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刘再复:教育、美育与人的生命质量,欢迎阅读。
1
生存技能与生命质量
我首先谈一个问题: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么?这也涉及回归古典,就是回归到教育的原始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这一最基本的道理进一步演绎就是教育应把人本身作为教育目的,而不是把教育变成实现其他事务的手段,即不是为政治服务的手段,为市场服务的手段,或实现某种特别技能的手段。
我今天要强调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即 " 生存技能 " 与 " 生命质量 ",并且要很决断地说:我们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养 " 生存技能 ",而是要提高 " 生命质量 "。也就是说,教育应当把培养优秀的人性、培养有质量的生命作为第一目的。
这一思路,正是回到教育的原始目的和古典目的。原始目的是指中国从孔夫子开始,就把培养人作为第一目的,教育宗旨是学为人、学做人。换句话说,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养职业的技能、生存的技能,而是提高生命的质量。
关于这点,李泽厚和我的对话当中曾用哲学语言来表述,说我们应该是以培育人的情感本体与伦理本体为第一目的,以塑造工具本体为第二目的。
我们培养学生,当然也要培养某些技能,比如当医生、当律师的职业技能,但这是第二目的。第一目的应是培育伦理本体、情感本体,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整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根本。这恰恰是当年孔夫子强调的,他强调教育在于学做人、学为人,这是中国教育非常优秀的传统,我们应当回归这个传统。
那么,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是什么?如果必须用一句话问答,那么,这就是要使人了解生存的意义与人生的根本,从而确立人的灵魂维度。
现在, 不光是我们中国,美国很多学校也有这个问题,就是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书,学了一些技能,但走出校门时却不知人生的根本是什么。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的很多教材含有人文教育的内容,但他们愈来愈重视技能的教育,同样忘记人生的根本。
斯宾格勒写的《西方的没落》讲了一个意思,就是人的建设关键是灵魂的建设,也就是人文维度即灵魂维度的确立。如果只有知识和技能,那么人还是平面的,只有长度和宽度;人类知识愈来愈多,宽度和长度增长了,但是缺少第三维度,这第三维度就是人文维度;只有具备了第三维度,人才有深度,生命才是立体的。
一个只有生命长度、宽度的人,跟一个既有生命长度、宽度,又有深度的人的生命质量是不一样的。人与人的差别最根本就是生命质量的差别,就是第三维度的差别。这第三维度就是灵魂的维度。
史宾格勒道破这一点,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情境下,特别是全球化、高度现代化的情境下,更显得重要了。也就是说,一个卓越者,他除了生存技能、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一面,比如说,他的理想追求、人文精神、历史眼光、道德素养、良知体系、审美能力、生活态度,还有他的人格水平等。
钱穆先生用更简明的语言来表述这个问题。中国古代认识论中早就有" 格物致知 "的命题,从《礼记•大学》到《朱子语类》(朱熹)、《传习录》(王守仁),都讲 " 格物致知 ",钱穆则提出另外一个概念:" 格心 "。" 格 " 就是去领悟、去感觉、去叩问,甚至去创造;" 格心 " 就是对心灵有高度的敏感,并去感悟心灵、创造心灵,不仅要去拥抱善,而且要去创造善。
2
第四维度——美育
中国近代思想家王国维、蔡元培还想在德、智、体三维之外开辟第四维度,这就是 " 美育 " 之维。王国维认为,人只有当他具备审美能力时,才是 " 完全的人 ",教育就是要培育出 " 完全的人 "。蔡元培为了强化人文教育,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点,就是 " 以美育代宗教 "。
宗教有不同教派,里面往往还有纷争,还有偏见。当然不同宗教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宗教可以容纳其他宗教,有的宗教则不能容纳其他宗教。可是,爱美却是人类的共同天性," 美 " 比宗教更带有人类美好的普遍性的品格。
叶圣陶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即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帮助优秀人性的自然生成,不是按照某种先验模式人为刻意地锻造。而美育正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以人的感官而言,各个部分都可以通过美育来提高它的质量。
比如说眼睛。没有受过教育是一般的眼睛,但受过教育以后,就变成审美的眼睛。还有耳朵,马克思所说的 " 音乐的耳朵 ",是能欣赏音乐的内感觉,音乐的语言比文学的语言更抽象,但往往也有更高的境界,音乐可直接与宇宙相通。还有口舌,说话要有口德,不能随便进行人身攻击。感官经过美育的熏陶,整个生命质量就不一样了。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先驱者,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五四运动是发现 " 人 " 的运动。所谓发现人,在广度上包括发现三个东西:一个是发现人,一个是发现妇女,一个是发现儿童。
发现儿童,就是发现我们中国儿童的生命质量有问题。鲁迅先生写了一篇《由聋而哑》,说我们中国的孩子,精神食粮太欠缺、太粗糙了;耳朵聋了,很多优秀的、健康的、美好的声音听不见,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读不到。聋以后就变成哑了,说不出来了,变成无声的中国,没有真正的声音,没有精彩的声音,没有个性的声音,为什么呢?就是精神食粮有问题,教材有问题,也就是读物有问题。
我特别要商讨的一点,是如何从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里,寻找提高生命质量的教材资源。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学、哲学、伦理学,是培养人的生命质量的极为丰富的资源。我认为包括西方,将来都会发现我们这里的资源。
那么中国文化的精华在哪里呢?比如说老子的《道德经》对战争怎么看?他说:" 夫兵者,不祥之器。"" 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他的大前提都已说好了,而且他说:你如果是不得已而战争,则必须证明你是不得已的;若战胜了,不要搞凯旋,而要以葬礼、丧礼来对待战争。所以我们选教材要辨析,哪些东西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像《红楼梦》,对生命、对少女那么尊重,对名利场那么鄙视,这就是生命境界,这就是生命质量。
《山海经》不是一部历史,但它是我们中国最本真、最本然的历史,它有一个最重要的精神,就是 "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精卫填海 ",海是可以填的吗?海是不能填的,但是偏偏要去填,把不可能的事情当成是可能的事情去争取。" 夸父追日 ",日不可追,但是我一定要去追日,就是 "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的精神。像这种教材,真正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命质量和每个个体的生命质量。
总之,教材跟生命质量有很大关系,跟我们整个教育目的有很大关系,我说 " 回归古典 ",就是回归到我们最本然、最本真的文化,回归到有益于提高我们生命质量的精华中来。
文 / 刘再复
来源 /《優教育》杂志第 9 期,略有删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侵删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