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创意信息3.2亿“诈骗黑天鹅”后续:深交所火速质询内控是否存在严重缺陷,欢迎阅读。
图源:视觉中国
2 月 22 日晚,创意信息 ( 300366.SZ ) 公告称,此前遭遇的合同诈骗案获得警方立案,公司对项目应收款全额计提坏账,减少利润约 3.25 亿元。23 日早间,深交所火速向创意信息发函,要求公司详细说明被诈骗的具体情况、对公司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及会计科目的影响,并要公司自查内部控制是否存在严重缺陷。
图源:创意信息公告
这个外界猜测的 " 杀猪盘 " 源自 2022 年 11 月,创意信息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简称 " 川综能 ")签订了合计金额高达 3.64 亿元的合同,后仅回款不到四千万元,公司称在催收回款过程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并于 2024 年 1 月 19 日报案。
钛媒体 APP 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创意信息,对方回复称 " 公司起诉的是国宁睿能而非川综能 ",国宁睿能系川综能的货物购买业主方,公司多次催收无果,依然保留从川综能收取货款的权利。
此前 1 月 30 日,创意信息公告了成都中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和《财产保全告知书》:同意对国宁睿能的 5 个银行账户进行冻结,限额为 3.26 亿元,但实际冻结的资金总额不到 2 万元。
自此 " 黑天鹅 " 逐层揭露至今,已致创意信息 2023 年报业绩大幅预亏。为何公司在同 " 劣迹斑斑 " 的国宁睿能交易时,仅收到 3000 万元预付款就全额执行了 3.6 亿合同,至今依旧备受争议,其背后是又一起经典 " 假国企骗局 ",还是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漏洞?值得进一步探究。
国宁睿能合同诈骗案获立案
2024 年 1 月 5 日,创意信息首次披露了涉及川综能的《重大诉讼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2022 年 11 月 25 日,创意信息与川综能签订七份《物资采购合同》,合计金额 3.64 亿元。川综能于 2022 年 12 月 29 日分别支付货款 1998.83 万元、1900 万元,后续未支付款项。2022 年年报中,创意信息提及与川综能以及四川中电启明星的合作,涉及到分布式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公司本次公告中称,后与川综能的货物购买业主方国宁睿能就《物资采购合同》的回款事宜进行了多次沟通。国宁睿能同意直接向公司支付川综能未支付的剩余款项。2023 年 11 月 30 日,公司与国宁睿能签订《合作協定》,约定国宁睿能于 2023 年 12 月 8 日、2023 年 12 月 20 日、2023 年 12 月 28 日分三期无条件向上市公司支付剩余货款 3.25 亿元。
到 2023 年 12 月 8 日,创意信息称未收到国宁睿能应支付的第一笔款项,且经后续多次沟通仍未回款。创意信息认为国宁睿能的行为违反了《合作協定》之约定,故根据双方所签署的協定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成都中院提起对国宁睿能等公司的诉讼及财产保全。
1 月底,创意信息公告称,国宁睿能实际冻结的资金总额不到 2 万元。
图源:天眼查
同期 1 月 9 日,天眼查显示,国宁睿能公司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法院为北京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高达 5.97 亿元。
2 月 20 日,创意信息收到立案告知书,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认为公司报称的 "240119 合同诈骗 " 一案符合立案标准,现立为 "240119 合同诈骗案 "。目前公司正在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目前上述事件尚处于立案侦查阶段,公司出于谨慎性原则对特定项目之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减少利润约 3.25 亿元。
就此,创意信息 2023 年扭亏无望,在 1 月底公告业绩大幅亏损:预计 2023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3.5 亿元至 4.5 亿元。据钛媒体 APP 测算,其同比跌幅高达 821%-1084.21%,连续三年报表利润为负。
对于 2023 年 Q3 营收 11 亿元的创意信息而言,3.2 亿货款的份量不言而喻。即使是盈利年份的最高峰 2017 年,扣非净利润 1.55 亿元,也尚不及本案的一半。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问,仅收到近 3000 万元的预付货款,但公司却全额执行约 3.6 亿元合同," 在执行期间,创意信息难道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吗?"
图源:深交所互动易
对此创意信息回复:" 实际上,在催款过程中,创意信息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公司安排专人前往川综能和购买业主方进行面对面沟通,商讨回款方案。此外,公司员工多次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催款,并聘请了专业的律师团队为该项目提供法律支持。"
交易所火速问询
更多的案情细节,创意信息并未披露,交易所 23 日为此火速发函。
深交所要求,创意信息需要详细说明被诈骗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业务种类、涉及产品、被诈骗手段、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具体内容、公司发现时间、涉及资金金额、资金最终流向、案件进展,以及对公司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及会计科目的影响等。
同时,结合本次合同诈骗事件情况,对公司内部合同签订及资金支付审批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自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意信息报案前,被公司起诉的天津国宁睿能便已经开始与国宁睿能公司进行股权切割。
工商信息显示,今年 1 月 8 日,天津国宁睿能对外投资企业中移除国宁睿能,公司改为无对外投资企业。
国宁睿能的股东结构,则变更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后者股权穿透后最终为多家央企参股的绿色煤电有限公司。
但是,天津国宁睿能、国宁睿能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依然均为自然人唐振东,并未发生变更。
还有哪些受害者?
据钛媒体 APP 不完全统计,此案 " 暴雷 " 对象国宁睿能近年在贵州、云南、四川、福建均有项目落地,上市公司中,兴源环境(300266.SZ)、ST 实达(600734.SH)与之有新晋业务往来。
其中,国宁睿能甚至是兴源环境战略转型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合作方。2022 年 12 月 27 日,兴源环境全资子公司浙江新至绿能与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物资采购合同》,国宁睿能向公司采购储能设备 - 新至 120KW/200kWh 室内储能标准产品(XZCN-BU-120kW/200kWh-STS),合同价税合计金额为 2.83 亿元。该合同分多批下单提货,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执行完毕。
这笔交易写进了兴源环境 2022 年报。而 2023 年一季度,兴源环境曾披露:因客户部門国宁睿能的主体设备落地计划延后两个月,其向公司支付的价款顺延,公司紧密跟踪相关情况,将根据客户的要求有序完成货物供应及安装调试等服务。
2023 年 6 月,兴源环境董秘回复投资者称:" 其向公司支付的价款顺延,目前该项目处于研发打样阶段。"
此后公司虽再无披露,但 2023 年兴源环境年度业绩预报巨亏 8.5 亿元 -9.5 亿元,公司称 " 出现工程项目结算亏损事项 "。
图源:兴源环境公告
与 " 稀里糊涂 " 付全款的创意信息相比,2023 年刚完成重组的 ST 实达可谓抽身及时。
2022 年 8 月,重整完毕的 ST 实达迎来首次得標:公司预得標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双碳绿色能源中心应用服务采购标段 1-45 项目》,项目总金额约为 14.98 亿元,相当于公司 2021 年总营收 9.22 亿元的 162.47% ,预计对未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截止 2023 年 6 月 1 日,国宁睿能下了 4.57 亿元的采购订单,待支付货款 9125 万元,ST 实达完成交付 2670 万元,仅收到货款 600 万元,随即开始处置担保物回收款项。
图源:ST 实达公告
催收无果,ST 实达当月便解除了《年度框架采购合同》,并表示:" 因对方未如期支付预付款,导致前述事项未正式启动和实施,公司不存在货物交付的情形,不存在因前述事项产生的存货。"
如此 " 累累前科 " 的国宁睿能,为何还能让创意信息 " 全额付款 " 深陷骗局?其中的合规合理性,有待公司在 3 月 1 日交易所规定期限前悉数作答,钛媒体 APP 将对此持续关注。(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