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东北几十万国军,155毫米重炮总计36门,最后是如何覆灭的?,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风
抗战胜利后,我军和国民党军均向东北战场派出了精锐部队。
其中我军的基干主要是原红一方面军——第 115 师系统的部队,而国民党军主要是中央军的美械部队。
比如驻印军的两个军——新 1 军、新 6 军均投入于此,另外滇西远征军——第 53 军、第 71 军也是美械军。
美械军建制内的第 13 军也到过东北战场参战,第 54 军后来也调到了锦西、葫芦岛地区,此外还有第 94 军一部。
也就是说,13 个美械军中的将近半数,都曾投放到东北战场。
这些美械军配置比较强的方面不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炮兵;在军属炮兵方面,各军配有美式 105 毫米榴弹炮营,在师属炮兵方面则是美式 75 毫米山炮营。
另外为了加强东北战场的机动炮兵力量,国民党军还将 " 最重型 " 的一个机动炮兵团——第 12 团加码过来。
炮兵第 12 团也是驻印军的炮兵组成部分,是当时驻印军总部直属的三个榴弹炮团之一;不过这个团装备的不是美式 105 毫米榴弹炮,而是口径更大的 M1918 式 155 毫米榴弹炮。
这种炮在当时虽然不算先进,但它的口径大、威力也大,依靠汽车机动,具备摩托化行军能力。
该团下辖有 3 个炮兵营,每个营按照 3 连 4 门制编成,即每个炮兵营有 12 门 155 毫米榴弹炮,全团总计有 36 门重炮。
相较于后来陆续给了数百门级别的 105 毫米榴弹炮,这种 155 毫米榴弹炮其实就正式支援了这么一个团,所以它的地位显然是很重的。
比如该团调东北后,时任该团团长的杜显信就是少将军衔,同时还担任了所谓的东北 " 剿总 " 炮兵指挥官。
因为火炮重型,口径大、威力大,而且具有 " 唯一性 ",所以该团就配置在沈阳地区,由东北方面的国民党军一把手直接掌握。
卫立煌就任东北 " 剿总 " 总司令后,首先就想抓住这么一个重炮团,后来因为考虑到美式重炮团的弹药和油料问题,所以优先抓了日式 150 毫米重炮团,而把这个美式重炮团先放了下。
而所谓的弹药和油料问题,在客观层面是限制炮兵第 12 团战力的因素,所以该团长期就在沈阳蹲着,实际参战的频率不如军属的 105 毫米榴弹炮。
不过这个压箱底的炮团,只是战力受到影响,肯定还没到不能一战的地步;要说弹药不好保障能理解,油料方面其实纯粹是国军系统的顽疾问题了。
因为,油料这玩意在当时算是 " 硬通货 ",可以大做文章;加上国军部队疏于保障,炮兵第 12 团的汽车只有七成勉强可用,这就使得该团实际上不具备整建制出动的能力。
当然,出动能力弱,意味着参战经历少,这也就避免了损失;因此到辽沈战役前,炮兵第 12 团还保持了全团 36 门 155 毫米榴弹炮的建制未损。
辽沈战役开始后,东北野战军主力先打锦州,国民党军从华北、山东抽调援军,加上锦西、葫芦岛的守军组成了东进兵团,而以沈阳的廖耀湘率领机动兵团西援,是为西进兵团。
西进兵团的编成几乎将沈阳的精锐抽调一空,其中炮兵第 12 团出动了全团主力,带走了状态较好的 18 门榴弹炮,另外的 18 门炮则留守沈阳。
在辽西大战中,炮兵第 12 团的 18 门榴弹炮被全部缴获;在东野部队进军沈阳时,沈阳守军大部投降,剩下的 18 门榴弹炮也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而且这一段历史还上了教科书,即沈阳的国民党军炮兵军官称:美国送给蒋介石的 36 门最大的炮,那 18 门让你们在辽西缴了,这 18 门也请你们验收。
不少资料中提及此段时,称国军为重炮第 11 团,但实际上是第 12 团;因为榴弹炮第 11 团在西北战场,东北的另一个炮兵第 11 团其实是重迫击炮团。
值得一提的是这 36 门美式 155 毫米重炮缴获后,东野部队将其编成了炮兵第 6 团;东野入关的时候,其中人员齐全、装备完好的第 1 营也随同入关,并参加了天津战役;此后开国大典时,这批榴弹炮也在受阅装备之列。
当然,因为弹药以及火炮本身的状态问题,这批榴弹炮并没有服役很长时间,这也算是后话了。