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阿里,不再造一个线下阿里 ,欢迎阅读。
" 有错误不可怕,没有人不犯错,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 时隔五年,2024 年 4 月 10 日,马云再次在阿里巴巴内网发文。
这封千字长文发布前不久,阿里巴巴第三代掌门人蔡崇信在接受专访时公开表示:"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错误。"
最近三年,阿里巴巴市值蒸发近 5 万亿,被直接竞争对手拼多多甩在身后。
蔡崇信在上述专访中直言:" 我们忘记了我们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使用我们的应用程式购物的用户,我们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
根据作者了解,未来阿里巴巴将进一步收缩实体业务,将注意力放在 " 应用程式 " 的用户上。今年 2 月,蔡崇信在财报电话会上公开表示,资产负债表上有一些传统实体零售业务,不是核心聚焦业务,退出是合理的。
关于实体业务,最新消息是,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 CEO 林小海已经辞任,并调回阿里巴巴集团,前欧尚中国品牌运营总经理沈辉接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兼 CEO。
最近一个季度,阿里线下业务变动不断。
本地生活与饿了么 CEO 俞永福卸任,曾经试图整合的饿了么和高德彻底分家,各自分别設定 CEO 与董事长;新零售核心试验田盒马在业务变动、出售传闻后也迎来人事巨变,创始人候毅弃厩而去,仅担任高级顾问。
2016 年 10 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了 " 五新 " 战略,新零售成为重中之重;接班人张勇顺势推出商业作業系統概念,试图将阿里在线上的所有积累平移至线下。
" 到线下去,再造一个阿里巴巴。"
2015 年,张勇开始担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提出 " 小前台,大中台 " 的中台战略,中台概念迅速成为互联网行业最流行的组织方式。随后 8 年,张勇辅政 4 年、主政 4 年,经历了阿里崛起、高峰与谷底。
但遗憾的是,他主导的商业作業系統,未能像此前的中供铁军那样帮助阿里推开下一个时代的大门。
如今,曾经四处张开的触角逐渐收回,线下再造一个阿里的梦想也彻底破碎。
梦起商业系统
退休前,马云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线上商业帝国。
作为继承人,张勇也战绩彪炳:主导阿里帝国基石天猫的诞生、风雪入京师创造双十一购物节、新时代中推进移动化转型。
从一个天才手里接过一个传奇企业,张勇最初表现相当不错。
2019 年双十一,天猫交出 2684 亿的惊人数字,将所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一个月后,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张勇站在港交所舞台中心," 香港,我们回来了。"
当年年底,张勇宣布进行组织架构变革,向其直接汇报的高管数量减少,蒋凡、戴珊作为集团代表,拥有更高权限。
同时提升重要级别的还有张勇布局良久的 " 商业作業系統 "。
一位了解阿里的人士对作者表示,阿里山头文化盛行,张勇需要打出属于自己的王牌," 不是说天猫、双十一这些业绩不重要,而是这些业绩是马云治下的,张勇只是执行者。"
在他看来,商业作業系統成败与否决定了张勇和阿里的未来," 马云通过中供铁军建立了一个线上商业帝国,张勇期望通过一个线下商业帝国拥有属于自己的中供铁军。"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阿里线下布局开启于多场连续投资:2014 年入股浙江最大百货连锁银泰、2015 年以 283 亿元参股苏宁集团、2016 年先后投资盒马鲜生以及三江购物。
尽管马云一生从未写过一行代码,但阿里却依靠数字化在线上不断攻城略地。张勇试图在线下复制这一切,而他手中拥有三张王牌:
超过 6 亿的月活用户,在数字画像能力下,这些用户每天都在告诉阿里零售业在发生什么;
阿里帮助线上商户运营的多个标准服务模块,如蚂蚁的基础金融服务设施、菜鸟的物流基础设施、阿里妈妈的营销服务和数据管理平台、钉钉的企业数字管理运营平台;
历年来阿里收编的大量 " 雇佣兵 ",盒马鲜生、高鑫零售、饿了么等。
在张勇的规划中," 商业作業系統 " 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任何商家只要进入阿里生态,就可以获得相匹配的资源,且横跨线上线下等多种场景。
更重要的是,当时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处于历史的高光时刻,实虚结合是最流行的话题。张勇携阿里已经被验证成功的商业体系冲进线下零售,在外界看来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
" 我们对这一天期待已久。未来所有的实体店都在线上,而线上消费者也需要服务和体验,需要在一个合适的物理环境中发生。" 在阿里收购高鑫的发布会上,张勇踌躇满志。
" 这是我们追求的未来。"
核心人员的震动
2003 年春,非典疫情爆发。阿里一名员工感染,随后全部 400 名员工进入居家办公状态。
非典给阿里带来的并非都是坏消息,由于线下出货渠道陷入危机,阿里线上业务成为重要出口。数据显示,非典期间,阿里业务增速在 50% 以上,这一期间上线的淘宝更是彻底改变了阿里巴巴的命运。
17 年后,疫情再次到来,阿里巴巴的命运却完全不同。
受到最大冲击的正是张勇主推的商业作業系統,疫情极大限制了消费者出行购物行为,除超市相关业态外,其余实体零售业态销售额均大幅下降。随着物流、人力、租金等各方面成本持续上涨,实体店铺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1 年一起诡异的性侵案又让张勇自断一臂。
有阿里女员工称自己在工作期间被 " 领导 " 性侵,随后张勇公布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 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和 HRG 徐昆引咎辞职。"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事件迎来反转,这位女员工也因其话语真实性存疑,陷入声讨之中。
消息可以已读不回,但处理决定却无法撤回。
被牵连离职的李永和是张勇助理团成员之一,加入阿里前先后在永乐电器、国美、京东任职。
2018 年底,李永和先后担任天猫超市事业群总裁、三江购物董事、高鑫零售非执行董事。性侵案前,又刚刚接任本地生活业务 CEO 职务,该业务由高德、本地生活和飞猪组成。
李永和离开之前,另一员大将也因 " 下半身 " 问题不得不暂时离开权力中枢。
2020 年 4 月,有阿里巴巴权力体系第三人之称的蒋凡被曝出轨号称 " 中国电商第一网红 " 的张大奕,被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记过。此后,蒋凡远遁海外,分管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以及 Lazada 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
此前一年,蒋凡蹿升速度如同火箭:先是以淘宝总裁身份兼任天猫总裁、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随后又成为最年轻的阿里巴巴合伙人。
在张勇的商业作業系統规划中,分管天猫、淘宝、阿里妈妈等零售平台业务的蒋凡,扮演着核心底座作用。
外部环境变化,内部接连痛失干将,张勇 " 线下再造阿里巴巴 " 的梦想蒙上阴影。
更糟糕的是,商业作業系統的诞生根基也遇到了麻烦:" 大中台 " 模式本来就有一些 " 计划经济 " 的影子,在顺风顺水时非常有效,而当快速灵活的对手逼近时,相对僵化的管理模式让其很难快速应对。
2021 年后,阿里巴巴已经几乎不在公开场合提及 " 商业作業系統 "。
事未了,拂身去
2023 年 3 月,张勇宣布阿里巴巴全面分拆,实行控股公司管理," 果断地让他们单独面对资本市场,成熟一个,上市一个。"
这个庞大的分拆计划首次被公开提及是在阿里巴巴 2021 年投资者活动日,时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介绍,包括 " 中国商业 "、" 跨境及全球商业 "、" 本地生活服务 "、" 菜鸟 " 板块业务在内,阿里集团的部分业务可能获得自己的外部融资机会。
这一切,正是发生在阿里巴巴内部不再提及商业作業系統之后。
分拆后,张勇提出的中台概念不复存在:数据中台成立子公司爱橙技术,新公司需要独立开拓业务和市场,自负盈亏;业务中台部分划入淘宝天猫商业集团,该集团实现全面独立经营管理;组织中台则部分并入淘天集团,部分划归到阿里云,部分拆散进入其他子公司,也有部分未来将成立独立公司。
这意味着张勇的商业作業系統梦想彻底破碎,也意味着独立主政 3 年多后,张勇并未出一张让人满意的答卷。
分拆后不久,张勇宣布离开阿里巴巴集团,all in 阿里云:" 云智能的分拆正处于关键时刻,必须全身心投入其中。"
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外界认为云智能将是张勇继天猫、阿里集团后为自己在阿里开辟的第三块战场。在张勇构想的商业作業系統中,一切线下零售的重塑,都要依赖于阿里云提供的技术能力。
事实上,在阿里分拆之前,张勇就已将云业务放在战略核心," 各行各业都需要转型更新,云的机会不是周期性的机会而是结构性的机会,我们把云定做核心的战略。"
遗憾的是,阿里云没办法养活自己,当然也没办法继续支撑张勇的梦想。
马云主政、张勇辅政的 2015 财年至 2019 财年,阿里云年营收约 100% 增长,在国内云计算市场一览众山小。但随着华为云等新厂商迅速崛起以及国内营商环境的变化,阿里云营收增速断崖式下跌,分拆时增速已降至 -2%。
仅仅 3 个月后,逍遥子 " 事未了拂衣去 ",阿里云原定的分拆并独立上市计划宣告泡汤。
最后的一丝体面也没有拿到。
当时一位内部人士对作者表示,张勇计划的一拆六独立上市是一场博弈,但很难成功," 受政策影响,阿里云融资不利;菜鸟、盒马估值不足,投资人没有太多信心;估值较低,环路公司(阿里旗下除了母公司和六大子公司以外的公司)上市与否和阿里关系不大;最受欢迎的淘天集团不可能独立上市。"
需要注意的是,阿里并没有丰富的上市经验,阿里旗下虽不乏上市公司,但大多是在上市后并购而来,如高鑫零售、阿里健康、阿里影业等。
" 单独面对资本市场 " 的子公司们,并没有达到 " 成熟一个,上市一个 " 的预期。
被称为有希望成为阿里首个独立上市子公司的盒马很快宣布暂缓上市,在陷入卖身流言的同时还失去了自己的创始人;第一个启动 IPO 的子公司菜鸟,在上月底撤回了上市申请,并要约收购菜鸟少数股东股权和员工已归属股权。
盒马成功了,新零售就成功了
对于阿里来说,一拆六后,除了成熟的淘天集团外,受益于阿里中台战略的其他独立业务们,不少缺乏快速反应的能力。
而阿里正被群狼环伺,其中最棘手的竞争者是拼多多。
成立多年,拼多多没有确定完整的职级体系,从黄峥到普通员工只有五到六个层级。截至去年 9 月底,拼多多只有本部、买菜、海外等三个事业部,员工人数 1.3 万人,是阿里的 1/18。
好消息是,阿里巴巴并未在分而对敌的道路上走到最后。
菜鸟撤回上市的公告中称,要约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团计划调整菜鸟的部分业务,以更好地实现与淘天集团和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战略协同,并支持菜鸟对其全球网络进行长期战略拓展。
淘天集团与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之间的员工流动计划也于今年 3 月中旬启动,近期已开始试点员工转岗打通、年資延续,淘天员工转岗至国际数字商业,不再需要先辞职再入职。
值得肯定的是,在张勇辅政时期以及主政前期," 大中台战略 " 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诸多新业务不断推出。中台事业群对淘宝天猫、菜鸟、阿里云甚至闲鱼、飞猪等前台业务均有所推动,对集团的向心力也有所帮助。
但时过境迁,在拼多多、直播带货等新型业务形态大热之后,大中台模式很难帮助习惯单兵作战的阿里巴巴特种兵们形成单兵突破的局面。
现在的阿里,面临的挑战异常艰巨,老将出山,收缩迎敌成为了不二之选,最先被盯上的是当初为了新零售、商业作業系統而投资或收购的线下试验田。这些试验田不断亏损,正在拖累阿里巴巴。
作为试验田之一,刚经历高管变动的大润发日子不好过,今年 2 月,大润发江苏镇江学府路店停止营业,几乎同时,四川德阳店、湖北黄冈店、湖南株洲店也宣布即将退场。
据作者不完全统计,2023 年全年大润发闭店或宣布闭店超过 13 家。
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财报显示,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公司收入 357.68 亿元,同比下降 11.9%;亏损 3.59 亿元,同比扩大 5 倍。
阿里巴巴 2024 财年三季度,包括高鑫零售、盒马、银泰等业务的 " 所有其他 " 业务分部营收为 470.23 亿元,同比下滑 7%;该部分净亏损为 31.72 亿元,同比扩大 87%。
去年年底,另外一个试验田盒马被爆将要出售,随后盒马进行辟谣;今年初,抖音欲收购饿了么也有相关传闻。随后,蔡崇信关于阿里退出实体零售是 " 合理的 " 的表态,也让银泰、大润发等业务卷入出售传言中。
多年前,候毅曾对外表示," 盒马成功了,新零售就成功了。"
多年后,烧钱无数仍未盈利,负面消息扑面而来,盒马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