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劉再復:教育、美育與人的生命質量,歡迎閲讀。
1
生存技能與生命質量
我首先談一個問題: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麼?這也涉及回歸古典,就是回歸到教育的原始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這一最基本的道理進一步演繹就是教育應把人本身作為教育目的,而不是把教育變成實現其他事務的手段,即不是為政治服務的手段,為市場服務的手段,或實現某種特别技能的手段。
我今天要強調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即 " 生存技能 " 與 " 生命質量 ",并且要很決斷地説:我們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養 " 生存技能 ",而是要提高 " 生命質量 "。也就是説,教育應當把培養優秀的人性、培養有質量的生命作為第一目的。
這一思路,正是回到教育的原始目的和古典目的。原始目的是指中國從孔夫子開始,就把培養人作為第一目的,教育宗旨是學為人、學做人。換句話説,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養職業的技能、生存的技能,而是提高生命的質量。
關于這點,李澤厚和我的對話當中曾用哲學語言來表述,説我們應該是以培育人的情感本體與倫理本體為第一目的,以塑造工具本體為第二目的。
我們培養學生,當然也要培養某些技能,比如當醫生、當律師的職業技能,但這是第二目的。第一目的應是培育倫理本體、情感本體,讓他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完整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這恰恰是當年孔夫子強調的,他強調教育在于學做人、學為人,這是中國教育非常優秀的傳統,我們應當回歸這個傳統。
那麼,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是什麼?如果必須用一句話問答,那麼,這就是要使人了解生存的意義與人生的根本,從而确立人的靈魂維度。
現在, 不光是我們中國,美國很多學校也有這個問題,就是讀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書,學了一些技能,但走出校門時卻不知人生的根本是什麼。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們的很多教材含有人文教育的内容,但他們愈來愈重視技能的教育,同樣忘記人生的根本。
斯賓格勒寫的《西方的沒落》講了一個意思,就是人的建設關鍵是靈魂的建設,也就是人文維度即靈魂維度的确立。如果只有知識和技能,那麼人還是平面的,只有長度和寬度;人類知識愈來愈多,寬度和長度增長了,但是缺少第三維度,這第三維度就是人文維度;只有具備了第三維度,人才有深度,生命才是立體的。
一個只有生命長度、寬度的人,跟一個既有生命長度、寬度,又有深度的人的生命質量是不一樣的。人與人的差别最根本就是生命質量的差别,就是第三維度的差别。這第三維度就是靈魂的維度。
史賓格勒道破這一點,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情境下,特别是全球化、高度現代化的情境下,更顯得重要了。也就是説,一個卓越者,他除了生存技能、職業技能之外,還必須有深厚的一面,比如説,他的理想追求、人文精神、歷史眼光、道德素養、良知體系、審美能力、生活态度,還有他的人格水平等。
錢穆先生用更簡明的語言來表述這個問題。中國古代認識論中早就有" 格物致知 "的命題,從《禮記•大學》到《朱子語類》(朱熹)、《傳習錄》(王守仁),都講 " 格物致知 ",錢穆則提出另外一個概念:" 格心 "。" 格 " 就是去領悟、去感覺、去叩問,甚至去創造;" 格心 " 就是對心靈有高度的敏感,并去感悟心靈、創造心靈,不僅要去擁抱善,而且要去創造善。
2
第四維度——美育
中國近代思想家王國維、蔡元培還想在德、智、體三維之外開辟第四維度,這就是 " 美育 " 之維。王國維認為,人只有當他具備審美能力時,才是 " 完全的人 ",教育就是要培育出 " 完全的人 "。蔡元培為了強化人文教育,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論點,就是 " 以美育代宗教 "。
宗教有不同教派,裏面往往還有紛争,還有偏見。當然不同宗教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宗教可以容納其他宗教,有的宗教則不能容納其他宗教。可是,愛美卻是人類的共同天性," 美 " 比宗教更帶有人類美好的普遍性的品格。
葉聖陶説過一句很精彩的話,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即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幫助優秀人性的自然生成,不是按照某種先驗模式人為刻意地鍛造。而美育正是幫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質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以人的感官而言,各個部分都可以通過美育來提高它的質量。
比如説眼睛。沒有受過教育是一般的眼睛,但受過教育以後,就變成審美的眼睛。還有耳朵,馬克思所説的 " 音樂的耳朵 ",是能欣賞音樂的内感覺,音樂的語言比文學的語言更抽象,但往往也有更高的境界,音樂可直接與宇宙相通。還有口舌,説話要有口德,不能随便進行人身攻擊。感官經過美育的熏陶,整個生命質量就不一樣了。
五四運動時期的文化先驅者,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五四運動是發現 " 人 " 的運動。所謂發現人,在廣度上包括發現三個東西:一個是發現人,一個是發現婦女,一個是發現兒童。
發現兒童,就是發現我們中國兒童的生命質量有問題。魯迅先生寫了一篇《由聾而啞》,説我們中國的孩子,精神食糧太欠缺、太粗糙了;耳朵聾了,很多優秀的、健康的、美好的聲音聽不見,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讀不到。聾以後就變成啞了,説不出來了,變成無聲的中國,沒有真正的聲音,沒有精彩的聲音,沒有個性的聲音,為什麼呢?就是精神食糧有問題,教材有問題,也就是讀物有問題。
我特别要商讨的一點,是如何從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裏,尋找提高生命質量的教材資源。我們中國古代的文學、哲學、倫理學,是培養人的生命質量的極為豐富的資源。我認為包括西方,将來都會發現我們這裏的資源。
那麼中國文化的精華在哪裏呢?比如説老子的《道德經》對戰争怎麼看?他説:" 夫兵者,不祥之器。"" 大兵之後,必有兇年。" 他的大前提都已説好了,而且他説:你如果是不得已而戰争,則必須證明你是不得已的;若戰勝了,不要搞凱旋,而要以葬禮、喪禮來對待戰争。所以我們選教材要辨析,哪些東西能真正提高我們的生命質量,像《紅樓夢》,對生命、對少女那麼尊重,對名利場那麼鄙視,這就是生命境界,這就是生命質量。
《山海經》不是一部歷史,但它是我們中國最本真、最本然的歷史,它有一個最重要的精神,就是 "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 精衞填海 ",海是可以填的嗎?海是不能填的,但是偏偏要去填,把不可能的事情當成是可能的事情去争取。" 誇父追日 ",日不可追,但是我一定要去追日,就是 "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 的精神。像這種教材,真正是我們最好的精神食糧,提高我們整個民族的生命質量和每個個體的生命質量。
總之,教材跟生命質量有很大關系,跟我們整個教育目的有很大關系,我説 " 回歸古典 ",就是回歸到我們最本然、最本真的文化,回歸到有益于提高我們生命質量的精華中來。
文 / 劉再復
來源 /《優教育》雜志第 9 期,略有删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侵删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