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认房不用认贷”来了!住建部等三部门推动落实政策措施,欢迎阅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5 号发布消息,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 " 认房不用认贷 " 政策措施。通知明确,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现场拍摄
为改善需求减负
所谓 " 认房又认贷 " 指的是如果购房者有 " 卖一买一 " 的置换需求,但由于购买第一套住房时曾使用过购房贷款,即便已经还清了购房贷款,但因为有贷款记录的存在,再次置换时仍被认定为购买第二套住房,从而执行更高比例的首付标准以及房贷利率。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改善性需求与日俱增,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置换房屋时资金压力依旧较大,调整到 " 认房不认贷 ",则会更有利于改善需求的入场。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按照一些大城市的购房政策,二套房首付比例超过了 70%,而按照优化后的 " 认房不用认贷 " 政策,首付比例可以降低至 35%。若按 500 万的房子进行计算,其首付比例可以从 350 万减少为 175 万。换句话说,首付比例可以直接减少 175 万,相当于购房总价的 35%。这样看来,减负非常明显,实实在在惠及购房需求。
在严跃进看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 " 认房不用认贷 " 政策措施,这一点也呼应了此前 7 月份住建部企业座谈会上提及的 " 落实好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 " 的政策导向,高度吻合了中央政治局和国常会提及的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的内容,也符合近期央行提及的优化调整房贷政策的导向。
7 月 24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企业座谈会,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表示,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供城市自主选用,一线城市会放开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 " 认房不用认贷 " 政策作为政策工具,将纳入 " 一城一策 " 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也就是说,各城市在放开 " 认房不用认贷 " 方面,根据自身情况,可用也可以不用,那么北京等一线城市是否有放开可能?
此前记者走访调查也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场 " 被憋住 " 的需求八成来自置换的改善型需求,且以城区内小换大周转为主。" 这部分需求就需要住建部部长提到的‘认房不认贷’政策的释放,以及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预判。" 一头部中介区網域负责人此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上述两点缺一不可。" 如果客户都要失业了,出台什么政策也激发不出来。"
从数据表现看,在 6 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较年内高点 " 腰斩 " 后,7 月这一下行趋势并未得到扭转,反而有进一步探底的倾向。根据北京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截至 7 月 30 日,北京二手房 7 月住宅网签 9192 套,是 2023 年 2 月来的最谷底,二手房网签数据已经不足 2023 年 3 月的一半。
9192 套的网签数据,环比上月同期下降 20.8%,和 3 月同期相比下降 55%,全月预计不足 1 万套。
因此,包括张大伟在内的多位业内分析师表示,市场都在期待 " 认房不认贷 " 能出现政策微调,对于北京来说,市场如果没有二套房等政策的宽松,北京市场成交量和房价在 2023 年 8 月后都有明显加速下调的风险。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表示,三部门推动 " 认房不认贷 " 作为政策工具,纳入 " 一城一策 " 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意味着认房认不贷符合政策执行标准,但还需地方政府自主决定是否使用。预计在当前市场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一线城市跟进的概率较大。
严跃进称," 供城市自主选用 " 有两个好处。首先是和市场情况进行了挂钩,有助于政策的执行更好吻合市场的需求。其次是对大城市的落实此类政策有更灵活的操作。一些大城市当前市场存在冷热并存的情况,后续可以根据对市场的研判以更好地制定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 当然我们认为,鉴于一线城市目前对于认房不认贷执行的呼声,预计一线城市在 8 月底至 9 月初也会陆续出台新的房贷政策,即取消原来的‘认房又认贷’政策,而改为‘认房不认贷’政策。"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