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副市长横死江边,高能反腐剧炸裂登场!,欢迎阅读。
齐江大学报告厅,郑寒江(黄志忠 饰)作为大学的副校长兼环境学院院长正在做着讲座。
突然,第一排所有重要领导陆续离开座位。
他预感到到情况不妙。
殊不知,他的大学室友,齐江市副市长王武(孙浩 饰),已浮尸江边。
此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在酒店等候主管环保的副市长王武来配合调查。
左等右等,等来一条寄送的 " 怪鱼 "。
更怪的是,督察组的入住地址的只有省里和市里几个主要领导知道。
重磅开头,疑云重重。
一具尸体,一条怪鱼,究竟会牵出哪些与生态治理相关的痼疾沉疴?
环保悬疑剧 + 官场高端局。
比《上春山》更硬核的 " 心眼子 " 教材,还不来逐帧学习?!
《江河日上》
如果用一句台词来概括这部剧的内核。
必然是督察组王宬(杜源 饰)那声痛心疾首的呼喊。
所有纠葛、斗争、博弈,其实都是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矛盾。
把矛盾具象化展开就是这段平凡朴素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01
集体飙戏!小角色亦有光彩
回到案情,王武身亡,齐江市藏污纳垢的问题死无对证。
一封 " 救救齐江 " 的信件将原本身处事外的郑寒江拉进了漩涡。
这封绝笔信是两个月前王武写给他,且王武死前最后见的人也是他。
郑寒江成为重点怀疑对象,被市纪委带走彻夜盘问。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被带去见了督察组组长王宬和省委书记何军。
没想到,天降大饼。
差点没把当事人砸晕。
过硬的学术背景和对齐江环境多年的实地调研让郑寒江成为新副市长的不二人选。
前一秒嫌犯,后一秒市长。
人生之究极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但真正刺激的还在后面。
别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不好协调,官场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够他喝一壶的。
身份的转变也让他和亲朋好友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比如,之前朋友拿点随手礼到家里无所谓,现在就有了 " 受贿 " 的嫌疑。
在郑寒江走马上任,处理上述关系的过程中。
各色人物一一登场,每个人的形象都很鲜明。
比如杀伐果决、求真务实的王组长。
当他拿着四百二十一个具体问题问责,却得到套路式回答。
他神情骤冷,鹰眼如炬。
挑明环保问题不是王武一个人的锅,齐江的整个领导班子人人有责。
有魄力把握大方向,更有一问到底一查到底良心。
众人都以为督察组离开的时候,王组长带着南洼山地下水污染事件杀了个回马枪。
原来他循着那条被污染的怪鱼找到了南洼山,并亲自带队进山搜查。
这一查,查出了二十七口溶洞因暗道排污污染了二十一个。
现场之触目惊心,气得市委书记廖宇正(张国强 饰)当场发飙。
实力诠释 什么叫瞳孔地震,什么叫血压飙升。
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他心痛焦急。
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
对于环保问题,他是嘴上答应,行动上从没上心。
比如,先前郑寒江要雷厉风行关停整改企业断财路。
他那句 " 出成绩,别惹事 " 的六字劝言虽有顾全大局的智慧,但又何尝不是在姑息养奸呢?
最有意思的是环保局局长朱天才(赵亮 饰)。
乍看他最世俗最简单,没准是个真 " 天才。"
就是倒霉了点。
领导出事,本该轮到他上位。
结果天降新领导,堵死了他退休前最后一次升迁之路。
一气之下,他装病告假撂挑子,口出狂言摆架子。
官迷心窍满腹牢骚。
一副蠢钝的反派嘴脸,可越往后越能看出他的精明。
郑寒江去查处企业,他推脱不去。
等郑寒江被廖书记问责,他嘿嘿一笑说不能两个人一起赔进去。
以为他是个 " 官油子 "?不想他也是一腔热血。
本来挺讨厌郑寒江,不想听完对方的 " 甜言蜜语 "。
他立马表态上船,还是鞠躬尽瘁的那种。
不过也怪不得他态度大反转。
郑寒江求人办事的姿态完全是天花板级别,建议职场人反复观看反复钻研。
第一步放低姿态,为后面的沟通打下基础。
第二步真诚夸奖,让对方打开心房。
面对朱天才明褒暗讽的为难。
郑寒江反应迅速,表示能几天解决环保局五年都没啃不下来的小吃街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事情推进顺利,少不了朱天才等人的努力,安置和赔偿标准都是采用环保局之前做的。
第三步提出需求,达成共识。
真心实意请对方通力协助,共创齐江美好未来。
环环相扣,招招戳心。
最后,朱天才不但欣然答应,还附赠了郑寒江 " 小电熨斗 " 的美名。
除此之外,还有告状精组合市长李子平(李 | 强 饰 )和副市长刘耕野(苏可 饰 ),被戏称为暴躁小狗和它身后的牵绳人。
看似反派其实是各司其职各有立场。
负责抓经济的两位自然也是反对环保最凶的人。
刘耕野谈了两年半的湿地酒店,你上来就一句话关停,项目没了不说还要承担 140 亿 + 的违约金。
搁谁不当场咬断后槽牙。
市委副书记陈威(句号 饰)。
有混迹已久的圆滑,又有不失初心的使命感。
上线就打人情牌,巴加甜枣一前一后告诫学弟郑寒江不要一意孤。
但随着剧情展开,才发现他真有事他真帮忙。
没有千篇一律歌功颂德的完美脸谱,有的只是鲜活生动的群像刻画。
加上演员出色的演技,就足以搭起一个比任何此类型电视剧都硬气的门面。
最重要的是,有了 " 各有棱角 " 的角色,不愁没有精彩的戏剧冲突。
也难怪具体情节是好戏连着好戏,戏后还有深意。
02
真实破壁!局中人各有站位
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有纷争必然是有来由。
小吃街整改,烂尾楼垃圾堆处理、湿地酒店巨额赔偿风波、暗管排污致数十名孩子患病离世等诸多剧情故事。
说到底是利益之战。
就像目前剧中唯一的明面反派,排污大户钱起(姜武 饰)所说 " 挡人财路,杀人父母 "。
可以预见,环保之战是一场硬仗。
看主角破题破局,揭露黑暗,肃清不良风气, 够爽!
但我更喜欢整改过程中的不失温度。
比如,小吃街,热闹归热闹,一查全是问题。
一楼承重墙严重倾斜,二楼多家烧烤有安全隐患。
主打一个 " 人间烟火里包裹着隐形炸弹 "。
但市中心老破小,租金便宜人流量又大,哪个小本经营的商贩愿意搬走呢?
碰上这么个硬骨头,郑寒江的手段就是硬磕。
带队强拆,喜提商贩从二楼砸下一碗番茄牛腩面。
好在总算拔了这颗钉子。
为了安抚愤怒的小商贩,他承诺安排市里最好的广场铺位,继而浩浩荡荡带队杀向恒生广场。
广场物业资方不答应,他们就聚在门口不离开。
当你以为他是以职权压人,大哥做派的时候。
其实他是在实践中找到了两全其美的新方案。
在广场外弄一条美食街,和广场已有商户错开时间经营。
这样一来,广场不违约又积攒人气,商贩们也找到经营场地。
比起嘴上一把空唾沫,郑寒江的行动力和实干精神才是一剂活水。
比如处理烂尾楼垃圾山时,焚烧垃圾的钱怎么来?处理后再有堆积怎么办?最重要的怎么把烂尾楼盘活?
问题一个比一难。
但干了再说,让朱天才发动人脉找垃圾处理厂商要优惠价,用环保局收的罚款把垃圾清了。
没想到垃圾清一半,下起了大雨。
担心地下水污染,郑寒江返回现场组织群众清淤泥。
廖书记和李市长听说后,也赶到了现场。
此情此景,谁能不动容?谁能再袖手旁观呢?
廖书记他立马安排了雨衣和挖机支援现场,接着督促下面人拿方案。
住建委搞起了物业公司来承担烂尾楼住户后续的垃圾处理问题。
就连向来和郑寒江不对付的李市长和刘耕野也加班奋战四小时,和市建委和法院同志谈解决烂尾楼的程式问题。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一记为民造福的真心调动起其他干部的积极性,立场不同的各位僚难得一次勠力同心。
没想到,人均 800 个心眼子的领导班子有了团魂。
但很快就被自媒体的 " 看图说故事 " 一棍子打散。
报道中,郑寒江被捧为齐江市唯一的希望,其他人自然统统被踩成 " 黑暗面 "。
被挑动的网友们端起键盘扫射,看得当事人龇牙咧嘴心如死灰。
搞笑又心酸。
从烂尾楼一件事延伸到职场哲学、媒介舆论。
故事之精彩,剧作之成熟 ,结构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绝。
但真正给这部剧上价值的是它敢于深入现实针砭时弊。
剧中有这样一场戏。
郑寒江为烂尾楼业主的安全操心,说他们使用的发电机和水泵都不符合标准。
业主们当面诘问:
我们家中几代人所有的钱包才凑够买一套房,一分不少还房贷,这烂尾楼符合标准吗?
我们去找市里解决问题被说成闹事,标准吗?
大冬天的我们在屋里脚上长满冻疮,标准吗?
字字铿锵有力,句句震耳发聩 。
烂尾楼是在地产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关键环节监管缺失造成的社会痛疾。
南洼山地下水污染强调了环境健康和生命健康的密切联系。
一个个事件,折射复杂人性,更透视出社会的结构性痼疾。
这么敢拍!
背后是创作者对真实的洞察,对生命的敬畏,对民生的关切,对时代脉络的把握。
焦灼的人性博弈和微妙的官场文化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
离场后,依然因其强烈的现实性产生思考。
派爷认为, 这才是反腐剧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