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認房不用認貸”來了!住建部等三部門推動落實政策措施,歡迎閱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5 号發布消息,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标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 " 認房不用認貸 " 政策措施。通知明确,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現場拍攝
為改善需求減負
所謂 " 認房又認貸 " 指的是如果購房者有 " 賣一買一 " 的置換需求,但由于購買第一套住房時曾使用過購房貸款,即便已經還清了購房貸款,但因為有貸款記錄的存在,再次置換時仍被認定為購買第二套住房,從而執行更高比例的首付标準以及房貸利率。
随着房地產市場的變化,改善性需求與日俱增,但對于很多家庭來說,置換房屋時資金壓力依舊較大,調整到 " 認房不認貸 ",則會更有利于改善需求的入場。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按照一些大城市的購房政策,二套房首付比例超過了 70%,而按照優化後的 " 認房不用認貸 " 政策,首付比例可以降低至 35%。若按 500 萬的房子進行計算,其首付比例可以從 350 萬減少為 175 萬。換句話說,首付比例可以直接減少 175 萬,相當于購房總價的 35%。這樣看來,減負非常明顯,實實在在惠及購房需求。
在嚴躍進看來,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 " 認房不用認貸 " 政策措施,這一點也呼應了此前 7 月份住建部企業座談會上提及的 " 落實好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 " 的政策導向,高度吻合了中央政治局和國常會提及的優化調整房地產政策的内容,也符合近期央行提及的優化調整房貸政策的導向。
7 月 24 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适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适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企業座談會,住建部部長倪虹在會上表示,要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态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進一步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供城市自主選用,一線城市會放開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 " 認房不用認貸 " 政策作為政策工具,将納入 " 一城一策 " 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也就是說,各城市在放開 " 認房不用認貸 " 方面,根據自身情況,可用也可以不用,那麼北京等一線城市是否有放開可能?
此前記者走訪調查也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場 " 被憋住 " 的需求八成來自置換的改善型需求,且以城區内小換大周轉為主。" 這部分需求就需要住建部部長提到的‘認房不認貸’政策的釋放,以及對自己未來收入的預判。" 一頭部中介區網域負責人此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上述兩點缺一不可。" 如果客戶都要失業了,出台什麼政策也激發不出來。"
從數據表現看,在 6 月北京二手房網籤量較年内高點 " 腰斬 " 後,7 月這一下行趨勢并未得到扭轉,反而有進一步探底的傾向。根據北京住建委官網數據統計,截至 7 月 30 日,北京二手房 7 月住宅網籤 9192 套,是 2023 年 2 月來的最谷底,二手房網籤數據已經不足 2023 年 3 月的一半。
9192 套的網籤數據,環比上月同期下降 20.8%,和 3 月同期相比下降 55%,全月預計不足 1 萬套。
因此,包括張大偉在内的多位業内分析師表示,市場都在期待 " 認房不認貸 " 能出現政策微調,對于北京來說,市場如果沒有二套房等政策的寬松,北京市場成交量和房價在 2023 年 8 月後都有明顯加速下調的風險。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嫱表示,三部門推動 " 認房不認貸 " 作為政策工具,納入 " 一城一策 " 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意味着認房認不貸符合政策執行标準,但還需地方政府自主決定是否使用。預計在當前市場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一線城市跟進的概率較大。
嚴躍進稱," 供城市自主選用 " 有兩個好處。首先是和市場情況進行了挂鉤,有助于政策的執行更好吻合市場的需求。其次是對大城市的落實此類政策有更靈活的操作。一些大城市當前市場存在冷熱并存的情況,後續可以根據對市場的研判以更好地制定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 當然我們認為,鑑于一線城市目前對于認房不認貸執行的呼聲,預計一線城市在 8 月底至 9 月初也會陸續出台新的房貸政策,即取消原來的‘認房又認貸’政策,而改為‘認房不認貸’政策。"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