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發布產品懸賞令的椰樹,能用百萬賞金守住用戶群嗎?,歡迎閱讀。
3 月 24 日,椰樹集團的一篇 " 懸賞文 " 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下為椰樹懸賞文節選 ↓
" 椰樹牌真百分百椰子水是真貨!貴在用新鮮成熟椰子就地取水生產,原汁原味,從不用進口濃縮椰子水加水加糖加香精坑人。" " 椰樹牌真百分百原汁原味椰子水,絕不用廢料椰子水生產,敢承諾發現一瓶造假重獎 100 萬元。"
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看到椰樹推文後的下意識反應都是懵的,想不通它怎麼就突然發了脾氣,還搬出了 " 百萬懸賞 " 來 @全網。
椰飲市場陷入價格戰怪圈
通過進行延伸搜索,我們意識到想理清椰樹發布懸賞這件事,就必須先了解今天的椰飲市場背景。
在 2023 年以前,中國的椰子水品牌只有 32 個,且主流品牌的椰子水(300ml-350ml)售價大多在 7-15 元。時間來到今天,中國的椰子水品牌已經超過了 50 個,椰子水(1L)的售價也随之啟用了 9.9 元、10.9 元的 " 價格戰标價 "。
按理說。
椰子水售價變低就意味着消費門檻下降,整個椰飲市場潛在客戶的消費欲望也會随之上漲,進而增加椰飲消費群體的體量。這無論是對椰樹本身,還是對整個椰飲市場而言都稱得上一件好事。
畢竟蛋糕變大了,大家吃到肚子裡的奶油也就變多了。
但問題在于。
椰飲市場沒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2020-2025 年中國椰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椰果年需求量是 26 億個,而海南省的椰果年產能約為 2.5 億個。在原材料供不應求的背景下,東南亞各國就成了我們的椰果核心來源。
在數據層面,僅 2024 年的前七個月,中國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地進口的椰子就約占國内總體市場份額的 96.51%,其相關產業原料依賴進口的程度可見一斑。
上文我們提到,國内的椰子水市場已經進入了 " 價格戰版本 "。但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東南亞等國的椰子售價普遍呈上漲姿态。
曾有業内人士指出,倘若按照 " 三個椰子生產一升椰子水 " 的比例計算,當下椰子水的成本則為 7-8 元 / 升;倘若采用新鮮椰青作為生產原料,則椰子水的生產成本為 20 元左右 / 升。
以至于在談及椰子水市場現狀時,永強作為相關從業者曾向記者坦言:" 我只能這麼說,100% 椰子水的生產成本比現在有些品牌的售價還貴。"
椰子水有哪些生產亂象
無論何種渠道,無論何種打法,開門做生意的核心永遠是 " 把貨賣出去,把錢賺回來 "。
投射到今天的椰子水市場上,我們就會發現沒有廠商願意長期虧本經營,當有人既想要市場份額,又想要節約成本時,一些所謂的 " 產品質量亂象 " 也将随之出現。
在工藝層面,椰子水的制作方式主要有兩種。
其一是将椰子榨汁後瞬間殺菌并灌裝,以此來最大限度保存椰子原始風味和營養成分。市面上的 NFC(非濃縮還原)椰飲所采用的就是這種工藝;其二是在國外把椰子預加工成濃縮果汁,運輸到國内工廠後再做還原處理。
想要節約成本,最簡單的方式莫過于在東南亞國家采購老椰子、質量不佳的邊角椰子,随後在生產時添加檸檬酸、食用香精等成分來改善口感、優化風味。在這個過程中,倘若廠商又節約了容器成本、運輸成本,那麼最終成品的異味就會被放大,導致部分消費者吐槽自己喝到了 " 塑料味 "" 糖精味 " 等。
正如廣東某椰子水廠商對記者所說的那樣,随着市場擴容,曾經被用于深加工的老椰子也會成為椰飲產品的原料。而丢棄口感不佳的椰子水這一做法,最終也會從早期廠商的主流選擇,逐漸走向小眾。
" 一個原料是四五千(一噸),一個原料是兩萬多(一噸),最終的產品價格當然不一樣。"
椰樹為何發布產品懸賞令
單從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性上看。
部分打着 "100% 椰子水 " 旗号,實則售賣添加了香精成分的椰飲廠商雖然在短期内憑價格戰實現了自己搶占市場份額的目的,但實則影響了消費者群體對椰飲市場整體印象,甚至讓部分人誤產生了 " 椰子不好喝,不适合我 " 的消費印象。
這對于椰樹而言,無疑是從根源上影響了自己的用戶盤、潛在消費群體。所以它才會一改往日運營風格,在網上發布自己的 " 產品懸賞令 "。
從經營情況上看。
記者在椰樹集團的 "2025 年新春好采頭大會 " 上獲悉,該集團在 2024 年的產值為 50.06 億元,較比 2023 年增長 0.12%;上繳稅金 6.91 億元,較比 2023 年增長 1.32%。
身為椰飲賽道的頭部選手,椰樹的行為不僅是在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和銷售曲線,也是在維護市場環境。畢竟當消費者因 " 劣質產品 " 而放棄椰飲品類時,受到傷害的不僅有椰樹集團,還有其他本分生產的企業、下遊商家等角色。
由此看來,椰飲市場想要構築自己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就要盡快将經營趨勢從單一的 " 價格戰 " 轉向以質量為導向的 " 質價比競争 ",以此避免消費群體因錯誤的產品印象而逐漸流失,讓椰飲品類白白錯失一次像 " 橙汁 " 那樣成為 " 主流飲料 " 的機會。
參考:
海南特區報:椰樹集團去年實現 " 三保兩增長 "
魯網:椰樹集團聲明 " 發現一瓶造假獎 100 萬 ",業内揭秘:一升椰子水賣 9 塊 9 有貓膩
海報新聞:椰樹 " 懸賞百萬 " 背後的暗戰:東南亞椰子漲價 30%,9.9 元低價水引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