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副市長橫死江邊,高能反腐劇炸裂登場!,歡迎閲讀。
齊江大學報告廳,鄭寒江(黃志忠 飾)作為大學的副校長兼環境學院院長正在做着講座。
突然,第一排所有重要領導陸續離開座位。
他預感到到情況不妙。
殊不知,他的大學室友,齊江市副市長王武(孫浩 飾),已浮屍江邊。
此時,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在酒店等候主管環保的副市長王武來配合調查。
左等右等,等來一條寄送的 " 怪魚 "。
更怪的是,督察組的入住地址的只有省裏和市裏幾個主要領導知道。
重磅開頭,疑雲重重。
一具屍體,一條怪魚,究竟會牽出哪些與生态治理相關的痼疾沉疴?
環保懸疑劇 + 官場高端局。
比《上春山》更硬核的 " 心眼子 " 教材,還不來逐幀學習?!
《江河日上》
如果用一句台詞來概括這部劇的内核。
必然是督察組王宬(杜源 飾)那聲痛心疾首的呼喊。
所有糾葛、鬥争、博弈,其實都是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矛盾。
把矛盾具象化展開就是這段平凡樸素又驚心動魄的故事。
01
集體飙戲!小角色亦有光彩
回到案情,王武身亡,齊江市藏污納垢的問題死無對證。
一封 " 救救齊江 " 的信件将原本身處事外的鄭寒江拉進了漩渦。
這封絕筆信是兩個月前王武寫給他,且王武死前最後見的人也是他。
鄭寒江成為重點懷疑對象,被市紀委帶走徹夜盤問。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被帶去見了督察組組長王宬和省委書記何軍。
沒想到,天降大餅。
差點沒把當事人砸暈。
過硬的學術背景和對齊江環境多年的實地調研讓鄭寒江成為新副市長的不二人選。
前一秒嫌犯,後一秒市長。
人生之究極大起大落莫過于此。
但真正刺激的還在後面。
别説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不好協調,官場復雜的人際關系就夠他喝一壺的。
身份的轉變也讓他和親朋好友的關系變得微妙起來。
比如,之前朋友拿點随手禮到家裏無所謂,現在就有了 " 受賄 " 的嫌疑。
在鄭寒江走馬上任,處理上述關系的過程中。
各色人物一一登場,每個人的形象都很鮮明。
比如殺伐果決、求真務實的王組長。
當他拿着四百二十一個具體問題問責,卻得到套路式回答。
他神情驟冷,鷹眼如炬。
挑明環保問題不是王武一個人的鍋,齊江的整個領導班子人人有責。
有魄力把握大方向,更有一問到底一查到底良心。
眾人都以為督察組離開的時候,王組長帶着南窪山地下水污染事件殺了個回馬槍。
原來他循着那條被污染的怪魚找到了南窪山,并親自帶隊進山搜查。
這一查,查出了二十七口溶洞因暗道排污污染了二十一個。
現場之觸目驚心,氣得市委書記廖宇正(張國強 飾)當場發飙。
實力诠釋 什麼叫瞳孔地震,什麼叫血壓飙升。
出了這麼大的岔子,他心痛焦急。
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
對于環保問題,他是嘴上答應,行動上從沒上心。
比如,先前鄭寒江要雷厲風行關停整改企業斷财路。
他那句 " 出成績,别惹事 " 的六字勸言雖有顧全大局的智慧,但又何嘗不是在姑息養奸呢?
最有意思的是環保局局長朱天才(趙亮 飾)。
乍看他最世俗最簡單,沒準是個真 " 天才。"
就是倒黴了點。
領導出事,本該輪到他上位。
結果天降新領導,堵死了他退休前最後一次升遷之路。
一氣之下,他裝病告假撂挑子,口出狂言擺架子。
官迷心竅滿腹牢騷。
一副蠢鈍的反派嘴臉,可越往後越能看出他的精明。
鄭寒江去查處企業,他推脱不去。
等鄭寒江被廖書記問責,他嘿嘿一笑説不能兩個人一起賠進去。
以為他是個 " 官油子 "?不想他也是一腔熱血。
本來挺讨厭鄭寒江,不想聽完對方的 " 甜言蜜語 "。
他立馬表态上船,還是鞠躬盡瘁的那種。
不過也怪不得他态度大反轉。
鄭寒江求人辦事的姿态完全是天花板級别,建議職場人反復觀看反復鑽研。
第一步放低姿态,為後面的溝通打下基礎。
第二步真誠誇獎,讓對方打開心房。
面對朱天才明褒暗諷的為難。
鄭寒江反應迅速,表示能幾天解決環保局五年都沒啃不下來的小吃街問題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事情推進順利,少不了朱天才等人的努力,安置和賠償标準都是采用環保局之前做的。
第三步提出需求,達成共識。
真心實意請對方通力協助,共創齊江美好未來。
環環相扣,招招戳心。
最後,朱天才不但欣然答應,還附贈了鄭寒江 " 小電熨鬥 " 的美名。
除此之外,還有告狀精組合市長李子平(李 | 強 飾 )和副市長劉耕野(蘇可 飾 ),被戲稱為暴躁小狗和它身後的牽繩人。
看似反派其實是各司其職各有立場。
負責抓經濟的兩位自然也是反對環保最兇的人。
劉耕野談了兩年半的濕地酒店,你上來就一句話關停,項目沒了不説還要承擔 140 億 + 的違約金。
擱誰不當場咬斷後槽牙。
市委副書記陳威(句号 飾)。
有混迹已久的圓滑,又有不失初心的使命感。
上線就打人情牌,巴加甜棗一前一後告誡學弟鄭寒江不要一意孤。
但随着劇情展開,才發現他真有事他真幫忙。
沒有千篇一律歌功頌德的完美臉譜,有的只是鮮活生動的群像刻畫。
加上演員出色的演技,就足以搭起一個比任何此類型電視劇都硬氣的門面。
最重要的是,有了 " 各有棱角 " 的角色,不愁沒有精彩的戲劇衝突。
也難怪具體情節是好戲連着好戲,戲後還有深意。
02
真實破壁!局中人各有站位
世俗人沒來由争長競短,你死我活。
有紛争必然是有來由。
小吃街整改,爛尾樓垃圾堆處理、濕地酒店巨額賠償風波、暗管排污致數十名孩子患病離世等諸多劇情故事。
説到底是利益之戰。
就像目前劇中唯一的明面反派,排污大户錢起(姜武 飾)所説 " 擋人财路,殺人父母 "。
可以預見,環保之戰是一場硬仗。
看主角破題破局,揭露黑暗,肅清不良風氣, 夠爽!
但我更喜歡整改過程中的不失温度。
比如,小吃街,熱鬧歸熱鬧,一查全是問題。
一樓承重牆嚴重傾斜,二樓多家燒烤有安全隐患。
主打一個 " 人間煙火裏包裹着隐形炸彈 "。
但市中心老破小,租金便宜人流量又大,哪個小本經營的商販願意搬走呢?
碰上這麼個硬骨頭,鄭寒江的手段就是硬磕。
帶隊強拆,喜提商販從二樓砸下一碗番茄牛腩面。
好在總算拔了這顆釘子。
為了安撫憤怒的小商販,他承諾安排市裏最好的廣場鋪位,繼而浩浩蕩蕩帶隊殺向恒生廣場。
廣場物業資方不答應,他們就聚在門口不離開。
當你以為他是以職權壓人,大哥做派的時候。
其實他是在實踐中找到了兩全其美的新方案。
在廣場外弄一條美食街,和廣場已有商户錯開時間經營。
這樣一來,廣場不違約又積攢人氣,商販們也找到經營場地。
比起嘴上一把空唾沫,鄭寒江的行動力和實幹精神才是一劑活水。
比如處理爛尾樓垃圾山時,焚燒垃圾的錢怎麼來?處理後再有堆積怎麼辦?最重要的怎麼把爛尾樓盤活?
問題一個比一難。
但幹了再説,讓朱天才發動人脈找垃圾處理廠商要優惠價,用環保局收的罰款把垃圾清了。
沒想到垃圾清一半,下起了大雨。
擔心地下水污染,鄭寒江返回現場組織群眾清淤泥。
廖書記和李市長聽説後,也趕到了現場。
此情此景,誰能不動容?誰能再袖手旁觀呢?
廖書記他立馬安排了雨衣和挖機支援現場,接着督促下面人拿方案。
住建委搞起了物業公司來承擔爛尾樓住户後續的垃圾處理問題。
就連向來和鄭寒江不對付的李市長和劉耕野也加班奮戰四小時,和市建委和法院同志談解決爛尾樓的程式問題。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
一記為民造福的真心調動起其他幹部的積極性,立場不同的各位僚難得一次勠力同心。
沒想到,人均 800 個心眼子的領導班子有了團魂。
但很快就被自媒體的 " 看圖説故事 " 一棍子打散。
報道中,鄭寒江被捧為齊江市唯一的希望,其他人自然統統被踩成 " 黑暗面 "。
被挑動的網友們端起鍵盤掃射,看得當事人龇牙咧嘴心如死灰。
搞笑又心酸。
從爛尾樓一件事延伸到職場哲學、媒介輿論。
故事之精彩,劇作之成熟 ,結構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絕。
但真正給這部劇上價值的是它敢于深入現實針砭時弊。
劇中有這樣一場戲。
鄭寒江為爛尾樓業主的安全操心,説他們使用的發電機和水泵都不符合标準。
業主們當面诘問:
我們家中幾代人所有的錢包才湊夠買一套房,一分不少還房貸,這爛尾樓符合标準嗎?
我們去找市裏解決問題被説成鬧事,标準嗎?
大冬天的我們在屋裏腳上長滿凍瘡,标準嗎?
字字铿锵有力,句句震耳發聩 。
爛尾樓是在地產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對關鍵環節監管缺失造成的社會痛疾。
南窪山地下水污染強調了環境健康和生命健康的密切聯系。
一個個事件,折射復雜人性,更透視出社會的結構性痼疾。
這麼敢拍!
背後是創作者對真實的洞察,對生命的敬畏,對民生的關切,對時代脈絡的把握。
焦灼的人性博弈和微妙的官場文化讓人不自覺地沉浸其中。
離場後,依然因其強烈的現實性產生思考。
派爺認為, 這才是反腐劇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