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明明挂着“零蛋”,却号称“百亿票房先生”,求求这几位别吹了,欢迎阅读。
要评价一个电影演员的实力,最直观的当然是白纸黑字的获奖记录。
除此之外,恐怕就只能看累计票房了。
但是相比于做不了假的捧起奖杯的次数,累计票房却很容易出现水分。
某些在大片中只打了个酱油、毫无存在感的演员,也可以厚着脸皮自吹自擂:
" 我跟主演联手拿下了百亿票房!"
然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抛开冷冰冰的票房数字,盘点这些演员在电影中的表现,就不难看出他们实在难堪 " 百亿票房先生 " 之名。
岳云鹏
在《唐探 1900》票房突破 29 亿之后。
扮演" 费洋古 " 的岳云鹏也荣幸加冕为国内影史上第十四位 " 百亿票房演员 "。
这固然是个很耀眼的成就,可相比于同为 " 百亿票房先生 " 的吴京、成龙、沈腾、黄渤等前辈。
还是明显能感觉到岳云鹏无论演技还是票房号召力都很难跟他们同日而语。
更尴尬的是,要说岳云鹏在荧幕上塑造出的经典到不可替代的角色。
观众一时之间似乎也想不起来。
岳云鹏的走红之路起始于德云社。
靠着在相声舞台上耍宝卖萌火出圈之后,才开始有数不清的电影剧组向他发出了邀约。
那时候的岳云鹏要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但他的师父郭德纲却表现的非常清醒。
郭德纲曾经提醒岳云鹏:
" 别人找你拍电影,不是因为你演戏有多好,而是因为你是德云社的腕儿,他用你是让你给他的戏添彩 "。
岳云鹏后来在电影之路上的发展,也一次次印证着郭德纲的先见之明。
他的第一部略有知名度的电影是《煎饼侠》。
这部片子在当年拿下了11 亿票房,占了岳云鹏累计票房的十分之一。
然而岳云鹏在影片中其实连主演都算不上,出场镜头寥寥无几。
让观众记住他的反而是那首魔性的片尾曲《五环之歌》。
对于演员而言这实在有点讽刺。
而岳云鹏主演的电影也大都口碑稀烂。
豆瓣评分 2.6 的《欢乐喜剧人》到 3.3 分的《疯岳撬佳人》。
强行煽情的《祖宗十九代》到用力过猛的《鼠胆英雄》……
连续遭遇滑铁卢的岳云鹏,或许到这一刻才明白。
就像师父说的那样,自己担纲不起一番男主,只能做 " 为别人的电影添彩 " 的陪衬。
找准路线的岳云鹏开始在大制作里出演一些无功无过的小配角。
他的累积票房也从这个阶段开始飞升。
尤其是拿下超过45 亿票房《满江红》,几乎占据了岳云鹏 " 百亿票房 " 的半壁江山。
但他在里面扮演 " 武义淳 " 时延续的竟然还是相声舞台上的 " 耍贱式 " 表演风格。
让观众出戏之余不由感慨:" 岳云鹏不是在演角色,而是在演自己 "。
靠这样平庸的发挥,却一次次发出票房飞升的喜报,显然是难以服众的。
刘昊然
刚过完春节," 刘昊然成为影史首位票房 200 亿 90 后男主演 "的词条便挂上了热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拿命拍了六十多年电影的成龙,也是在去年 10 月才堪堪突破了 100 亿累计票房。
虽然看票房数字成龙比刘昊然差了一倍。
可如果要在这两人里评选一位电影传奇,相信大多数观众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把票投给成龙。
这并非是厚古薄今,下面就先来看看刘昊然所谓的 "200 亿 " 票房是怎么达成的。
为其贡献票房最多的,当然是《唐人街探案》系列。
光是《唐探》三部曲再加上《唐探 1900》,票房便早已经超过百亿。
刘昊然在影片中也的确是戏份充足,至少也是男二号。
但又不得不承认,真正让《唐探》成为神话的人其实是王宝强和陈思诚这对黄金搭档。
陈思诚手上似乎有王宝强的 " 使用说明书 ",他总能让王宝强在荧幕上迸发出最强的戏剧张力。
观众也喜欢看到火力全开的王宝强,这才是《唐探》的制胜法则。
如果换一个当红小生来演 " 秦风 "," 唐探宇宙 " 大概一样能深入人心。
但王宝强却是无法替代的 " 唐仁 "。
所以陈思诚才会发出感慨:"《唐探》是我写给王宝强的一封情书 "。
除了《唐探》之外。
刘昊然电影票房中的另外一大部分,则是来自于他的配角作品。
像是《建军大业》、《我和我的祖国》、《北京爱情故事》、《妖猫传》等等。
这几部电影的确精良,但刘昊然在片中大都是某个单元故事的演员。
而且还多为配角,要把票房都归功到他身上显然是难以服众的。
而刘昊然真正担纲男一号的电影,大都口碑票房双惨淡。
像是没了王宝强的参与后,他跟陈思诚又合作了一部《解密》。
整部电影除了刘昊然巅峰形象为角色扮丑之外,再无其他亮点。
最后只拿下了 3 亿多票房,连成本都没收回来。
要说这样的刘昊然票房比成龙更有票房号召力,恐怕任谁也会哑然失笑。
韩东君
在 " 百亿票房先生 " 里面,韩东君或许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
很多观众甚至根本想不起哪部电影里有他的身影。
相比于电影,韩东君更出圈的作品。
可能还是十年前的网剧《无心法师》。
累计票房之所以能突然水灵灵的突破百亿。
韩东君或许更该感谢自己的选择,或者说是运气。
他出演的电影并不多,角色也不亮眼,但却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
比如《我和我的祖国》里。
韩东君在单元故事《护航》里扮演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飞行员,完全沦为了宋佳的陪衬。
虽然只在片中打了一趟酱油,但《我和我的祖国》却有超过三十亿的票房。
韩东君的 " 百亿先生 " 之路一下就走完了三分之一。
还有在取得将近六十亿票房的《长津湖》里,韩东君扮演的是狙击手平湖。
这倒是个有名有姓、人设亮眼的角色,不过韩东君的番位少说也在前五开外。
何况一部《长津湖》几乎凑齐了半个娱乐圈的明星。
要是人人都把这五六十亿的票房归功于自己,那 " 百亿影人 " 的荣誉岂不早就烂大街了吗?
结语
虽说一部电影是团队所有人努力的成果,但为票房贡献最大的当然还是挑大梁的主演。
要是只在影片中出场过,就可以把票房归功于自己。
那最早成为 " 百亿票房先生 " 的,可能是那些天天在各大剧组往返的龙套们。
作为演员与其天天蹭票房的热度,倒不如沉下去心去打磨演技。
当真正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和角色,大概就不会把票房这种噱头当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