的積存金後,将金條取出打了金首飾。
受訪者供圖
美美說,因為金首飾是打算結婚的時候用,所以算是剛需,金價只要不跌到 700 元 / 克以下就還能接受。
" 剛買完金條就虧了幾百元,真是冤大頭!" 北京投資者程女士告訴中新經緯,看着此前黃金漲勢迅猛,她便在清明假期在網上以約 740 元 / 克的價格,購買了 20 克金條,沒想到剛買完就遇上下跌行情。
受訪者供圖
程女士表示,由于手上有閒散資金,抱着試試看的心态投資了實物黃金。在她看來,雖然金價有所下降,但實物黃金還是有一定的保值性。" 只要不賣就不會虧,放着,總有一天會漲回來的吧。" 程女士說。
與美美、程女士不同的是,一些投資者在黃金下跌前,賣掉了手上的金條。在小紅書上 " 出金條 "" 大盤價出金條 " 相關話題筆記有上萬篇,不少網友在清明節前(3 月 31 日至 4 月 3 日)發布相關筆記。有網友表示,以 725 元 / 克的價格賣掉 100 克金條。還有網友表示,4 月 2 日賣掉了 50 克金條,相比購買時賺了 2 倍。
中國國内金條價格參考上海黃金交易所 Au99.99 報價。上海黃金交易所官網顯示,Au99.99 價格在清明節前一周整體處于上漲态勢。近日開始下行。
截圖自上海黃金交易所
9 日,多個銀行的可兌換金條的積存金買入價降到 730 元 / 克左右,例如工商銀行如意積存金實時買入價為 730.10 元 / 克,農業銀行存金通實時買入價為 730 元 / 克。貴金屬行情報價服務平台 " 融通金 " 上,投資金條價格約 732.23 元 / 克。而在清明假期時,部分銀行的可兌換金條的積存金價格每克超過 750 元 / 克。
金價為何下跌?
對于金價下跌的原因,華泰期貨研究院宏觀策略研究總監徐聞宇告訴中新經緯,從信息的角度看,黃金價格的下跌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關稅政策對金條這類商品進行了關稅豁免,降低了由于供給風險帶來的溢價。
從大類資產的角度看,徐聞宇認為,黃金價格的下跌伴随着股債匯商的共振性下跌,其背後體現的是面臨超預期的貿易衝突影響,大類資產大幅回落甚至形成保證金追加的流動性風險,投資者在對組合進行再平衡過程中對于黃金的抛售。
徐聞宇表示,黃金投資有别于其他資產投資的地方在于,黃金由于它的特殊性,投資黃金的更主要目的是對衝信用貨币系統的不确定性對于資產組合形成的衝擊,而這種風險的對衝是一個更長周期的投資維度。
" 黃金的投資需要面對短期經濟周期的波動,通過降低黃金投資過程中的杠杆、拉長黃金投資的持有期限,來應對金價下跌的風險,能夠使得黃金功能更好地發揮。" 徐聞宇說。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研究總監李鋼告訴中新經緯,不同黃金投資方式的風險點有所差異,建議投資者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配置。
李鋼指出,實物黃金買賣不如金融產品靈活,變現成本高,且需考慮儲存、保險等費用。黃金 ETF/ 黃金基金雖然門檻低、流動性好,但仍存在淨值波動風險,尤其在金價劇烈波動時。一些 ETF 跟蹤的是金礦企業股票,可能受到企業經營狀況和股市整體表現影響,與金價不完全同步。
" 建議投資者分散配置,理性看待黃金作為避險和對衝通脹工具的作用,切忌追漲殺跌。" 李鋼說。
展望金價後市,徐聞宇認為,黃金下行的風險依然存在。一方面關稅衝突以及由此帶來的資產重估風險繼續更新的風險并未結束,另一方面在原油供給擴張推動通脹預期走弱的背景下,關稅壓力正在逐步從流動性壓力向 " 衰退 " 風險轉化,在宏觀對衝政策進一步發力之前,黃金價格仍面臨調整的壓力。
李鋼預計,金價未來短期可能仍有調整壓力,但不宜過度看空。
李鋼表示,如果地緣風險再次升溫或美聯儲确有降息動作,金價仍有反彈機會;長期來看,在通脹預期、貨币寬松趨勢以及全球央行持續購金背景下,金價的中長期支撐依舊較強。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中新經緯 "(ID:jwview),作者:李自曼,編輯:李曉萱,責編:魏薇 李中元,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