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发布产品悬赏令的椰树,能用百万赏金守住用户群吗?,欢迎阅读。
3 月 24 日,椰树集团的一篇 " 悬赏文 " 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下为椰树悬赏文节选 ↓
" 椰树牌真百分百椰子水是真货!贵在用新鲜成熟椰子就地取水生产,原汁原味,从不用进口浓缩椰子水加水加糖加香精坑人。" " 椰树牌真百分百原汁原味椰子水,绝不用废料椰子水生产,敢承诺发现一瓶造假重奖 100 万元。"
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看到椰树推文后的下意识反应都是懵的,想不通它怎么就突然发了脾气,还搬出了 " 百万悬赏 " 来 @全网。
椰饮市场陷入价格战怪圈
通过进行延伸搜索,我们意识到想理清椰树发布悬赏这件事,就必须先了解今天的椰饮市场背景。
在 2023 年以前,中国的椰子水品牌只有 32 个,且主流品牌的椰子水(300ml-350ml)售价大多在 7-15 元。时间来到今天,中国的椰子水品牌已经超过了 50 个,椰子水(1L)的售价也随之启用了 9.9 元、10.9 元的 " 价格战标价 "。
按理说。
椰子水售价变低就意味着消费门槛下降,整个椰饮市场潜在客户的消费欲望也会随之上涨,进而增加椰饮消费群体的体量。这无论是对椰树本身,还是对整个椰饮市场而言都称得上一件好事。
毕竟蛋糕变大了,大家吃到肚子里的奶油也就变多了。
但问题在于。
椰饮市场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020-2025 年中国椰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椰果年需求量是 26 亿个,而海南省的椰果年产能约为 2.5 亿个。在原材料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东南亚各国就成了我们的椰果核心来源。
在数据层面,仅 2024 年的前七个月,中国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的椰子就约占国内总体市场份额的 96.51%,其相关产业原料依赖进口的程度可见一斑。
上文我们提到,国内的椰子水市场已经进入了 " 价格战版本 "。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东南亚等国的椰子售价普遍呈上涨姿态。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倘若按照 " 三个椰子生产一升椰子水 " 的比例计算,当下椰子水的成本则为 7-8 元 / 升;倘若采用新鲜椰青作为生产原料,则椰子水的生产成本为 20 元左右 / 升。
以至于在谈及椰子水市场现状时,永强作为相关从业者曾向记者坦言:" 我只能这么说,100% 椰子水的生产成本比现在有些品牌的售价还贵。"
椰子水有哪些生产乱象
无论何种渠道,无论何种打法,开门做生意的核心永远是 " 把货卖出去,把钱赚回来 "。
投射到今天的椰子水市场上,我们就会发现没有厂商愿意长期亏本经营,当有人既想要市场份额,又想要节约成本时,一些所谓的 " 产品质量乱象 " 也将随之出现。
在工艺层面,椰子水的制作方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将椰子榨汁后瞬间杀菌并灌装,以此来最大限度保存椰子原始风味和营养成分。市面上的 NFC(非浓缩还原)椰饮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其二是在国外把椰子预加工成浓缩果汁,运输到国内工厂后再做还原处理。
想要节约成本,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在东南亚国家采购老椰子、质量不佳的边角椰子,随后在生产时添加柠檬酸、食用香精等成分来改善口感、优化风味。在这个过程中,倘若厂商又节约了容器成本、运输成本,那么最终成品的异味就会被放大,导致部分消费者吐槽自己喝到了 " 塑料味 "" 糖精味 " 等。
正如广东某椰子水厂商对记者所说的那样,随着市场扩容,曾经被用于深加工的老椰子也会成为椰饮产品的原料。而丢弃口感不佳的椰子水这一做法,最终也会从早期厂商的主流选择,逐渐走向小众。
" 一个原料是四五千(一吨),一个原料是两万多(一吨),最终的产品价格当然不一样。"
椰树为何发布产品悬赏令
单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性上看。
部分打着 "100% 椰子水 " 旗号,实则售卖添加了香精成分的椰饮厂商虽然在短期内凭价格战实现了自己抢占市场份额的目的,但实则影响了消费者群体对椰饮市场整体印象,甚至让部分人误产生了 " 椰子不好喝,不适合我 " 的消费印象。
这对于椰树而言,无疑是从根源上影响了自己的用户盘、潜在消费群体。所以它才会一改往日运营风格,在网上发布自己的 " 产品悬赏令 "。
从经营情况上看。
记者在椰树集团的 "2025 年新春好采頭大会 " 上获悉,该集团在 2024 年的产值为 50.06 亿元,较比 2023 年增长 0.12%;上缴税金 6.91 亿元,较比 2023 年增长 1.32%。
身为椰饮赛道的头部选手,椰树的行为不仅是在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和销售曲线,也是在维护市场环境。毕竟当消费者因 " 劣质产品 " 而放弃椰饮品类时,受到伤害的不仅有椰树集团,还有其他本分生产的企业、下游商家等角色。
由此看来,椰饮市场想要构筑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就要尽快将经营趋势从单一的 " 价格战 " 转向以质量为导向的 " 质价比竞争 ",以此避免消费群体因错误的产品印象而逐渐流失,让椰饮品类白白错失一次像 " 橙汁 " 那样成为 " 主流饮料 " 的机会。
参考:
海南特区报:椰树集团去年实现 " 三保两增长 "
鲁网:椰树集团声明 " 发现一瓶造假奖 100 万 ",业内揭秘:一升椰子水卖 9 块 9 有猫腻
海报新闻:椰树 " 悬赏百万 " 背后的暗战:东南亚椰子涨价 30%,9.9 元低价水引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